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潇湘古诗词

1.带“潇湘”的古诗词有哪些

1. 《淮上与友人别》

年代: 唐 作者: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2.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

兰桡昔日曾经。

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

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

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3. 《杂诗》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4. 《雨》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

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拘闷出门游,旷绝经目趣。

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屦。岂无平肩舆,莫辨望乡路。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

针灸阻朋曹,糠籺对童孺。一命须屈色,新知渐成故。

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尪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

浮俗何万端,幽人有独步。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宿留洞庭秋,天寒潇湘素。杖策可入舟,送此齿发暮。

5. 《浪淘沙》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2.带潇湘的古诗词

江南喜逢萧(白居易)忆昔嬉游伴,多陪欢宴场。

寓居同永乐,幽会共平康。师子寻前曲,声儿出内坊。

花深态奴宅,竹错得怜堂。庭晚开红药,门闲荫绿杨。

经过悉同巷,居处尽连墙。时世高梳髻,风流澹作妆。

戴花红石竹,帔晕紫槟榔。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

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选胜移银烛,邀欢举玉觞。

炉烟凝麝气,酒色注鹅黄。急管停还奏,繁弦慢更张。

雪飞回舞袖,尘起绕歌梁。旧曲翻调笑,新声打义扬。

名情推阿轨,巧语许秋娘。风暖春将暮,星回夜未央。

宴余添粉黛,坐久换衣裳。结伴归深院,分头入洞房。

彩帷开翡翠,罗荐拂鸳鸯。留宿争牵袖,贪眠各占床。

绿窗笼水影,红壁背灯光。索镜收花钿,邀人解袷裆。

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怕听钟声坐,羞明映缦藏。

眉残蛾翠浅,鬟解绿云长。聚散知无定,忧欢事不常。

离筵开夕宴,别骑促晨装。去住青门外,留连浐水傍。

车行遥寄语,马驻共相望。云雨分何处,山川共异方。

野行初寂寞,店宿乍恓惶。别后嫌宵永,愁来厌岁芳。

几看花结子,频见露为霜。岁月何超忽,音容坐渺茫。

往还书断绝,来去梦游扬。自我辞秦地,逢君客楚乡。

常嗟异岐路,忽喜共舟航。话旧堪垂泪,思乡数断肠。

愁云接巫峡,泪竹近潇湘。月落江湖阔,天高节候凉。

浦深烟渺渺,沙冷月苍苍。红叶江枫老,青芜驿路荒。

野风吹蟋蟀,湖水浸菰蒋。帝路何由见,心期不可忘。

旧游千里外,往事十年强。春昼提壶饮,秋林摘橘尝。

强歌还自感,纵饮不成狂。永夜长相忆,逢君各共伤。

殷勤万里意,并写赠萧郎。竹十一首(陈陶)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丘壑谁堪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

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把上天。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

3.带“潇湘”的古诗词有哪些

《淮上与友人别》 年代: 唐 作者: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杂诗》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雨》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

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拘闷出门游,旷绝经目趣。

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屦。岂无平肩舆,莫辨望乡路。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

针灸阻朋曹,糠籺对童孺。一命须屈色,新知渐成故。

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尪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

浮俗何万端,幽人有独步。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宿留洞庭秋,天寒潇湘素。杖策可入舟,送此齿发暮。

《浪淘沙》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4."潇湘" 一词在古诗词中作何解释

潇湘有三解:一是单指湘江,古称湘水,潇有形容水深而清的意思,。郦道元《水经注 湘水》中有“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之句,所以古人把潇湘作为湘江的别称。二是潇水和湘水的合称,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之句。因潇、湘二水均在湖南境内,也泛指湖南地区。三是古镇名,五代时置,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因当时潇湘二水合流处而得名,亦称潇湘关或湘关口。

一般古诗词中的潇湘,今人都解释成为潇水和湘水。个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潇湘”应是第一个解释,即湘水的别称。因为湘水流域自古为荒僻之地,又是娥皇、女英哭舜而投水自尽的地方,所以潇湘应是相思、伤心之地,又有情已成空,无可奈何的意思,正合诗人寄情。也有解释成潇水和湘水的。

“潇湘残梦冷诗台”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但其中“潇湘”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

5.潇湘一词在古诗词中的含义是什么

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

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

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

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红楼梦》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因此黛玉又叫潇湘妃子,也因其擅长诗词,故潇湘一词在古诗词中暗指林黛玉或者是像黛玉一样有才情而多愁善感的女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