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湾用大雁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1.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2.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3. 赏析:“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了。取象宏大。春来雪融,江水漫涨,崖岸宽阔,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 2.含有雁的表示思乡之情的诗句含有雁的表示思乡之情的诗句 人日思归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重别周尚书 庾信 阳关万里路, 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 秋来南向飞。 登逍遥楼 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 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 无因雁足系书还。 含有燕的报春的诗句 李白 长相思·其二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李白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 清平调·其二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王维 老将行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卢纶 塞下曲·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刘禹锡 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卢纶塞下曲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韦应物 长安遇冯著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李颀 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皇甫冉 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祖咏 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沈全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都是我自己找的,希望采纳 3.《归雁》的诗句中那一句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归雁》的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那一句是: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归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译文 春天来了,我这个远离家乡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呢。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点明了时间和客居情况,表达急切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安史之乱以后,八年来,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背井离乡,从长安、洛阳、秦州辗转流离到四川成都。 中“东来”二字亦作“春来”。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阆州飘泊时,就已经作好了准备,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峡,以便回河南老家。 但由于老朋友严武第二次到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邀请杜甫到成都,于是打消了出峡的念头,举家重新迁回成都草堂居住。“万里客”三字,饱含着经年奔波的凄楚况味和浓烈的乡思之情。 4.王湾用大雁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风正:顺风。 悬:挂。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赏析:“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了。 取象宏大。春来雪融,江水漫涨,崖岸宽阔,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 5.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有哪些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来—唐代: 王湾《次北固山下》 白话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白话文: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唐代:岑源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白话文:怜知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白话文: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道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白话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