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古诗习题我需要40新课标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精练100题 【七年级】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 。” 4、《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 。 5、《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 6、《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8、《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 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 ”。 10、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 , ”。 11、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1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13、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14、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15、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16、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说: , 。 17、《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1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 ”19、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 。” 20、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 。” 【八年级】 21、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 , 。 还有很多 在文件里。 2.50道初中诗词题目1.“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答:(神态描写)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独”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3.赏析首联和颔联。 答: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答: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5. 意境: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辽阔幽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6. 本诗情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7. 深刻典型社会意义: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雨、野渡、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作者自甘寂寞,恬淡闲适的胸襟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4)作者用哪句诗句表达了坚守节操的志向? 答: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5)最后一句中哪个动词用得极妙,又妙在哪里? “横”这个字用的妙,“舟自横”写出了当时船只的随意停泊,也写出了当时作者的心情是进退两难的:当时想要辞官隐退,却又被逼无奈又无法辞官,写出了诗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3.初一关于古诗的练习题《滁州西涧》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4.初中古诗默写练习.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3.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6.且夫天地之间,_______________,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诗经 氓》) 8.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9.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10.鹏之徒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鹏之徒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1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12.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 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13. ,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4.屈心而抑志兮, , 。 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 15.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 16.锦瑟无端五十弦, 。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1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 (诸葛亮《出师表》) 18.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9.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 ,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2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荀子·劝学》) 2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李白《蜀道难》)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3.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24.使天下之人, , ,日益骄固。 (杜牧《阿房宫赋》) 25.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26.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7.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 (白居易《琵琶行》)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 (欧阳修《醉翁亭记》) 4.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鹏之徒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8. ,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9.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10.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1.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12.悟以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3.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14.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15.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16.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1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 。 (曹操《观沧海》) 18. ,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采兮辞》) 19.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句读之不知,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2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_;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荀子《劝学》) (2)肴核既尽, 。 ,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3) ,人亦念其家。 , ? (杜牧《阿房宫赋》)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6)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5.初中古诗试题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 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参考答案:BD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 6.初中古诗文50首题目1.《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则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扁鹊见蔡桓公》中,引申出一个成语是:讳疾忌医;蔡桓公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来表达对医生的反感。 3.《过故人庄》中,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钱塘湖春行》中,写出莺燕报春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野花与春草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水生命感情,突出它们与人的关系的诗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下两句诗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世外桃源。 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描写出片前的准备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西江月》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李清照《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第二册 11.《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移山得到众人相助的句子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表现挖山艰难和决心坚定的句子是: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16.《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与人交往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7.《爱莲说》中,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表明作用独爱莲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8.《观书有感》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清平乐•村居》中,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三册 20.《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1.《论诗》中,常用来赞美人才的出现,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2.《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初中古诗文练习题表达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才写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2江面广阔 思念家乡 天净沙秋思 9个双音节 写出了秋郊黄昏的冷寂,肃漠,悲凉 断肠人在天涯 桃花源记: 从居住环境,生活状态,行为表现,外表4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因为外世乱,桃花源宁静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 淤泥指的是现在社会的不良风气 而清涟指的就是公正廉明的人 就是不受外界的影响保持清白 形容高士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形容高士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用清水洗却不显得妖媚。 想必有些花洗了象妖精一样~~~~ 本文以牡丹和菊花来衬托莲,用意是突出莲的高洁 从中能看出作者高士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生活态度 呼呼 就是这样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