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诗经》中《相鼠》的准确读音难道不就是叫xiang(一声)鼠(三声)吗 古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译文: 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2.求诗经<东山><相鼠>原文.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3.怎么阅读《诗经》阅读《诗经》,我们能获得美的享受。 诗歌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手法与节奏上。古人说《诗经》有“六义”,即风、雅、颂与赋、比、兴。 风、雅、颂是诗的性质、体制上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的创作手法上的分类。朱熹《诗传纲领》云:“赋者,直陈其事;比者,以彼状此;兴者,托物兴词。 ”“赋”是直抒情意,直述人事;“比”是借物为比,喻其情事;“兴”是托物兴起,抒写情意。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章,以河洲上雎鸠之关关而鸣以求其偶为比,以兴起后二句所赋的淑女、君子之为佳偶,这一类诗是“兴”的作法。《诗经》中的诗以四言诗为主,但也有例外。 《郑风•缁衣》云:“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敝”和“还”是一言的。《小雅•祈父》云:“祈父,予王之爪牙。” “祈父”是二言的。《召南。 江有汜》云:“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前四句都是三言的。 《召南•行露》云:“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都是五言的。 《小雅•十月之交》的“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是八言的。但以全部《诗经》而论,终以四言诗占绝大多数。 《诗经》中也有“兮”字调,如《周南•麟之趾》的“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则每章末句用“兮”字;《召南•摞有梅》的“摞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则间一句用“兮”字。 以全部《诗经》而论,虽然“兮”字调只占极少数,但还是可以看出由《诗经》增变到《离骚》体的“兮”字调的痕迹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