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哲成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哲成”:意旨冀望男孩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英雄人物。出自:《大雅·瞻卬》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原文节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译文:有才男子称霸王,有才女子便国亡。可叹此妇太逞狂,如枭如鸱恶名当。花言巧语善说谎,灾难邪恶祸根藏。祸乱不是从天降,出自妇人那一方。不是他人来教诲,只因帖近女红妆。 扩展资料 此诗痛斥了周幽王荒淫无道,祸国殃民的罪恶,抒发了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和嫉恶如仇的愤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末年的黑暗现实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 全诗共七章,首章、三章、尾章每章十句,余四章每章八句。诗中语特新峭,然又有率意处。卒章语尽而意犹未止。修辞造句,颇有特色,或以对比反衬,正反排比的句式,尽情抒发胸中的积愤,或低回沉思之情。或以形象的比喻,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剖示而匠心独运。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讽刺周幽王乱政亡国的诗。周幽王昏愦腐朽,宠幸褒姒,败坏纪纲,任用奸人,斥逐贤良,倒行逆施,招致天怒人怨;北方犬戎趁机入侵,杀周幽王于骊山下,遂导致西周灭亡。 因此,诗人作这首《大雅·瞻卬》讽刺之。此诗与《小雅·节南山》、《小雅·正月》、《小雅·十月之交》、《小雅·雨无正》、《小雅·小旻》和《大雅·召旻》等为同类作品。 2.“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有才男子称霸王,有才女子便国亡。哲:智。 该诗句出自先秦佚名《诗经》中的一篇《大雅·瞻卬》,此诗痛斥了周幽王荒淫无道,祸国殃民的罪恶,抒发了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和嫉恶如仇的愤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末年的黑暗现实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 全诗原文如下: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可巩。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白话文释义:仰望苍天意深沉,苍天对我却无情。天下久久不太平,降下大祸世不宁。国内无处有安定,戕害士人与庶民。病虫为害庄稼毁,长年累月无止境。罪恶法网不收敛,苦难深渊难减轻。人家有块好田地,你却侵夺据为己。人家拥有强劳力,你却夺取占便宜。这人原本无罪过,你却反目来拘捕。那人该是罪恶徒,你却赦免又宽恕。 有才男子称霸王,有才女子便国亡。可叹此妇太逞狂,如枭如鸱恶名当。花言巧语善说谎,灾难邪恶祸根藏。祸乱不是从天降,出自妇人那一方。不是他人来教诲,只因帖近女红妆。罗织罪名穷陷害,前言后语相违背。难道她还不狠毒?穷凶极恶又有谁!好比奸商发横财,君子洞察目了然。妇人不该理朝政,蚕织女工全抛开。 苍天为何责罚苦?神灵为何不庇护?元凶顽敌全不顾,只是对我相忌妒。人们遭灾不怜悯,纲纪败坏装糊涂。良臣贤士尽逃亡,国家危急无救助。苍天无情降法网,严酷繁多难躲藏。良臣贤士皆流放,忧国忧时苦果尝。苍天无情降法网,频繁危急势难挡。良臣贤士全杀光,忧国忧时心悲伤。 涌泉沸腾水花喷,汩汩流泉渊源深。忧国忧时心悲伤,难道今日愁始增?生前不降灾难重,死后祸乱又不跟。厚土皇天高莫测,控制生灵定乾坤。切勿辱没你祖宗,拯救邦家为子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讽刺周幽王乱政亡国的诗。周幽王昏愦腐朽,宠幸褒姒,败坏纪纲,任用奸人,斥逐贤良,倒行逆施,招致天怒人怨;北方犬戎趁机入侵,杀周幽王于骊山下,遂导致西周灭亡。因此,诗人作这首《大雅·瞻卬》讽刺之。 全诗七章。第一章写天灾人祸,时局艰危,国不安宁,生灵涂炭。这里的“天”,即指自然界的天,也指人类社会的“天”——高高在上的人类最高统治者。所以这里的“灾祸”就包括天灾、人祸两方面的因素。而人祸更甚于天灾。二章通过两“反”两“覆”的控诉,揭露了倒行逆施的虐政。三章认为,祸乱的根源是女人得宠,而其害人的主要手段是谗言和搬弄是非。 四章提出杜绝“女祸”的有效方法,是让“女人”从事女工蚕织、不干朝政。五章直诉幽王罪状:不忌戎狄,反怨贤臣,致使人亡国殄。六章面对天灾人祸,抒发了言辞恳切的忧时忧国之心。七章自伤生逢乱世,并提出匡时补救的方案以劝戒君王。 《瞻卬》所反映的内容较信史更为广泛、具体而深刻,诗中列数周幽王的恶行有:罗织罪名,戕害士人;苛政暴敛,民不聊生;侵占土地,掠夺奴隶;放纵罪人,迫害无辜;政风腐败,纪纲紊乱;妒贤嫉能,奸人得势;罪罟绵密,忠臣逃亡。全面而形象地将一幅西周社会崩溃前夕的历史画面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诗经》每章句数大体一致。仅有少数篇幅的章句长短不一。《瞻卬》即是其例。诗共七章,首章、三章、尾章章十句,余四章章八句。这参差不齐的章句更便于淋漓酣畅的叙事、抒情和议论。诗的结构,起章极其雄肆,有高屋建瓴之势,纵揽无遗,勃勃如吐不罄。 篇中语特新峭,然又有率意处。卒章语尽而意犹未止。修辞造句,颇有特色,或以对比反衬,正反排比的句式,尽情抒发胸中的积愤,或低回沉思之情。或以形象的比喻,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剖示而匠心独运。在用韵上,各章不尽相同,有一韵到底句句用的,如第四章,或同韵,或协韵。这种句句用韵,在《诗经》中是常见的韵例。 3.古代的哲是什么意思哲,zhe,从折从口。两相对立,相互验证而相衡。 古同喆。相对、平衡。 喆,两吉对立。吉,象形,上是兵器,下是盛放兵器的器具。 哲,在双方具备实力中找到平衡。 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形容词性 1、形声。从口,折声。 本义:聪明,有智慧 义哲,知也。——《说文》 哲,智也。——《尔雅》 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昂》 敷求哲人。——《书·伊训》 或悊或谋。——《汉书·叙传》 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虑的妇人);哲圣(才德超群的人) 2、同“泽” 如:哲地萃,哲山咸,哲水困,哲风大过,哲雷随,哲火革,地哲临,山哲损,水哲节,风哲中孚,雷哲归妹,火哲睽,兑为哲,天哲履,哲天夬等。 哲名词性 1、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书·大诰》 又如:先哲;哲人其萎(哲人萎,哲萎。为贤者病逝之典,今亦常用作慰唁之词) 2、哲学的简称 如:文史哲 3、对别人的尊称、敬称 如:哲兄(对兄长的尊称。后多用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哲昆(对他人之兄的敬称);哲嗣(敬称他人之子)[ 4.关于: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解释:智慧男子创业能,有才女子乱国政。 那个聪明女人啊,像猫头鹰发怪声。瞻卬昊天1,则不我惠2。 孔填不宁3,降此大厉4。邦靡有定,士民其瘵5。 蟊贼蟊疾6,靡有夷届7。罪罟不收8,靡有夷瘳9。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10。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11。 哲夫成城12,哲妇倾城。懿厥哲妇13,为枭为鸱14。 妇有长舌,维厉之阶15。乱匪降自天16,生自妇人。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17。鞫人忮忒18。 谮始竞背19。岂曰不极20?伊胡为慝21?如贾三倍22,君子是识23。 妇无公事24,休其蚕织。天何以剌25?何神不富26?舍尔介狄27,维予胥忌28。 不吊不祥29,威仪不类30。人之云亡31,邦国殄瘁32。 天之降罔33,维其优矣34。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天之降罔,维其几矣35。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36,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藐藐昊天37,无不克巩38。无忝皇祖39,式救尔后40。 译文:仰望上天晦阴阴,对我不肯赐恩情。世间很久不安宁,天降责罚大祸临。 国家没有安定时,士人平民都困病。害虫疯狂食禾稼,不会满足哪肯停。 刑网布下不收起,如病不愈苦难尽。别人拥有好田亩,你却侵犯去占有。 别人拥有众奴隶,你却强夺一起收。这人本来没有罪,你反拘捕将他囚。 那人应该判有罪,你却让他得自由。智慧男子创业能,有才女子乱国政。 那个聪明女人啊,像猫头鹰发怪声。她有长舌善逞辩,产生邪恶埋祸根。 大乱非是从天降,生自工谗此妇人。劝谏国王听不进,妇人内侍言必信。 不断害人变化多,谗言首尾相矛盾。难道凶狠还不够?为何作恶太不仁!如同奸商逐厚利,入朝执政哪能成。 妇人不做分内事,放弃纺织养蚕功。上天为何责我王?神灵为何福不降?深谋远虑全抛弃,恨我只因忌忠良。 人们遭难不恤问,威仪不修乱朝纲。贤人君子离朝堂,邦国危难将覆亡。 上天无情降罗网,牢不可破难躲藏。贤人君子离朝堂,我心实在太忧伤。 上天无情降罗网,已近王身国将亡。贤人君子离朝堂,我心实在太悲凉。 泉水喷涌流不止,深深源头总在此。我心实在太忧伤,难道只是从今始。 恶政不在我身前,也不在我身后施。苍茫上天自高远,万物都得受控制。 莫让祖宗受耻辱,悔改才能救后嗣。注释:1.卬(yǎnɡ):通"仰"。 2.惠:爱。3.填(chén):通"尘",长久。 4.厉:祸患。5.士民:士人与平民。 瘵(zhài):病。6.蟊(máo):伤害禾稼的虫子。 贼、疾:害。7.夷:平。 届:至,极。8.罟(ɡǔ):网。 罪罟,刑罪之法网。9.瘳(chōu):病愈。 10.覆:反。11.说(tuō):通"脱"。 12.哲:智。13.懿:通"噫",叹词。 14.枭(xiāo):传说长大后食母的恶鸟。鸱(chī):恶声之鸟,即猫头鹰。 15.阶:阶梯,此训"因由"。16.匪:不可。 教诲:教导。17.时:犹"是"。 维:犹"为"。寺(shì):昵近。 寺人,内侍。18.鞫(jū):穷尽。 忮(zhì):害。忒(tè):变。 19.谮(zèn):进谗言。竟:终。 背:违背,自相矛盾。20.极:狠。 21.伊:语助词。慝(tè):恶,错。 22.贾(ɡǔ):商人。三倍:指得三倍的利润。 23.君子:指在朝执政者。识(zhí):通"职"。 24.公事:即功事,指妇女所从事的纺织蚕桑之事。25.刺:指责,责备。 26.富:福祐。27.介:大。 狄(tì):同"逖",远。28.胥(xū):通"斯",是。 忌:怨恨。29.吊:慰问,抚恤。 30.类:善。31.云:语助词。 32.殄(tiǎn)瘁:两字皆训"病"。33.罔:同"网"。 34.优:厚。35.几(jī):近。 36.觱(bì)沸:泉水上涌的样子。槛:"滥"的假借,泛滥。 37.藐藐:高远貌。38.巩:固,指约束控制。 39.忝(tiǎn):辱。40.式: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