1.请求解说——海子的诗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被誉为“诗坛怪杰”的新诗潮代表人之一,年仅二十五岁的诗人海子,留下将近二百万字的诗稿,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这个脑袋里装满哲人智谋的诡谲的孩子,嘴中吹着芦笛,而思想却千年苍茫。 五月的麦地,正是绿泽氤氲碧波微漾的风华,每一寸土地上都可嗅出四季的轮转,在野花和 泥土的守护下,海子的纤细的心却依然流浪,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都满贮海子的欣喜和哀伤。 海子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内心可以说是极其脆弱,这不好。他的生活贫困,他的寿命短暂,他的爱情残破,他一生爱过四个女孩子,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难。 为此诗人的特质让他“感到魅惑/小人儿,既然我们相爱/我们为什么还在河畔拨柳哭泣”--《我感到魅惑》,这些让诗人束手无策的迷惘像森森的迷雾沾湿了他的言语。 感情上的挫折,尚能被他用平静的语气所掩饰,而“麦子和光芒的情义”海子用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竟都不能偿还,他于是惊悸,于是失魂落魄。 诗界和世界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诗界里的一切意像都宛如积木,海子只需用脉脉的情感将他们堆积构建。诗人的思绪在诗界里游弋自如,在世俗的世界里却处处碰壁处处禁锢--他习惯不了物质的熏染,只适宜精神的漂泊,那么在肉身存在的世界里,他注定是孤独而寂寞的--即便他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人之死》中有文说:唯有真正的诗人在思考着生存的本质,思考着生存的意义。唯有真正的诗人才可能不计世俗的功利得失而把思考的意向超越现象界的纷纭表象而去思索时间,思索死亡,思索存在,思索人类的出路,而当他自身面临着生存的无法解脱的终极意义上的虚无与荒诞之时,他便以身殉道,用自己高贵的生命去证明和烛照生存的空虚。 这话写给海子真是贴切得很。 真正的诗人须得有一颗格外敏感而坚强的心,足够敏感才能洞见极其细微的变迁,足够坚强方能从无尽的惆怅和焦虑中遁逃出来,从而去实现诗人自身文化人格的修补,那双上天馈赠的明亮心眼让他们看得清晰,也让他们去承受不堪承受的绝望和窒息。 要继续生存下去,诗人不可自控地思考着生存与死亡的变数;他们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思想失重和思想超重;他们时时忍受着那种滋长的空虚感和彷徨,想要呐喊,却无能为力,在诗的这种几近魔幻的世界里,一个人很容易感觉到生命力透支的疲软和虚弱。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他的诗冰凉却又灼热,那种温暖是羽绒和爱情都不能给予的。 那些从麦子的金黄采撷得来的光芒,直晃着我的眼睛,让人晕眩而温暖。那些排列在海子生命经历中关于麦子的痛苦,在它进入诗歌之后便成为折射我们所有生命情感的黄金之光。 海子曾说过,农村可以让自己写十五年。他骨子里与凡高相似的艺术人格,牵引着他用中国的向日葵——麦子烧结艺术的黄金,那些生命化的麦子延伸了诗人的生命。 海子最终选择了一死,对于他莫不是最好的归宿,对于天才的诗人来说,一旦自己触及到生与死的边缘,生存于己已经不能成为由以支撑梦想的臂膀,因为继续的生命已经没有奥秘可言,剩下的岁月,在他看来只是没有奇迹的生命延续,死亡也就变得触手可及。当代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曾对这种生命现象作过深刻而精辟的论述。 他说:在生存无故实现的地方,在生存好象没有重量不断消散的地方,这种生存的结束正是对生命必须承担使命的提醒。那么可以想见,海子真挚地用生命去和麦子的光芒作出交换,自己的心却随时处在疼痛和不宁中,生命的麦地里那一波又一波思想的麦子热闹的簇拥却驱赶不了海子内心深处决绝的悲观,那些荒凉一直指引着海子,让他在认为该结束的时候结束了自己。 海子生在五月,卒于三月,都不是麦子最骄傲的年华,却是麦子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岁月,彼时那些绿绿的麦子一直在歌唱。 三月时我开始读海子的诗,每次翻开都得有经受心的颤栗的准备,而后每一次地再打开来,都会让我坠入无边无际的情绪低落的边涯,因为那些似乎十分清醒的思考都回响着海子声竭力尽的凄戚,那种字里行间的无助和彷徨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眼泪。 真正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已经满眼泪花,那是怎样一种忧伤?我想,他大约早就听见了生命里戛然而止的声响,那些宇宙深处的秘密都在眼前显露出来,变得直白而毫无悬念,知道死亡静静在不远处等候,他的诗才在幽暗的底子里显出了异样的迷离和繁华。 许多人都盛赞海子的天才,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味那些春暖花开背后的疼痛和突兀?那些敬佩或许是盲目的,因为他们不能知晓麦浪深处的挣扎和哭泣。 让海子的悲情异化成我们的诗意,他天才的闪光给浮世卑微的我们片刻而深刻的安慰;那些五月的温暖曾经把在浮世漂浮的我们紧紧地抓住,这样幸福的飞翔,我们在其他所有地方都不可能得到;那些麦子的颜色,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不可能抹掉。 2.《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写作背景一、写作背景:一九八五年,当时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的海子和一女学生相爱,和她度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期间海子写下了大量的爱情诗,如《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等,之后很快分手。 痛苦的海子写下了“我感到魅惑/小人儿,既然我们相爱/我们为什么还在河畔拔柳哭泣”(《我感到魅惑》)的诗句。分手之后两人虽然仍有书信往来,但两颗心确实是渐行渐远了。 从这一背景上来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可将之归纳为爱情诗,这首诗,笔调轻快,表现着作者希望从爱情的苦闷中解脱出来的决绝情怀。但是,由于这首诗写后两个月,海子就卧轨自杀了,这就使该诗的解读方式有了多层可能。 有人认为该诗仍然保持海子的纯粹歌咏的方式,以情感直呈的方式直抒胸臆,体现着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有人认为海子在自杀之前定然笼罩在悲观情绪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面的轻松明快掩盖不了之下的深沉痛苦与厌世;甚至有人认为该诗就是一首海子与人间决别的诗歌。笔者认为,该诗表现了海子淡出世俗,寄情自然的期望,在感情基调上与古代文人归隐山水、道家出世观相吻合。 正是从这首诗中,大家得以窥见诗人最后的生存思考。这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 二、附原文如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三、作者简介: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 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 在诗人生命里,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 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3.关于海子的作文素材1989年3月26日下午。 山海关至龙家营的一段慢行铁轨旁,一个穿着干净的年轻小伙子在那里上下徘徊、逗留了好长时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个年轻人从墙壁上撕下一块纸片,用铅笔使劲地写下了:"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年轻人把随身携带的四本书《圣经》、梭罗的《瓦尔登湖》、海涯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得小说选》摆到一边。 他慢慢把身子躺在铁轨上,腰部紧挨着轨道。一列货车呼啸而来,这个年轻人完成了生与死的精彩一幕。 这个年轻人便是诗人海子。 这一天既是他的祭日,也是他的生日。 这一年,他25岁。 4.作文主题素材读了海子,不会痛苦,你只会更加感激生活带给你的这些甜蜜的磨难。 通常在写读后感的时候,会选择一些世界名著。但是这次不同,我要写的是一本如此与众不同的书。 那是我一个人的圣经:海子的诗。 照片上的他看上去脏脏的,长、乱的头发,蓄着胡子,眼里是很深很浓很醇的笑意,他看上去有一点点落拓,但同时又那么快乐。 只是这样的快乐在他的一生中太少了。那或许也是因为他在尘世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对于海子,我了解得很少。弄不清他是什么派的诗人,不知道他的成就有多少,也不清楚他的卧轨自杀的原因,对于他的家庭背景更是一概不知。 我所知道的海子都只是从我所读到的诗中一点一点了解到的。这是一个孤独的人,对于人世间最平凡的幸福,他没能来得及感受到。 但他不是一个悲剧。悲剧的存在,是让读的人痛苦。 读了海子,不会痛苦,你只会更加感激生活带给你的这些甜蜜的磨难。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夜色》 海子的诗歌创造生涯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他放逐了自己关于物质的追求,选择将自己的理想极度张扬。 他是一个追梦的人,好比夸父追赶太阳,总有一大,他会化在这无止境的追逐。 我也是个喜炊追梦的人。 很喜欢的一个词是年少轻狂。就好象自己现在的样子。 我固执地相信,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是还没有什么,值得我用尽一生去追求。 也许我是聪明的人,也许只是因为我的软弱。黑夜比我更早睡去 黑夜是神的伤口 你是我的伤口 羊群和花朵也是岩石的伤口。 ——《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 每一个疗伤的方式不同。海子是个遍体鳞伤的孩子,长期不为世人所了解并接受。 他对待伤口的方式很消极但同时又是那么积极。他躲了起来,用无尽的诗歌创作来舔自己的伤口。 可能因为伤口太深,又处在太显眼的位置,所以他的伤,一直都无法愈合。他只好用耗尽自己的灵魂,来得到最终的救赎。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的沉睡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春天,十个海子》 这首诗写于 1989年三月十四日。 而在二十六日那天,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大概已经决定他在十几天后要做的事情了。 人多数时候,自杀被看作是懦弱的行为,是不负责的举动。但是我却将海子的死,看作是一个勇敢者的冒险游戏。 当他累的时候,当他在尘世已经无法获得幸福的时候,他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脱自己和他深爱着的诗歌创作。在他有生之年中,诗歌没有给他带来他应有的快乐。 于是他开始憧憬另一个世界的幸福。他是个追梦的人,有一天,他就会死在他的无止境的梦中。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和很多人一样,我最喜欢海子的这首诗。因为它让我觉得海子不再是那个掌控读者情绪的神,而是一个糊涂落到人间的天使。 尘世的幸福在他眼中,始终是那么美好,尽管他没有享受过,哪怕一分钟都没有。但是至少,诗给了他一个梦境,让他没有忧愁,没有不安。 我是个喜欢让思绪飞扬的人,这让我觉得自己多少和海子有相似的地方。海子的诗让我渐渐相信,尘世间真的有远离喧嚣的地方,那就是心灵——有理想有梦支撑的勇敢的心。 他说诗就是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在静静的天堂里,你找到你幸福了吗。 5.有关海子的生平简历及诗歌背景海子 百科名片 海子海子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4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中文名: 查海生 别名: 海子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安徽省怀宁县 出生日期: 1964年3月24日 逝世日期: 1989年3月24日 职业: 诗人,教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法律系 代表作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五月的麦地》,《四姐妹》 目录 出生日期之谜 简介成就 创作初期 荣誉 爱情波折 自杀原因众说纷纭 朱大可说法 西川说法 死亡带来的震撼 相关分析 海子遗言 海子之死的评价 出版诗集 部分诗歌 经典诗句 海子小说 纪念海子出生日期之谜 简介 成就 创作初期 荣誉 爱情波折 自杀原因 众说纷纭 朱大可说法 西川说法 死亡带来的震撼 相关分析 海子遗言 海子之死的评价 出版诗集 部分诗歌经典诗句海子小说纪念海子展开 编辑本段出生日期之谜 海子在1989年3月26日辞世。 但关于海子的出生日期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 : 1 、根据西川的《海子全集》后记中“海子生于4月2日,白羊星座”不知道根据什么。 2 、余徐刚的《海子传》中有这样一段话“1964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公历3月26)中午……” 3 、燎原在《海子评传》中说过农历二月十九,也就是公历的4月1日 4、在海子诗中 《河流》后记《源头和鸟》中特别提到写作时间 “3月13日生辰”, 1984年的3月13日是农历二月十一日,推算也就是1964年3月24日,这个 比较可信,经海子母亲回忆。 “生日忌日一天” “愚人节出生的小孩” 等话很可能是误判. 以上内容见边建松《海子诗传:麦田上的光芒》(江苏文艺出版社)一书。 编辑本段简介 成就 海子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即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 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 海子20年祭的图片 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 其主要作品有:二百五十余首优秀抒情短诗,《太阳七部书》,即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以及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 创作初期 海子在创作初期受朦胧诗人江河,特别是杨炼的影响,形成了诗歌创作的方向之一“史诗”的创作。这些长诗创作,虽然评论界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其宏深的文化背景、宏大的艺术结构,还是其鲜活的奇崛的语言,都显示了海子的诗歌天才,对于这些巨构的解读,将使海子杰出的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形象日益突显出来。 但受到读者普遍欢迎的是海子的抒情短诗。这些抒情短诗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 在海子的诗里,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有对爱情来临的幸福礼赞,也有对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当阅读《活在珍贵的人间》、《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草原上》、《海子小夜曲》时,那些热烈而汹涌的诗情就扑面而来。 但这似乎还不是海子诗歌最动人的地方,要体会海子最具个性和才情的诗歌内涵,就需要阅读《亚洲铜》、《麦地》、《麦地与诗人》、《五月的麦地》、《祖国》、《黎明》等诗。 编辑本段荣誉 因其诗歌的杰出成绩,海子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2001年4月28日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2001年,其被广为传诵的明快亲切的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语文课本;200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选入另一篇经典代表作《麦地》;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而跻身于几十位中外名家的名作之中。 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国诗坛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他的诗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是继“朦胧诗”之后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作品,兼具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风格,在当时极为罕见。海子去世后,其作品和“麦子”意象系统。 很快得到诗坛承认并给予极高评价,有关海子诗歌的深度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 编辑本段爱情波折 根本上来说海子一生爱过7个女子。 6.把诗歌分类,还有一首诗歌和诗歌的知识和诗歌ppt一、古代诗歌的分类:1.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2.按题材分类:(1)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一下,主要分为9种:1讽刺 2爱情 3哲理4送别 5风景 6抱负 7想像 8故事 9思想3.按体裁分类:古诗:古体诗 近体诗:绝句:4句 1、2、4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言,七字称七言 律诗:8句,4联 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4.按国家分类:本国诗歌和外国诗歌5.按形式分类: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这个不太确定) 二、现代诗歌的分类:1.按内容分:叙事诗和抒情诗2.按形式分类: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3..按国家分类:本国诗歌和外国诗歌现代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诗歌的知识:(背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后,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附近卧轨自杀。 这一事件,使得这首诗表面的轻松欢快与实际内涵之间产生了某种分离。也许,正是从这首诗中,我们得以窥见诗人最后的生存思考。 这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他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而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20世纪80年代特殊的精神氛围,海子是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象征,代表了某种价值理念和精神原型:以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努力,审视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质疑生存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为核心的激进的文化姿态和先锋意识。 (赏析)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明丽的幸福感受。 当然,花应该开在炎热的土地上,海子却让他固执地(“我只愿”)开在自己的幸福之海上,开在自己的理想的追求中,现实中的一切(“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只为了养活自己的躯体,以使自己的心能够跳动,使自己的想象能够飞扬。 古代诗歌: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此诗歌知识:(背景)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赏析)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 7.海子创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背景你好楼主,很高兴为你解决问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据海子少数的几个朋友说,海子的生活很沉闷,除了写诗读书,写大学论文以外他没有做过别的事,每星期他会开一个广播听,他的房间里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他不跳舞,也不参加任何连谊活动,28岁也没有女朋友,就只有几个朋友,也很少说话,海子卧轨,可能和海子患有抑郁症有关。 我对这首诗的分析,其实写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已经想好要自杀了,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的前面几句都很积极阳光,可是最后一句是点睛: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就是说虽然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是很美好的现实生活,可是海子只愿面朝大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理想的生活,追求这种生活,对海子来说 也许只有在天堂了。希望我的答案能让你满意。 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海子写时背景和作者生平更多图片(18张)海子原名查海生,生于1964年3月24日,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9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拟想了尘世新鲜可爱,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真诚善良的祈愿,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