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谢安诗经

1.谢安,谢玄,谢灵运的关系

谢玄是谢安的侄子,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政治家,名士谢尚的从弟。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东晋时期军事家。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以字行于世。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瑍之子,生母刘氏。

扩展资料:

谢玄自幼聪慧,且理解能力强,与堂兄谢朗一同为叔父谢安所器重。谢安曾告诫自己的子侄们,问道:“我们家的子侄并不需要出来参与政事,为什么还要每个人都有才能呢?”一时谁也没有回答上来,这时谢玄答道:“像芝兰玉树一样,而且要让他生在阶前庭院中。”

谢安听后非常高兴。谢安又曾问谢玄在《诗经》中最喜欢哪句,他回答说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因此被后世人认为是性情中人。

谢玄成年后,显示出了治理国家的才能,朝廷几次征召,他都推辞不受。后来,他与王珣一起被桓温辟为掾属,都受到了桓温的礼遇和器重。

转任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领南郡相、监北征诸军事。当时前秦苻坚正是势力强盛之际,多次侵扰东晋边境。朝廷于是下令征召能够抵御外患的良将。谢安任人不避亲,推荐了谢玄。

谢玄在任上,广募顽强勇敢之人,刘牢之与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及孙无终等人都因为勇敢威武而应选。谢玄授刘牢之为参军,命他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称“北府兵”,前秦对其颇为畏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灵运

2.【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谁能给出一个比较好的解释此句出自《诗经》

查了些资料,形成这样的理解,不知妥否:谢玄“杨柳依依”句,还停留在个人情感的小圈圈里面,自然得不到心有天下的谢安赞许; 道韫“穆如清风”句有“仁者爱人,化育万物”的胸怀,境界不低,称“雅人致深”并不过份; 谢安“訏谟定命,远猷辰告”句,运筹帷幄,了却天下事,比道韫显得更加举重若轻,所以,此“雅人”比彼“雅人”更有“深”意啊……追问:恩 已经很不错了 但还不是我最想要的答案回答:訏谟:大计,宏谋.谟,谋也.——《尔雅·释诂》訏,诡譌也.从言,于声.——《说文》定命 :审定法令.定,决定 命,法令;或者作定的宾语表示被决定的东西远猷:长远的打算 远,长远 猷,【尔雅·释诂】猷,谋也.【疏】猷者,以道而谋也.辰告:及时告知(民众) 辰,及时 告,告知。

3.“谢安”是什么人

朱雀桥边,乌衣巷里,住着一个大户人家,这就是当年从北方迁来的谢家。

谢家有很多人都做过大官。如谢裒曾任太常卿;谢尚做过尚书仆射、镇西将军、豫州刺史。

但有一件奇怪的事情,谢哀的儿子谢安到四十多岁还不肯出来做官。朝廷多次征召,他都拒绝 做官。

他也很少呆在京城,经常出外与朋友饮酒赋诗,逍遥自得。 其实i射安虽然人不在朝廷,心不系富贵,却做着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教育子弟。

夫人 曾问他:“怎么从不见你教育孩子呢?”谢安回答道:“我常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他们。” 谢安曾问子侄们:“孩子们有什么用呢,为什么大人们却一心希望他们行为表现往好处发展 呢? ”大家都回答不上来,只有谢玄高声说:“就像阶前的芝兰玉树,人们总想让它们生在自家庭 院里。

”谢玄的话正说中谢安的心事。谢安对孩子们抱有很大期望,希望他们都能成就事业、光 耀谢家。

谢安很少直接指责后辈,总是用行动让孩子们明白是非道理。谢玄喜欢玩弄香囊,整日不 离手。

谢安怕他养成习惯,玩物丧志,就故意打赌把它赢过来,当着谢玄的面扔到火炉里烧了。 谢玄羞愧不安,明白了叔父的一片苦心。

谢安还与子侄们一起讨论《诗经》。谢安让大家说出自己觉得最好的一句,谢玄抢先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每个人又都说了自己的最爱。

最后大家要谢安回 答,谢安慢条斯理地说:“‘訏漠定命,远猷辰告’,此句最有雅人深致。 ”这句话的意思是,建国大 计、长远国策一定要及时宣告,谢安以此来提示孩子们要关心国家的命运,不要只沉溺于风花雪 月之中。

简文帝曾经对人说:“安石(谢安的字)能与人同乐,必能与人同忧。”东晋朝廷当时面临着 桓温篡权的危险,北方的前秦也咄咄逼人,内忧外患频至。

过不了多久,谢安就难以高卧东 山了。

4.“柳絮才”起源于什么故事

谢安有个侄女,叫谢道韫,很有才华,是王凝 之的妻子。

她聪慧颖悟,博学多识,具有很好的文 采和口才。谢安曾经问她说:“《诗经》当中哪一个 句子最好?”谢道韫回答道:“‘吉甫作颂,穆如清 风’,我比较喜欢这一句。”

谢安认为谢道韫对《诗 经》有深入的理解,对她赞赏有加。 有一次,冬日严寒,大雪纷飞,谢安趁着下雪 天,召集小辈们在一起,与他们谈论诗文经义。

不 久,雪下得越来越大,谢安满心欢喜,在座的小辈 们发问道:“白雪纷纷的景致用什么样的诗句来比 喻呢? ”侄儿谢朗(小字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 拟。”谢朗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像在空气中撒把盐。

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她的意思是,与其 说白雪纷纷像在空中撒把盐,还不如说它像被风 吹起的柳絮一样。

谢安听了,大笑起来,心里也感 到欣慰,他非常赏识侄女谢道韫的诗才。

5.【诗经的最后一段好在哪里复制的闪.完整点,】

《诗经·小雅·采薇》一诗,共分六章,每章八句.该诗描写的是戍卒生活,在题材上堪称边塞诗的鼻祖.它之所以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不仅在于其表达了征人思乡的主题,还在于它的艺术上的成就.其中,尤以第六章为佳,成千古绝唱. 该章写士卒在归途中抚今追昔,既充满了痛定思痛的悲哀,又包含了作战生还的喜悦.昔日从军,正值暖春,万条杨柳,迎风披拂;今日归来,恰逢寒冬,雨雪霏霏,归路漫漫.想到战斗中的出生入死和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谁能知道诗人的劳苦忧伤呢! 诗人的忧伤,不仅在于归途漫漫、饥肠辘辘,还有一层,虽未明言,却也不言而喻,那就是忧念家人.常年从军,与家人音问阻隔.今日归来,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家人身旁,一句“莫知我哀”,表达了多深的思想情感啊! 千百年来,人们常用折柳表示送别之情,又以“依依”二字,表达惜别之意.“杨柳依依”的意象一经创造出来,便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即便冥思苦想,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词代替它.也正是这个原因,该诗便成了千古不朽的名句,它在我国的诗史上,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葆艺术生命力. 前人对该诗推崇备至者,多矣.《世说新语·文学》记载了谢安与谢玄叔侄对该诗的评价.一次,谢安问众子弟《毛诗》何句最佳?谢玄当即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宋祁在《宋景文笔记》中,认为该诗写物态慰人情,物中有我,景中含情.清人方玉润称“此诗之佳句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

6.世说新语

“柳絮才”——谢道韫

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她是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

在谢家众多的儿女中,历史上所说的“谢家风范”,在谢道韫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谢道韫的才情倍受伯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轻松地回答道:“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与自己的这位侄女也有着同样的感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谢道韫对《诗经》也读得如此之熟。谢安当即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的深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谢安)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侄子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后世用“咏絮才”喻女子聪颖有诗才者。此典亦用作“谢女”,“谢家”、“谢娘”、“柳絮才”、“咏雪之才”等。

7.谢公因子弟集聚的开头句.在世说新语的哪一章

世说新语 文学第四 (52)

(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①?”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②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③。”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④。

【注释】

①毛诗:即《诗经》,是周代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在流传下来的是由毛亨作传的,又称毛诗。

②遏:是谢玄的小名,谢玄是谢安的侄儿。“昔我”两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大意是:想起我离家出证的时光,杨柳轻轻摆荡;如今我回到家乡啊,”雪花漫天飘扬。按:谢玄是从艺术性人面称赞这两句的。雨(yù)雪,下雪。

③“訏(xǜ)谟”句:出自《诗经·大雅·抑》,大意是:国家大计一定要号召,重大方针政策就及时宣告。按:谢安是从政治角度肯定这一句的。

④雅人:高尚文雅的人,深致:深远的意趣。

【译文】

谢安趁子侄们聚会在一起的时候,问道:“《诗经》里面哪一句最好?”谢玄称赞说:“最好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安说:“应该是“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最好。”他认为这一句特别有高雅之土的深远意趣。

ps: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3卷。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安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8.阅读答案《王凝之妻谢氏传》

B

B

(1)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飞舞。"

(2)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害。

聪识有才辩;举措自若(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侧面描写衬托[xxn1]谢道韫的大义凛然令人折服

附译文:

王凝之的妻子姓谢,字道韫,是安西大将军谢奕的女儿。聪明,有见识有才华,能言善辩。一次叔父谢安曾经把家人聚会在一起,忽然间,雪下得紧了,谢安问:"这大雪像什么呢?"谢安哥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飞舞。"谢安非常高兴。

王凝之弟弟王献之曾经与客人谈论诗文,将要理屈词穷了,谢道温叫婢女告诉王献之说:"想替小弟弟解围。"于是放置青绫屏障把自己遮挡起来,申述王献之前面的议论,客人不能使她理屈。

等到后来遭受孙恩作乱,她举动自如,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害,就命令婢女抬着轿子拿着刀出门突围。乱兵一会儿就追上来,谢道韫亲手杀了几个乱兵,才被俘虏。她的外孙刘涛当时才几岁,孙恩又想杀害他,谢道韫说:"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先杀了我。"孙恩虽然歹毒残暴,也因谢道韫的大义凛然而折服,改容相待,竟不杀刘涛。

9.”柳絮才”的典故哪位知道啊

晋才女谢道蕴有“咏絮才”之称。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蕴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蕴的哥哥谢郎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言语》)

谢道蕴嫁给王羲之二儿子凝之,两家门当户对,声望家世可说是半斤八两,然而她的婚姻并不美满,婚后一直抑郁不乐。谢公最爱这小侄女,当初选婿时没选徽之而选凝之,就是看中凝之的老实善良,文采也不错。怎知他与道蕴比起来就是“驽马比麟骐,寒鸦配鸾凤儿”!当时,道蕴初到王家,就对凝之大为不满,回娘家时,也是一脸的愤慨。谢公本打算安慰她:“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怎知火上浇油,道蕴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封(谢韶)、胡(谢朗)、遏(谢玄)、末(谢川)。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天地之间怎会有王凝之这样的人!)

纵是王家有不平,也是枉然。王羲之诸子中,成就最高者,非王献之莫数,王羲之向来也以幼子献之为荣,认为可承其衣钵。怎奈在道蕴面前,也是顽石比美玉!偶日,王献之与宾客谈论玄学,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因而,争论就是难免了。可惜王献之又在争论中处于下风,而这恰巧又被道蕴所听见,道蕴忙遣婢女对王献之说:“愿为小郎解围。”于是,放下青绫蔽帐,施轻步坐屏风后,与客谈论,使宾客理屈词穷,深感钦佩。

然而,世事难料。孙恩叛乱,直逼会稽。可惜身为会稽内史的王凝之竟信奉五斗米教(当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者就是此君),愚昧无知。居然不出兵抵抗,也不在城内设防,却每日对着所谓的张天师稽颡跪咒。下属请求出兵讨伐逆贼,凝之却说:“我已请大道,借鬼兵守诸津要,各数万,贼不足忧也。”结果可想而知!孙恩兵临城下后,凝之又想独自逃离,却落得身首异处,从此绝后的结局。可道蕴的表现却与其君形成鲜明的对比,道蕴听闻贼兵入城,夫子皆亡时,却显出了封建社会女子少有的冷静,举措自若,带领婢女奋勇杀敌。虽终寡不敌众,但其勇气和声名使孙恩折服。

孙恩之乱平定后,道蕴决定守寡(这点与清照、令娴颇为相似)。新到太守刘柳素闻其名,想与她畅谈。道蕴也素知刘柳素威名,不加阻拦,只是整理好容止坐在堂中。刘柳素造访后,道蕴表现得风韵高迈,谈吐也异常清新高雅。刚开始论及家事,道蕴慷慨流涟,其后谈到文义,道蕴词理无滞。刘柳素事后叹曰:“实顷所未见,瞻查言气,使人身形俱服。”道蕴也回答道:“亲从凋亡,始遇此士,听其所问,殊开人胸府。”高山流水觅知音,弦断有谁听!

刘宋初年,谢玄在武帝面前推崇其姐道蕴(那是当然,当年道蕴曾讥笑他学业毫无长进:“为尘务经心,为天分有限邪?”试想,作为谢公侄辈中最出色的人物,为其姐所讥,其姐为何人也!),可却招来了同郡张玄的不满。张玄常在别人面前称赞其妹有才学,妄图与道蕴相抗衡。然而济尼的一句话却道破玄虚:“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