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陈风防有

1.诗经 蘠有茨

【原文】

墙有茨①,

不可埽也②。

中篝之言③,

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

言之丑也。

墙有茨,

不可襄也④

中篝之言,

不可详也⑤。

所可详也,

言之长也。

墙有茨,

不可束也⑥。

中篝之言,

不可读也⑦。

所可读也,

言之辱也。

【注释】

①茨:蒺藜,草本植物,果实有刺。②埽(sao):同“扫”,意思是 除去。③中篝(gou):宫室内部。④襄:消除。⑤详:详细讲 述。⑥束:捆扎。⑦读:宣扬。

【译文】

墙头长满蒺藜草,

不可除去根子牢。

宫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对人谈。

如果真要谈出来,

让人听了觉害臊。

墙头长满蒺藜草,

不可除去根子牢。

宫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详细讲。

如果详细讲出来,

说来话长讲不完。

墙头长满蔡黎草,

不可捆扎无处放。

宫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去张扬。

如果一定要张扬,

让人听了觉耻辱。

【读解】

这是一首讽刺卫空公**的“刺淫”诗。

中国历代帝王的宫廷生活,都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门话题。就生活在宫廷中的人来说,宫纬秘事属于既无法说情楚,又不便于说清楚,更无人敢说清楚的非常特别的一类。这样一来,宫纬秘事便更加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帝王作为人民的领导人,当然无法逃脱人民雪亮的眼睛的监督。尽管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没有约束帝王权力的弹劾机制,帝王实际上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他无法完全禁止人们的传说议论。宫廷的围墙再严密,是不可能不透风的。惧怕议论,下令严禁议论, 或者完全不在乎议论,我行我素,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却共同表明了统治者的腐败专横。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帝王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他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可能不敢说,但这并不表明人们不知道,不明白。瞎子吃汤圆都心里有数,更何况耳目和心智健全的正常人呢。

再说另一方面。帝王制定的种种道德准则,往往是对人不对己的,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却可以超然于规则之外。这样的规则再好,却因为有先天缺陷而成为破脚的。如此这般,便又为人们的议论提供了理由。

2.诗经里面的魏风园有桃属于什么类型的诗

《园有桃》按不同标准可以作出不同分类:

1、按字数:属于四言诗。

2、按诗经六义分类:属于比。

3、按诗经六义分类:属于国风。

4、按内容:属于抒情诗。

原谅欣赏: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白话翻译:

园中桃树壮,结下桃子鲜可尝。心中真忧闷呀,姑且放声把歌唱。有人对我不了解,说我士人傲慢太骄狂。那人是对还是错?你说我该怎么做?心中真忧闷呀,还有谁能了解我?还有谁能了解我,何必挂念苦思索。

园中枣树直,结下枣子甜可食。心中真忧闷呀,姑且散步出城池。有人对我不了解,说我士人多变不可恃。那人是对还是错?你说我该怎么做?心中真忧闷呀,还有谁能了解我?还有谁能了解我,何必挂念苦思索。

《诗经·魏风·园有桃》 ,这里有原文,可以去赏析下。

3.诗经》吧,大家知不知道《诗经》中有一篇叫《殷其雷》

《殷其雷》出自《诗经·国风·召南》。此诗为“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攻,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全诗三章,每章的开头均以雷声起兴。这隆隆的雷声不绝于耳,忽儿在山的南坡,忽儿在山的旁边,忽儿又到了山的脚下。这雷声勾起了她对出门在外的亲人的忧念:在这恶劣的天气,他却要在外奔波跋涉,怎不叫人牵肠挂肚!因而诗在起兴之后发出了“何斯违斯”的感叹。 这首诗以重章复叠的形式唱出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反覆咏唱中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每章均以雷起兴,却变易雷响的地点,不仅写出了雷声飘忽不定的特点,而且还引出对丈夫行踪无定的漂泊生活的挂念。

作品原文: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白话译文: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阳坡震撼。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边上响起。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片刻休息。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脚下轰鸣。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一会暂停。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4.诗经中有陈有琴的句子

首先,诗经中没有既有“陈”又有“琴”的句子。

分开来说:

“陈”字在先秦时期做地名与姓氏还是比较常见的,反而做动词陈述,陈列讲却比较少用。“陈”做陈列讲,在《周礼》(周公旦著)中有“展器陈告备。——《周礼·肆师》”这样的句子,算是最早的陈做动词的用法之一。而做陈述讲,在屈原的《离骚》中有“跪敷衽以陈辞兮。——屈原《离骚》”的句子。但在诗经中,只有做名词出现,就在著名的《击鼓》一篇当中。

《击鼓》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琴”字在诗经中出现的频率可就不低了,作为当时一种广为使用的乐器,琴可以说出现在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追女孩要弹琴,交朋友要弹琴,高兴了也弹琴,让我们感觉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一种音乐的诗意。诗经中出现“琴”的句子句子如下。

《关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女日鸡鸣》

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

《鹿鸣》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常棣》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鼓钟》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罄同音。

《车舝》

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诗句具体的意思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5.诗中有"黄兴发"三字的诗词

代老夫为你创作几首:

黄河信有澄清日,

兴云致雨会有时。

发妍吐秀丛君庭,

翠幕珠帏敞月营。

黄河水直人心曲,

兴遇春牵尚有馀。

发稀岂易胜玄冕,

缀玉联珠六十年。

黄云城边乌欲栖,

兴来小豁胸襟气。

发妍吐秀丛君庭,

翠幕珠帏敞月营。

黄鹤之飞尚不得,

兴来促席唯同舍。

发遣双成更取来,

屈指西风几时来。

黄河怒浪连天来,

兴庆池南柳未开。

发妍吐秀丛君庭,

树上长短听啼莺。

6.诗经中“山有嘉卉,候栗候梅”是什么意思,求解释

嘉卉 :美好的花草树木。 候:等待.

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奚其适归?

冬目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谷?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注释:

为仕者遭小人构祸,被逐南迁的抒愤诗。一说刺幽王在位贪残,下国构祸,怨乱并兴。

徂(音粗,二声):往。胡宁忍予:何忍我遭此祸也。腓(音肥):草木枯萎。瘼(音莫):病;疾苦。

嘉卉 :美好的花草树木。

废:习惯。一说大。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江,汉,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有:通友,相亲。

鹑(音团):通鷻。雕。桋(音夷):木名。赤楝。

【赏析】

这首诗的题旨过去颇多争议,一直没有定论,今考察全诗,似是遭祸被逐之作。其人自称君子,诗中愤愤不平地诉说自己曾为国事操尽了心,并以“南国之纪”的江汉,比喻自己曾是国家的重要角色。可是如今却被放逐江南,有家不能归,受着无穷的灾难。因此他恨自己不是鸟不是鱼,不然就可以上天入渊,逃之夭夭了。在这无可奈何中,他只得以诗来寄托自己的悲哀。

全诗八章。前三章叙述自己自初夏被逐,历经秋冬,孤苦无告;第四章以比喻说明自己无过受害;第五章叹息自己前途可悲;第六章为自己忠而见逐不平;第七章恨自己无计逃祸;第八章自叙作诗的目的

7.诗经·《殷其雷》注音加翻译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huáng)?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声也。

雷:喻车声

遑:闲暇

殷其雷.劝以义也.

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

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

题解:

妇人盼望远役丈夫早早归来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阳坡震撼。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边上响起。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片刻休息。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脚下轰鸣。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一会暂停。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