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读后感诗歌的形式

1.用诗歌的形式写一个读后感,急啊

草絮也罢草叶也罢

遥远的旧日

虽是寞然如死

而现在一闭眼仍然荡漾不已

所有的,所有的

成为一抱草絮

又成为一片草叶

尽管我再死一次

仍愿成为草絮

凄凄凉凉飘零的一片草絮

甘愿躺在草叶上

采着那草絮

不忍告别的旧日

回想那份天真

仍在闭住的眼眶里摇摇摆摆呢

甜蜜地回味的昔日

她以吻来送他,送他到遥远的域外

只要草絮,仍象微波般地推过来

不管载着何种悲伤

向着天空,跷着两脚

抱着一天地的风而站起

尽管我再死一次

情愿成为一片草叶

躺在细细的草叶上

依然去采那草絮吧

金良植(1931- )是韩国著名女诗人。《草絮也罢草叶也罢》以对旧日的回味为主旨,表现了女诗人所特有的细腻感受。

读《草絮也罢草叶也罢》有感

一个少女手拿着镜子

然后被回忆之光穿过

日复一日

梳妆台上积累着厚厚的尘灰

往昔的追忆

深切的领悟

或甜蜜

或酸涩

或甘苦

草叶也罢草絮也罢

幻然如梦境一般

给我们的感受却细腻而真切

曾经犹如死的悲怆让我们痛彻锥心

曾经犹如执意信念让我们刚强如铁

那些风雨岁月载入我们人生的篇章

像赞歌像黑暗中聚来的光芒

2.《青山不老》读后感诗歌形式

文章开头便让人感到了浓浓的绿意:"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青山不老》读后感 。

"然而,文章所说的这个地方,竟是中国的晋西北,竟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竟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恶兽盘踞之地!读到这里,我不禁心中好生疑问:"这样的地方,怎会有文章开头的那一片绿色?"没有错,这绿洲的出现,是因为那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65岁的他居然组织了7位老汉共同治理山沟。

老伴过世,他顾不得悲伤,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绿化环境到死"的信念;他的女儿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这不是81岁高龄的老人应得的回报吗?人老了,过平静的生活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是,他,不肯。他坚定不移的相信种树便是命运的选择,他执着地坚持着在旁人看来有些可笑、不现实的宿命,把屋后的青山认定为他最后的归宿!老人已跨过了八十岁的门槛,却还有宏伟设想:继续栽树.他这样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原本,他(她)(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他(她)要通过追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他放弃了人生中一个常人最舍不得放弃的部分:逸。

他从没有萎靡不振过,他把毕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命运的选择",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放眼老人的一生:他的人生是充实的,还有快乐--因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快乐。

老人对青山深深地爱着:他创造了它,它也帮助了他--它给了他信仰:坚持自己的抉择。老人与青山亲密无间,老人是青山的一部分;青山也是老人的一部分。

青山不会老;老人也不会老--因为他有着对生命抉择的热情追求和执着坚定的精神,还有,他实现了他的价值,实现了他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文章开头便让人感到了浓浓的绿意:"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然而,文章所说的这个地方,竟是中国的晋西北,竟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竟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恶兽盘踞之地!读到这里,我不禁心中好生疑问:"这样的地方,怎会有文章开头的那一片绿色?"没有错,这绿洲的出现,是因为那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65岁的他居然组织了7位老汉共同治理山沟。

老伴过世,他顾不得悲伤,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绿化环境到死"的信念;他的女儿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这不是81岁高龄的老人应得的回报吗?人老了,过平静的生活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是,他,不肯。他坚定不移的相信种树便是命运的选择,他执着地坚持着在旁人看来有些可笑、不现实的宿命,把屋后的青山认定为他最后的归宿!老人已跨过了八十岁的门槛,却还有宏伟设想:继续栽树.他这样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原本,他(她)(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他(她)要通过追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他放弃了人生中一个常人最舍不得放弃的部分:逸,读后感 《《青山不老》读后感》()。

他从没有萎靡不振过,他把毕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命运的选择",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放眼老人的一生:他的人生是充实的,还有快乐--因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快乐。

老人对青山深深地爱着:他创造了它,它也帮助了他--它给了他信仰:坚持自己的抉择。老人与青山亲密无间,老人是青山的一部分;青山也是老人的一部分。

青山不会老;老人也不会老--因为他有着对生命抉择的热情追求和执着坚定的精神,还有,他实现了他的价值,实现了他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价 其他答案1:文章开头便让人感到了浓浓的绿意:"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然而,文章所说的这个地方,竟是中国的晋西北,竟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竟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恶兽盘踞之地!读到这里,我不禁心中好生疑问:"这样的地方,怎会有文章开头的那一片绿色?"没有错,这绿洲的出现,是因为那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65岁的他居然组织了7位老汉共同治理山沟。老伴过世,他顾不得悲伤,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绿化环境到死"的信念;他的女儿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这不是81岁高龄的老人应得的回报吗?人老了,过平静的生活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是,他,不肯。

他坚定不移的相信种树便是命运的选择,他执着地坚持着在旁人看来有些可笑、不现实的宿命,把屋后的青山认定为他最后的归宿!老人已跨过了八十岁的门槛,却还有宏伟设想:继续栽树.他这样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原本,他(她)(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他(她)要通过追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他放弃了人生中一个常人最舍不得放弃的部分:逸。他从没有萎靡不振过,他把毕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命运的选择",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放眼老人的一生:他的人生是充实的,还有快乐--因实现了自己的。

3.诗歌形式海燕读后感

[高尔基海燕读后感]

20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时,文中那勇敢、自由、高傲飞翔的海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尔基海燕读后感. 在懵懂少年的时代,这种与我相隔千里之外的动物,在我心目中十分高大,以至于多年以后,我在北戴河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海燕时,心中多少有些失望:这么平凡而瘦小的身躯,真能像高尔基描写的那样,在狂风暴雨中与风浪进行搏击吗?这个疑惑藏在我心里很多年. 近日,在翻看《读点经典》丛书时,高尔基的《海燕》赫然在列,这让我起了重读《海燕》的念头. 《海燕》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高尔基将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战斗风姿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鸥、海鸭、企鹅等动物视暴风雨为灭顶之灾,胆怯、自私和逃避现实,海燕却在热切地迎接一种新生,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是勇敢的海燕,冲击在电闪雷鸣和暴风骤雨之间,勇猛地叫喊.当电闪雷鸣、山呼海啸,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终于发出了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每当读到这句,总让我感受良多———逆境与坎坷、困难与挫折,是人生中时常遇到的问题.面对困难与挫折,有的人会像海鸥一样产生惧怕心理,有的人会像海鸭一样后悔动摇.我认为,既然艰难与困苦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那么任何埋怨与逃避就都失去了意义,应该像海燕一样,把逆境、坎坷、困难与挫折作为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些考验,以勇敢无私、乐观坚定的态度,乐观无畏的革命豪情面对挑战,毕竟挑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勇敢与自信则是生活送给胜利者的礼物,读后感《高尔基海燕读后感》.暴风雨就要来啦!在苍茫的大海上沉甸甸的乌云悬挂于高空黑色的闪电在尽情地飞舞着它那矫健的双翅掠起飞沫高傲的身姿冲向乌云勇敢的叫喊吓坏雷电在苍茫的大海上沉甸甸的乌云笼罩着高空看那,飞窜的海鸥在呻吟着恐惧的海鸭被吓坏了蠢笨的企鹅正四处逃窜海燕,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始终勇敢着,始终自由着,始终飞翔着暴风雨就要来了在苍茫的大海上沉甸甸的乌云直压向海面看吧,高歌的波浪冲向高空凶恶的狂风抱起巨浪重重地把它摔成尘雾飞舞的海燕成了精灵高傲的精灵它在大笑,笑那些乌云黑色的精灵它在号叫,因欢乐而号叫在苍茫的大海上沉甸甸的乌云燃烧着大海烧吧,无底的大海是烧不尽的猖狂的闪电活像火蛇广阔的大海抓住火蛇狡猾的火蛇无路可逃最终,消失在大海的深渊里海燕,只有那海燕始终飞翔于怒吼的大海上始终飞翔于猖狂的闪电间始终飞翔于黑色的乌云下它就是胜利的预言家它在叫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它知道暴风雨过后将是永久的黎明曙光!注:这首诗《海燕》是我在初二时写的,当时是读了高尔基的《海燕》一文后,有感而发仿写的.今天在整理房间时无意间找到了它,于是就发在了博客上.当时只是单纯地仿写而已,而且好像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的.而今天,读来,还觉得蛮有感觉的.特别是最后一节它就是胜利的预言家,它在叫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它知道暴风雨过后将是永久的黎明曙光!.说实话,刚经历了中考后,读了它很有感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胜利的预言家,常说未知的未来,但是只要你像海燕般勇敢、执着、自信,你就是自己人生胜利的预言家.我们人的态度、性格往往决定了未来.未来的客观环境我们是真的无法预知,但是主观看法、意愿是由自身决定的,我们无法让环境来适应我们的意愿,但是我们可以去适应客观的环境,所以只要你有出众的情商就是未来的预言家.暴风雨过后将是黎明的曙光就是风雨过后就是彩虹.我们中考前的日子其实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它虽黑暗,但是你只要心怀黎明的曙光,期待朝霞的醉人,也就是心怀目标,那么就要闯过黑暗的勇气和自信!不仅仅是中考、高考,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黎明前的黑暗,懦弱者在黑暗中迈向死亡,勇敢者在黑暗中追寻曙光!愿你我都是人生的勇敢者!

4.这么以诗歌的形式写《风筝》的读后感

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

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

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点,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进步。

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回答者: ♂爱情的信徒♀ - 举人 四级 11-8 11:58读《风筝》有感 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

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

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点,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进步。

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回答者: obj0108 - 副总裁 十级 11-8 11:59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

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

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点,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进步。

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5.格林童话读后感、最好是写成诗歌形式的

格林童话读后感

我利用暑期时间又看了一遍《格林童话》,却得到了与以前不同的感受。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童话很幼稚,纯属虚构,但我却觉得童话里面也富有哲理。以前我看这本书,只看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的寓意。而现在再次看这本书,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做人要善良

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心灵美的体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在商店里,有人把多找的零钱义无返顾地还给营业员;在街头,有人会伸出援手,把兜里的钱或多或少投进乞丐求讨施舍的碗里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善的表现。

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的结果的,所谓“善有善报”就是这个道理。《格林童话》中《灰姑娘》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尽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与侮辱,但心地依旧善良,最终获得了幸福。再比如说《小天使和鞋匠》中的鞋匠,他虽然不富裕,可心却很善,把挣到的钱救济穷人,结果小天使们为他创造了奇迹,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我还听说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有个好心的农妇从败子手里买下了一只野鸭,并细心照料它。最终,野鸭为那个并不有钱的农妇创造了一笔不菲的财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惩罚。《白雪公主》中的王后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伤害白雪公主,末了却为了那颗妒忌心而活活气死。妇孺皆知的大灰狼,不但没有得逞,吃掉小山羊,而且还白白搭上了性命,正是应验了那句“恶有恶报”。可以说一个人失去了善良,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人性,就等于行尸走肉。那些犯罪的不法分子也该醒醒了!他们利用了别人的善良,逍遥法外,为所欲为,真是可憎、可恶、可气、可恨!

《格林童话》让我更深地了解了人性,了解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人类家园!

说到书,从小到大我们不知读了多少。但对于我来说,最喜爱的当然是《格林童话》了,不要笑我幼稚,这的确是一本好书。从哑哑学语开始,我就捧着彩图版的格林童话,兴奋地看着王子把公主救出来。到了小学,我边看拼音注解边看故事,同情公主,厌恶巫婆,常常看到美好的结局,开心得手舞足蹈。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也仍会捧着一本精装版的《格林童话全集》细细品味一番,不仅仅是故事情节,更多的是对其语言、艺术手法以及其主旨的体会。《格林童话》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生动流畅,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又充满了德国的乡土气息,令人倍感亲切。《格林童话》寓教于乐,每一则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从中我也学到了不少。《背包、帽子和号角》告诉我做事不能太贪心,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好报。《灰姑娘》则说明了凡事不能光看外表,美好的本质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的。《不肖的儿子》教我懂的了对待父母一定要孝顺……《格林童话》源自民间,在艺术上通俗、质朴、粗犷、生动,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文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善恶对错一目了然。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总是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置于斑斓多彩的幻梦之中,借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告终。故事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主义与浪漫幻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读者既感到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又体现了读者的意愿,从而得到满足。如今在这样一个物欲如潮如流的社会里,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时无法正确辨别善与恶、对与错。这种时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话》,在一个个生动、简单的故事里你会体味出内在的深刻意义——以理性的态度去辨别世间的善恶对错。

6.幸福的午餐读后感以诗歌形式来表达

幸福是秋天的田野里沉甸甸的稻穗和农民喜悦的笑容。

幸福是第一场冬雪的飘落,荡涤着污浊的空气和我们的灵魂。

幸福是多年未见的朋友每年如期而至的一张生日卡。

幸福是常常有人打个电话过来嘘寒问暖。

幸福是老母亲窗前期盼的张望。

幸福是每逢佳节的一份想念。

幸福是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份牵挂。

幸福是无论身在何方,总有一份祝愿。

幸福是天涯孤旅的一份宁静。

幸福是高朋满座的一团和气。

幸福是和爱人相依相偎的看朝阳起夕阳落。

幸福是一家三口其融融围桌谈天说地。

幸福是手中的希望

幸福是知识的启航

幸福是自己的感觉

幸福着我们的幸福吧,因为这是青春对我们的眷顾!

幸福着我们的幸福吧,因为这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礼物!

我们快乐着!我们幸福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