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柴的古文多音字组词chái ①枯枝,木柴。 ②烧柴祭天。《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辛未,幸太山,~告岱宗。” zhài 用木围护四周。【又】用柴覆盖、堵塞。【引】闭。【又】防守用的篱笆或栅栏。 zì 堆积的禽兽。《诗经?小雅?车攻》:“谢夫既同,助我举~。” cī 参差不齐。《史记?司马相如传》:“~池芷虒,旋环后宫。” 【柴荜】木杖。《晋书?贺循传》:“常愿弃结驷之轩轨,策~而造门。” 【柴荜】柴门荜户,穷人居住之处。刘昼《刘子?荐贤》:“贤士有胫而不肯至,殆蠢材于幽岫,毁迹于~者,盖人不能自荐,未有为之举也。” 【柴瘠】骨瘦如柴。《新唐书?宋室李暠传》:“居母丧,~,讫除,家人未尝见言笑。” 2.《诗经·邶风·凯风》全文及译文1、原文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2、译文 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 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 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养育儿女七个人,母亲养育多辛劳。 清脆婉转黄鸟叫,清脆婉转似歌唱。养育儿女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心。 3、简析 关于《凯风》的主题,说法不一。《毛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朱熹《诗集传》承其意,进一步说:“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这种说法在我们看来显然有些牵强。而魏源、皮锡瑞、王先谦总结今文三家遗说,认为是七子孝事其继母的诗,则比较通达。现代诗人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诗经通义》)。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作自责的诗,这样比较宽泛的理解,似乎更稳妥一些。 3.给解释一下诗经中的一段扬之水 扬之水①, 不流束楚②。 终鲜兄弟③, 唯于与女④ 。 无信人之言, 人实迂女⑤。 扬之水, 不流束薪(6)。 终鲜兄弟, 维予二人。 无信人之言, 人实不信。 【注释】 ①扬:水流缓慢的样子。 ②束:捆扎。楚:荆条。 ③鲜;少,缺少。 ④女:同“汝”,你。 ⑤迂(kuang):同“诳”,意思是欺骗。 ③薪:柴。 【译文】 河中之水缓缓流, 成捆荆条冲不走。 没兄没弟没亲人, 世间只有我和你。 别信他人的谗言, 他们其实在骗你。 河中之水缓缓流, 成捆柴禾冲不走。 没见没弟没亲人, 世间只有我二人。 别信他人的谗言, 他人的话不可信。 4.《诗经~扬之水》的全文出处及译文【原文】 扬之水①, 不流束楚②。 终鲜兄弟③, 唯于与女④ 。 无信人之言, 人实迂女⑤。 扬之水, 不流束薪(6)。 终鲜兄弟, 维予二人。 无信人之言, 人实不信。 【注释】 ①扬:水流缓慢的样子。②束:捆扎。楚:荆条。③鲜;少,缺少。④女:同“汝”,你。⑤迂(kuang):同“诳”,意思是欺骗。 ③薪:柴。 【译文】 河中之水缓缓流, 成捆荆条冲不走。 没兄没弟没亲人, 世间只有我和你。 别信他人的谗言, 他们其实在骗你。 河中之水缓缓流, 成捆柴禾冲不走。 没见没弟没亲人, 世间只有我二人。 别信他人的谗言, 他人的话不可信。 【读解】 常言说,亲如兄弟,情同手足。这话道出了人间至爱亲朋间的余情。人间最难得的,恐怕难以再有比这亲情更让人感到动心和珍贵的了。 可是,在生活的现实中,我们有时觉得最好的并不是自己的亲人,而是投合自己的人,奉承巴结自己的人。“煮豆燃豆箕”,用其骨热油的丑剧时有发生,这表明人间亲情有时会脆弱到一触即溃、亲朋反目为仇的地步。 这是一个千古怪圈:我们一方面企盼和珍视亲情,一方面又会在外部因素的引诱下亲手毁灭亲情;我们一方面相信他人是地狱,他人居心叵测,一方面又会把大灰狼当亲人而与自己真正的亲人疏离。 道理明明白白,但几千年前古人的感叹,在时光的流逝中似乎从未使人们清醒起来。肉食者们的倾轧且不必说,平民百姓也常有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想法。 恐怕我们永远也逃不出这个怪圈。 5.《诗经》四字诗句[今译]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冬月北风叫得尖,腊月寒气添,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正月里修耒头,二月里忙下田,女人孩子一起干,送汤送饭上垄边。田官老爷露笑脸。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春天里好太阳,黄莺儿叫得忙。姑娘们拿起高筐筐,走在小路上,去采养蚕桑。春天里太阳慢悠悠,白蒿子采得够。姑娘们心里正发愁,怕被公子带了走。 七月火星向西沉,八月苇秆好收成。三月里修桑条,拿起斧和斨,太长的枝儿都砍掉,拉着枝条采嫩桑。七月里伯劳还在嚷,八月里绩麻更要忙。染出丝来有黑也有黄,朱红色儿更漂亮,得给那公子做衣裳。 四月里远志把子结,五月里知了叫不歇。八月里收谷,十月落树叶。冬月里打貉子,还得捉狐狸,要给公子做皮衣。腊月里大伙又聚齐,打猎习武艺。小个儿野猪给自己,大个儿野猪献公爷。 五月斯螽弹腿响,六月纺织娘抖翅膀。七月蛐蛐儿在野底,八月里在屋檐底,九月门口叫,十月床下移。火烟熏耗子,窟窿尽堵起,塞起北窗户,柴门涂上泥。叫唤儿子和老妻,如今快过年,且来搬屋里。 六月里吃山楂樱桃,七月里煮葵菜豆角。八月里打枣,十月里煮稻,做成甜酒叫冻醪,老人家喝了精神饱。七月里把瓜儿采,八月里把葫芦摘。九月里收麻子,掐些苦菜打些柴,咱农夫把嘴糊起来。(糊:音胡hú,糊口。) 九月垫好打谷场,十月谷上仓。早谷晚谷黄米高粱,芝麻豆麦满满装。咱们这些泥腿郎!地里庄稼才收起,城里差事又要当。白天割得茅草多,夜里打得草索长,赶紧盖好房,耕田撒种又要忙。 十二月打冰冲冲响,正月抬冰窖里藏,二月取冰来上祭,献上韭菜和羔羊。九月里下霜,十月里扫场。捧上两樽酒,杀上一只羊。齐上公爷堂,牛角杯儿举头上,祝一声“长寿无疆”! 6.仙五里面唐雨柔写的诗经那段是什么唐雨柔于狂风寨回到唐府,写了一首诗,即《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蜉蝣,生命短暂,长不过几天,短的只有几个时辰。而人的寿命虽然比小蜉蝣要长得多,但是也是有限的,而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抱负就不容易,很自然的触发人心中对于生命的悲剧意识。那么,此处唐雨柔是简单的抒发自己的悲苦身世还是对于生命意义的一种感叹呢。 到了开封,唐雨柔因动用血玉力量救助柴夫人而被凌音责怪,唐雨柔却说“雨柔的性命本不过二十年,能救得几条性命,多少留几分安心”。对于寻找毒源一事,她理所当然当作自己的责任“只有找到毒源,才能对症治出解药。雨柔身为医者,责无旁贷”。从这些可以看出,唐雨柔对自己的定位为医者,通过治病救人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蜉蝣生命短暂,但是它没有因此而消极懈怠,还是长出了可爱和漂亮的翅膀。唐雨柔生命是只有短短二十年,但是如果能把自己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那么就突破了生命的有限。所以,她有了学医,有了独自一人上苍木山寻找凤鸣草,只为多了解一些草药。对于动用血玉救人,一次用掉寿元本不多的十天,只为求得心安。 于是,我们可以想到,唐雨柔写《蜉蝣》并不是哀叹自己的悲苦命运。而是感叹,蜉蝣用短暂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了它美丽的一生,自己虽然只有二十年寿命,却远没有达到心中的目标。而这时候唐府招亲,无疑,嫁过去之后就再也不能治病救人了,这也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想唐海是反对唐雨柔学医的,他或许只是想女儿好好的过这二十年,而唐雨柔坚持要学医(从唐海说的一句话“你的倔脾气,爹还不知道?认定的事就不会更改”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一点),她不甘于命运的驱使,二十年的光阴不能白白浪费。 未知的生死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已经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却无能为力。唐雨柔并不执着于此,依然做自己的事,这样坚韧的心志对于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难能可贵,亦是二十年来她已把一切想的明白,生命无所谓长短,自己人生价值有了体现足矣。 7.《诗经·邶风·凯风》全文及译文先秦佚名《诗经》中《国风·邶风·凯风》全文如下: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白话文释义:和风吹自南方来, 吹拂酸枣小树苗。 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 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 养育儿女七个人,母亲养育多辛劳。美丽可爱黄鸟叫,清脆婉转似歌唱。 养育儿女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心。 扩展资料 《国风·邶风·凯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儿子歌颂母亲并深感自责的诗。全诗四章,每章四句。 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 此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 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材)了,母亲的大恩大德,堪称圣善,儿子却是不孝儿,这就是自责自称,总嫌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无以为报。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 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 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 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寒泉、黄鸟作比兴,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从第三章开始,作者又以寒泉比母,以黄鸟比子,作进一步的自我批评。寒泉也成为母爱的代称。 寒泉在地下流淌,滋养浚人。母亲生养弟兄七人,至今还如此劳苦,让作儿子的如何心安?黄鸟鸣叫得清丽婉转,尚且如此悦耳动听,为什么七个儿子却不能抚慰母亲那颗饱受孤苦的心呢?。 8.【求古文翻译"遵彼微行"(《诗经》)】遵彼微行. 沿着墙边小路旁出处:《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7月,第265页译者:程俊英七月流火. 七月火星偏西方九月授衣. 九月女工缝衣裳一之日觱发. 十一月北风呼呼吹二之日栗烈. 十二月寒气刺骨凉无衣无褐. 粗布衣裳都没有何以卒岁. 怎样过冬心悲伤三之日于耜. 正月农具休整好四之日举趾. 二月下地春耕忙同我妇子. 关照老婆和孩子饁彼南亩. 送饭南田充饥肠田畯至喜. 田官老爷喜洋洋【方舟子按:应译做“田官来喝酒赏光”】七月流火. 七月火星偏西方九月授衣. 九月女工缝衣裳春日载阳. 春天太阳暖洋洋有鸣仓庚. 黄鹂叽咂枝头唱女执懿筐. 姑娘手提深竹筐遵彼微行. 沿着墙边小路旁爰求柔桑. 采呀采那嫩柔桑春日迟迟. 春天日子渐渐长采蘩祁祁. 采蒿人儿闹嚷嚷女心伤悲. 姑娘心里暗悲伤殆及公子同归. 就怕公子看上把人抢七月流火. 七月火星偏西方八月萑苇. 八月割草好收藏蚕月条桑. 三月动手修桑树取彼斧斨. 拿起斧头拿起斨以伐远扬. 高枝长条砍个光猗彼女桑. 攀着短枝采嫩桑七月鸣鵙. 七月伯劳树上唱八月载绩. 八月纺麻织布忙载玄载黄. 染成黑色染成黄我朱孔阳. 我染红的最漂亮为公子裳. 为那公子做衣裳四月秀葽. 四月远志结子囊五月鸣蜩. 五月知了声声唱八月其获. 八月庄稼要收割十月陨蘀. 十月落叶随风扬一之日于貉. 十一月把那貉子打取彼狐狸. 狐皮剥下洗清爽为公子裘. 好给公子做衣裳二之日其同. 十二月大家聚一起载缵武功. 继续打猎练武忙言私其豵. 留下小猪自己吃献豜于公. 大猪送到公府上五月斯螽动股. 五月里蚱蜢弹腿响六月莎鸡振羽. 六月里蝈蝈抖翅忙七月在野. 七月蟋蟀野地鸣八月在宇. 八月屋檐底下唱九月在户. 九月跳进房门槛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十月到我床下藏穹窒熏鼠. 打扫垃圾熏老鼠塞向墐户. 泥好大门封北窗嗟我妇子. 累完嘱咐妻和子曰为改岁. 眼看就要过年关入此室处. 赶快住进这间房六月食郁及薁. 六月里野李葡萄尝七月亨葵及菽. 七月里煮葵烧豆汤八月剥枣. 八月把那枣儿打十月获稻. 十月收割稻米香为此春酒. 把它酿成好春酒以介眉寿. 祝贺老爷寿命长七月食瓜. 七月采瓜食瓜瓤八月断壶. 八月葫芦吃个光九月叔苴. 九月麻子好收藏采荼薪樗. 采些枯菜砍些柴食我农夫. 是咱农夫半年粮九月筑场圃. 九月筑好打谷场十月纳禾稼. 十月庄稼要进仓黍稷重穋. 谷子黄米加高粱禾麻菽麦. 栗麻豆麦分开放嗟我农夫. 叹我农夫命里忙我稼既同. 大伙庄稼刚收完上入执宫功. 又要服役修宫房昼尔于茅. 白天出外割茅草宵尔索綯. 晚上搓绳长又长亟其乘屋. 急忙忙盖物顶其始播百谷. 开春要播各种粮二之日凿冰冲冲. 腊月里凿冰冲冲响三之日纳于凌阴. 正月里送进冰窖藏四之日其蚤. 二月里取冰行祭礼献羔祭韭. 献上羔羊和韭菜九月肃霜. 九月天高气又爽十月涤场. 十月扫清打谷场朋酒斯飨. 捧上两壶清香酒曰杀羔羊. 宰了大羊和小羊跻彼公堂. 踏上台阶进公堂称彼兕觥. 高高举起牛角杯万寿无疆. 同声高祝寿无疆。 9.《诗经·小雅·车辖》中有关哪些礼一、原文: 间关车之辖兮, 思娈季女逝兮。 匪饥匪渴, 德音来括。 虽无好友? 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 有集维鷮。 辰彼硕女, 令德来教。 式燕且誉, 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 式饮庶几。 虽无嘉肴? 式食庶几。 虽无德与女? 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 析其柞薪。 析其柞薪, 其叶湑兮。 鲜我觏尔, 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四牡騑騑, 六辔如琴。 觏尔新婚, 以慰我心。 二、注释: 1. 间关:车行时发出的声响。舝(xiá):同"辖",车轴头的铁键。 2.娈:妩媚可爱。季女:少女。逝:往,指出嫁。 3.饥、渴:《诗经》多以饥渴隐喻男女性事。 4.括:犹"佸",会合。 5.式:发语词。燕:通"宴",宴饮。 6.依:茂盛的样子。 7.鷮(jiāo):长尾野鸡。 8.辰:通"珍",美好。或训为善,亦通。 9.誉:通"豫",安乐。 10.无射(yì):不厌。亦可作"无斁"。 11.庶几:此犹言"一些"。 12.湑(xǔ):茂盛。 13.鲜:犹"斯",此时。觏(ɡòu):遇合。 14.写:通"泻",宣泄,指欢悦、舒畅。 15.景行:大路。 16.騑(fēi)騑:马行不止貌。 三、译文: 车轮转动车辖响, 妩媚少女要出阁。 不再饥渴慰我心, 有德淑女来会合。 虽然没有好朋友, 宴饮相庆自快乐。 丛林茂密满平野, 长尾锦鸡栖树上。 那位女娃健又美, 德行良好有教养。 宴饮相庆真愉悦, 爱意不绝情绵长。 虽然没有那好酒, 但愿你能喝一盏。 虽然没有那好菜, 但愿你能吃一点。 虽然德行难配你, 且来欢歌舞翩跹。 登上高高那山冈, 柞枝劈来当柴烧。 柞枝劈来当柴烧, 柞叶茂盛满树梢。 此时我能接到你, 心中烦恼全消掉。 巍峨高山要仰视, 平坦大道能纵驰。 驾起四马快快行, 挽缰如调琴弦丝。 今遇新婚好娘子, 满怀欣慰称美事。 四、礼仪: 中国古代婚礼,完整的婚礼习俗在古代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这里写的是亲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