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徽因诗的特点是什么林徽因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位极富个性,“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她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一位诗人,尽管是在新月诗派渐近烟消云散之时开始写诗,然而,她的诗歌创作无疑受到了这流派的影响。因此,林徽因的诗歌同样具有新月诗派倡导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的特点,在诗歌格律化追求上具有许多契合之处。但同时,林徽因的诗歌在音尺、脚韵、诗节、诗行、平仄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格律特点又是比较自由灵活的。她的诗歌在追求格律的同时又不失清莹温婉、和悦流畅之美,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林徽因诗中呈现出来的格律追求并非僵硬呆板,而是十分圆润协畅。她不拘泥于固定的诗格、音尺以及每行的字数,而更多的是像徐志摩那样以原动的诗意、诗感为驱策,几近于直觉式地使情绪与诗的内在音节和律动交汇谐同,因而从林诗中流露出来的是轻巧、自在、活泼的韵味,而绝少刻意雕琢的痕迹。既使人体味到了心灵上的美感,又不失视觉上的享受,显示了其细致独到的艺术动力。 2.求林微因的散文作品虽然不多,但篇篇来自心灵的深处,散发着悠悠诗意与脉脉情理,流荡着纯真的美质—诗性美。其诗性美在情感方面体现为真诚,细腻;在精神方面体现为智性,坚韧;在语言方面体现为流丽,诗意,画意美。 散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挚的情怀。萧乾就这么评价她:“徽因自己写的不算多,但她的写作必定是由她心坎里爆发出来的,不论是悲是喜,必觉得迫切需要表现时才把它传达出来。”这种由“心坎里爆发出来的”,迫切需要表现时才把它传达出来的写作特点决定了林徽因作品情感的真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