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描写童年

1.谁能告诉我几个形容童年的诗句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回答者:tongkudexin55 - 试用期 一级 3-17 21:16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鸳.

回答者:清琳飘雨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17 21:17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它们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塑造了儿童的种种神态。笔者从常见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子家诗》等书中选得几首,以飨读者。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还很勤劳。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儿童们不仅学种瓜,他们还学垂钓。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看,这个“蓬头”“侧坐”的小家伙是多么顽皮可爱,怕鱼惊不咬钩,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虽是“学垂纶”,可却满认真的!诗人信手写来,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其实功夫很深,诗味也很浓。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回答者:独一无二 - 试用期 一级 3-26 19:1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吕岩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舟过安仁

2.描写童年的古诗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贾岛《寻隐者不遇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吕岩《牧童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袁枚《所见》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高鼎《村居》

少年听雨歌楼上。 —— 蒋捷《虞美人·听雨》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 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吕岩《牧童 》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3.关于写童年的古诗或现代诗..

1:咏桂林 桂林之山奇秀险, 漓江之水静清绿。

竹筏小舟赏美景, 留恋桂林不思归。 2:雪花 下雪了,下雪了 我们,去玩雪 雪花就在我们身旁 飘飘洒洒 我们在雪地里 堆雪人,打雪仗 雪和我们一起欢笑 一起嬉戏 雪,像一个个精灵 在空中欢快玩耍 又像一只只蝴蝶 在空中翩翩起舞 雪,也顽皮 到处乱蹦 钻进我们的 帽子里,衣服里 还跳到我们的嘴里 让我们品尝 这世上最美的饮料 3:秋,洒落一地, 这一地,是与夏日的别离, 别离后,还会被谁想起。

忘不掉的还在记忆里, 记住的,未曾会意 。 俯身拾起一片片落叶去回忆, 明年才会有秋的讯息。

4:茉莉花 夜暮的风衣 将天空遮盖 纯白的茉莉花 盛开在无边的黑衣下 世间的名利虞诈 都在凝静中升华 淡淡的白色花香 凫绕在我的身旁 指引我正确的方向 就算遇到魑魅魍魉 我也不会仓惶 穿越阴霾迷雾 挣脱寂寞的束缚 闪闪的萤火虫 挂在了树梢 神秘的光芒 守护我正确的方向 天地间吹着尘封的梦 跨越了千年 追逐年少的率真和轻狂 就算失去所有力量 我也会选择坚强 寻找真诚和坚强 在狂风暴雨中 一路向前 从不绝望 纯白的茉莉花 伴我走到海角天涯 寻找我幸福的花 ``````。

4.【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

1记叙性散文,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乐园2第一部分(1~8):回忆百草园的快乐生活.这一部分紧扣“乐”字,写"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一层(1段):总写百草园的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表明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与留恋.二层(2段):“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描写了百草园的美丽和有趣的景物).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以及“我”由此引发联想.四层(7~8段):写冬天时在百草园中的雪地上捕鸟时的乐趣.(雪地捕鸟)第二部分(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读书,回想自己在百草园所做的事情,是思想感情上的过渡.第三部分(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分四层.一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特点以及先生的为人.二层(12~16段):写初次见先生,问先生“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得到答案.三层(17~20段):写偷偷到后花园去玩,后花园的乐趣.四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以及“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描画儿 .原本想自己打的但找不到语文书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古代诗词中描写儿童或童年趣事的诗句

【标题】:牧童

【年代】:唐

【作者】:隐峦

【体裁】:杂言

【内容】:--------------------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朝阳未出众山晴,

露滴蓑衣犹半湿。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

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笛声才一举,

众稚齐歌舞。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标题】:牧童

【年代】:唐

【作者】:栖蟾

【体裁】:五律

【内容】:--------------------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标题】:牧童

【年代】:唐

【作者】:卢肇

【体裁】:七绝

【内容】:--------------------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6.古诗中关于童年

描写童真童趣的诗句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词》

唐·施肩吾

**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7、《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8、《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其一)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其二)

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9、《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0、《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1、《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2、《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3、《**词》

明·毛铉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

1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5、《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7.描写童年生活的诗

1.《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4.《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5.《与小女》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6.崔道融《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7.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 《村晚》——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8.描写对童年回忆的诗歌

《我们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

就像微风

沙沙沙沙地向前吹着

怎么都不会回吹

我们的童年

就像小鸟

扑棱扑棱地向前飞着

怎么都不会倒飞

我们的童年

就像小船

哗啦哗啦地向前行着

怎么都不会回流

我们的童年

就像风筝

呼啦呼啦地向前飘着

怎么都不会回飘

《记忆中的童年》

记忆里的萤火虫呵

总在梦中萦绕

不肯离去

童年的那场雨哟

涤荡着纯洁的心儿

没有忧伤

岁月的脚步呵

河水一般匆匆流去

从不回头

恋恋的情结哟

像风吹过

一如我那逝去的青春

9.童年是美好的 古人也有很多的描写童年生活的诗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胡令能)

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舟过安仁(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0.古诗词中的童年岁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寻。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