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 雄雉 翻译与赏析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注释 ①雉(Zhi):野鸡。②泄泄:慢慢飞的样子。③诒:同“贻', 遗留、伊:语气助同,没有实义。阻:隔离。④展:诚实。⑤云:语 气助词,没有实义。 ⑥百:全部,所有。⑦忮(zhi):嫉妒。求:贪心。⑧臧:善,好。 译文 雄野鸡飞向远方, 缓缓扇动花翅膀。 我心怀念远行人, 阻隔独自守空房。 雄野鸡飞向远方, 四处响起叫欢唱。 诚实可爱的亲人, 思念悲苦我的心。 遥望大阳和月亮, 思念悠悠天地长。 路途漫漫多遥远, 何时才能返故乡。 君子老爷多又多, 不知什么是德行。 不去害人不贪婪, 为何没有好结果。 赏析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夫君人,死是夫君鬼。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循着这条既定的轨迹往前走,走得惯了,成了传统,成了心理习惯,就不会再去想东想西,而是安于现状,习惯成自然。 我们现在常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正如没有灵魂的肉体,注定要死亡。或名存实亡。这不过是今天的观念。我们很难设想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年代,人们是怎么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 其实,事情完全可以颠倒过来:没有爱情也可以结婚成家,也就是先结婚后恋爱,这样的关系或许更加稳定。结婚按照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进行,新郎新娘未曾谋面就进了洞房,没有任何挑选和商讨的余地。两人朝夕相处,耳鬓厮摩,不断磨合,渐入佳境,产生出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恋情来。 考虑到这样的实际生存状态,完全可以说,前代流传下来的征夫怨妇表达思念的歌,便是一类特殊的情诗。先人们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特殊的依恋之情。 特殊就特殊在它不似纯情的少男少女的恋情。少年不识愁知味,天真烂漫确乎可贵可爱,但却少了几分厚度和深度,难以经得起生活中的坎坷、甚至油盐柴米的琐碎的考验。浪漫天真的激情消退之后,便是赤裸直露的生活现实,反差强烈得让人难以接受。征夫怨妇的恋情,恰好把这个过程颠倒了过来。经历过坎坷波折、琐屑沉闷、平淡无奇之后,才发现由此产生的依恋竟会强烈地爆发出来。朝夕相处的体验,为思念中的想象提供了无数的触媒和内涵,因此坚实而厚重。分别越久,思念和想象就越强烈, 也越加确信情感和心灵的归依。 这样来读征夫怨妇的诗,可能就进入了其境界。 2.诗经 雄雉 翻译与赏析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注释 ①雉(Zhi):野鸡。②泄泄:慢慢飞的样子。 ③诒:同“贻', 遗留、伊:语气助同,没有实义。阻:隔离。 ④展:诚实。⑤云:语 气助词,没有实义。 ⑥百:全部,所有。⑦忮(zhi):嫉妒。 求:贪心。⑧臧:善,好。 译文雄野鸡飞向远方,缓缓扇动花翅膀。我心怀念远行人,阻隔独自守空房。 雄野鸡飞向远方,四处响起叫欢唱。诚实可爱的亲人,思念悲苦我的心。 遥望大阳和月亮,思念悠悠天地长。路途漫漫多遥远,何时才能返故乡。 君子老爷多又多,不知什么是德行。不去害人不贪婪,为何没有好结果。 赏析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夫君人,死是夫君鬼。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循着这条既定的轨迹往前走,走得惯了,成了传统,成了心理习惯,就不会再去想东想西,而是安于现状,习惯成自然。 我们现在常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正如没有灵魂的肉体,注定要死亡。或名存实亡。 这不过是今天的观念。我们很难设想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年代,人们是怎么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 其实,事情完全可以颠倒过来:没有爱情也可以结婚成家,也就是先结婚后恋爱,这样的关系或许更加稳定。结婚按照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进行,新郎新娘未曾谋面就进了洞房,没有任何挑选和商讨的余地。 两人朝夕相处,耳鬓厮摩,不断磨合,渐入佳境,产生出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恋情来。 考虑到这样的实际生存状态,完全可以说,前代流传下来的征夫怨妇表达思念的歌,便是一类特殊的情诗。 先人们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特殊的依恋之情。 特殊就特殊在它不似纯情的少男少女的恋情。 少年不识愁知味,天真烂漫确乎可贵可爱,但却少了几分厚度和深度,难以经得起生活中的坎坷、甚至油盐柴米的琐碎的考验。浪漫天真的激情消退之后,便是赤裸直露的生活现实,反差强烈得让人难以接受。 征夫怨妇的恋情,恰好把这个过程颠倒了过来。经历过坎坷波折、琐屑沉闷、平淡无奇之后,才发现由此产生的依恋竟会强烈地爆发出来。 朝夕相处的体验,为思念中的想象提供了无数的触媒和内涵,因此坚实而厚重。分别越久,思念和想象就越强烈, 也越加确信情感和心灵的归依。 这样来读征夫怨妇的诗,可能就进入了其境界。 3.求问《诗经·雄雉》“自诒伊阻”句贻 yí 【动】 (形声。从贝,台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同本义〖present〗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美人之贻。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韩愈《师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明·魏学洢《核舟记》 古经传中诒、贻见互。清·郑珍说“贻”字皆汉后所改。如:贻饷(留赠);贻赠(馈赠,赠送) 遗留〖leavebehind;bequeath〗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坐贻聋瞽。——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贻累(连累);贻笑(诒笑。被人讥笑);贻谋(留下的主意);贻厥(贻:留;厥:其);贻燕(给后世子孙留下安定的根基);贻臭万年(恶名留传后世,万世难除) 诒 yí 传给:诒训。 赠与,给与:“诒尔多福。” 诒 dài 欺诈:骨肉相诒。诒骗。 4.诗经中关雎的赏析《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它第二好在意思。《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牛运震说:“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都是有得之见。《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如《泽陂》,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 然而不论作为乐还是作为歌,它都不平衍,不单调。贺贻孙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此四句乃诗中波澜,无此四句,则不独全诗平叠直叙无复曲折,抑且音节短促急弦紧调,何以被诸管弦乎。忽于‘窈窕淑女’前后四叠之间插此四句,遂觉满篇悠衍生动矣。”邓翔曰:“得此一折,文势便不平衍,下文‘友之’‘乐之’乃更沉至有味。‘悠哉悠哉’,叠二字句以为句,‘辗转反侧’,合四字句以为句,亦着意结构。文气到此一住,乐调亦到此一歇拍,下章乃再接前腔。”虽然“歇拍”、“前腔”云云,是以后人意揣度古人,但这样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依此说,则《关雎》自然不属即口吟唱之作,而是经由一番思索安排的功夫“作”出来。其实也可以说,“诗三百”,莫不如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但如何是兴呢,却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若把古往今来关于“兴”的论述统统编辑起来,恐怕是篇幅甚巨的一部大书,则何敢轻易来谈。然而既读《诗》,兴的问题就没办法绕开,那么只好敷衍几句最平常的话。所谓“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吧,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这景与情的碰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即目,也不妨是浮想;前者是实景,后者则是心象。但它仅仅是引起话题,一旦进入话题,便可以放过一边,因此“兴”中并不含直接的比喻,若然,则即为“比”。至于景与情或曰物与心的关联,即景物所以为感为悟者,当日于诗人虽是直接,但如旁人看则已是微妙,其实即在诗人自己,也未尝不是转瞬即逝难以捕捉;时过境迁,后人就更难找到确定的答案。何况《诗》的创作有前有后,创作在前者,有不少先已成了警句,其中自然包括带着兴义的句子,后作者现成拿过来,又融合了自己的一时之感,则同样的兴,依然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但也不妨以我们所能感知者来看。罗大经说:“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余曰不然。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我们何妨以此心来看《诗》之兴。两间莫非生意,万物莫不适性,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悦,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万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泉水》)。《诗》中以纯粹的自然风物起倡的兴,大抵不出此意。总之,兴之特殊,即在于它于诗人是如此直接,而于他人则往往其意微渺,但我们若解得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万物的死生消长,都看作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那么兴的意义便很明白。它虽然质朴,但其中又何尝不有体认生命的深刻。 “钟鼓乐之”,是身分语,而最可含英咀华的则是“琴瑟友之”一句。朱熹曰:“‘友’者,亲爱之意也。”辅广申之曰:“以友为亲爱之意者,盖以兄友弟之友言也。”如此,《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形容正是这“友”字一个现成的注解。若将《郑风·女曰鸡鸣》《陈风·东门之池》等篇合看,便知“琴瑟友之”并不是泛泛说来,君子之“好逑”便不但真的是知“音”,且知情知趣,而且更是知心。春秋时代以歌诗为辞令,我们只认得当日外交之风雅,《关雎》写出好婚姻之一般,这日常情感生活中实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却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那时候,《诗》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阙,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顾颉刚语),《关雎》便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学史的黎明。 5.《诗经·君子于役》赏析《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 中国台湾网 (2006年02月22日)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①,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一章) 君子于役,不曰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②。(二章) ①毛传:“凿墙而栖曰埘。”郑笺:“曷,何也。” ②毛传:“估,会也。鸡栖于代为桀。括,至也。”郑笺:“苟,且也。”按代,即小木桩。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所解不差。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贺贻孙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焦琳曰:“‘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所论极是。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在《君子于役》,我们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何如感受生命。 【原载】 《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作者】扬之水 参考资料: 6.诗经节选最多四句《雄雉》先秦:佚名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释义: 雄雉在空中飞翔,舒展着五彩翅膀。 我如此思念夫君,给自己带来忧伤。 雄雉在空中飞翔,上下鸣唱声嘹亮。 我那诚实的夫君,实让我心劳神伤。 看日月迭来迭往,思念是那样悠长。 道路相隔真遥远,何时才能回家乡? 那些在位君子们,不知我夫德高尚。不贪荣名不贪利,为何让他遭祸殃! 注释: 1、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2、雉(zhì):野鸡,雄者有冠,长尾,身有文采,善斗。一说雉为耿介之鸟,交有时,别有伦。 3、于:往。一说语助词。 4、泄(yì)泄:鼓翅飞翔的样子。朱熹《诗集传》:“泄泄,飞之缓也。” 5、怀:因思念而忧伤。 6、自诒:自己给自己。 诒(yí):通”贻“,遗留。伊:此,这。 阻:忧愁,苦恼。一说阻隔。 7、下上其音:叫声随飞翔而忽上忽下。 8、展:诚,确实。 9、劳我心:即”我心劳“,因挂怀而操心、忧愁。劳,忧。 10、瞻:远看,望。 11、悠悠:绵绵不断。 12、云:与下句的“云”同为语气助词。 13、曷(hé):何。 此处指何时。 14、百尔君子:你们这些君子。 百,凡是,所有。尔,你们。 君子,在位,有官职的大夫。 15、德行:品德和行为。 16、忮(zhì):忌恨,害也。一说”贪求“。 求:贪求。 17、何用:何以,为何。 不臧(zāng):不善,不好。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来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是为妇人思念远役的丈夫而作,也有人认为是为思念友人而作。《毛诗序》说:“《雄雉》,刺卫宣公也。 **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 这里的“丈夫久役、男女怨旷”点明了此诗为妇人思念远役丈夫的诗。 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为“期友不归,思而共勖”而作,认为是朋友互勉的诗。 扩展资料: 此诗前二章都是以雄雉起兴。 “兴”就是见景生情:看到漂亮的雄野鸡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欢快自得地鸣叫,这个独守空房的女人心中很不是滋味。雄雉就在眼前,能见到它舒畅地拍翅膀,能听到它咯咯的叫声。 而丈夫久役,既不能见其人,也不能闻其声。先是怀想,后是劳心,思妇的感情层层迭起。 此二章只举雄雉,不言双飞,正道出离别,引出下文“怀”“劳”的情绪,写雄雉,又是从“飞”这一动态去描写它的神情(“泄泄其羽”)和声音(“下上其音”),突出其反复不止,意在喻丈夫久役不息,思妇怀想不已。 全诗前三章的意思可以归纳为一个词:思念。 女主人公思念远在天边从役的丈夫,自己内心沮丧,不能排解。每天看着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女人心中的思念也如这日月一样悠长。 最后一章的意思可以归纳为一个词:批判。女主人公指责那些贵族君子们,是他们的贪欲造成了夫妻分离的悲剧。 前三章的思念是为后一章的批评蓄势;而末章对在位君子的批判,突破个人私情,使诗歌的境界提升了一个高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邶风·雄雉。 7.诗经赏析诗经鉴赏2篇,可以任选一篇。 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 卫风 硕人》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语出《诗经 王风 黍离》。 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8.诗经节选最多四句《雄雉》先秦:佚名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释义: 雄雉在空中飞翔,舒展着五彩翅膀。我如此思念夫君,给自己带来忧伤。 雄雉在空中飞翔,上下鸣唱声嘹亮。我那诚实的夫君,实让我心劳神伤。 看日月迭来迭往,思念是那样悠长。道路相隔真遥远,何时才能回家乡? 那些在位君子们,不知我夫德高尚。不贪荣名不贪利,为何让他遭祸殃! 注释: 1、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2、雉(zhì):野鸡,雄者有冠,长尾,身有文采,善斗。一说雉为耿介之鸟,交有时,别有伦。 3、于:往。一说语助词。 4、泄(yì)泄:鼓翅飞翔的样子。朱熹《诗集传》:“泄泄,飞之缓也。” 5、怀:因思念而忧伤。 6、自诒:自己给自己。诒(yí):通”贻“,遗留。伊:此,这。阻:忧愁,苦恼。一说阻隔。 7、下上其音:叫声随飞翔而忽上忽下。 8、展:诚,确实。 9、劳我心:即”我心劳“,因挂怀而操心、忧愁。劳,忧。 10、瞻:远看,望。 11、悠悠:绵绵不断。 12、云:与下句的“云”同为语气助词。 13、曷(hé):何。此处指何时。 14、百尔君子:你们这些君子。百,凡是,所有。尔,你们。君子,在位,有官职的大夫。 15、德行:品德和行为。 16、忮(zhì):忌恨,害也。一说”贪求“。求:贪求。 17、何用:何以,为何。不臧(zāng):不善,不好。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妇人思念远役的丈夫而作,也有人认为是为思念友人而作。《毛诗序》说:“《雄雉》,刺卫宣公也。**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 这里的“丈夫久役、男女怨旷”点明了此诗为妇人思念远役丈夫的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为“期友不归,思而共勖”而作,认为是朋友互勉的诗。 扩展资料: 此诗前二章都是以雄雉起兴。“兴”就是见景生情:看到漂亮的雄野鸡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欢快自得地鸣叫,这个独守空房的女人心中很不是滋味。雄雉就在眼前,能见到它舒畅地拍翅膀,能听到它咯咯的叫声。 而丈夫久役,既不能见其人,也不能闻其声。先是怀想,后是劳心,思妇的感情层层迭起。此二章只举雄雉,不言双飞,正道出离别,引出下文“怀”“劳”的情绪,写雄雉,又是从“飞”这一动态去描写它的神情(“泄泄其羽”)和声音(“下上其音”),突出其反复不止,意在喻丈夫久役不息,思妇怀想不已。 全诗前三章的意思可以归纳为一个词:思念。女主人公思念远在天边从役的丈夫,自己内心沮丧,不能排解。每天看着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女人心中的思念也如这日月一样悠长。 最后一章的意思可以归纳为一个词:批判。女主人公指责那些贵族君子们,是他们的贪欲造成了夫妻分离的悲剧。前三章的思念是为后一章的批评蓄势;而末章对在位君子的批判,突破个人私情,使诗歌的境界提升了一个高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邶风·雄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