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采芳的诗句

1.跟芳有关的诗句

1、宋代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释义: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赶紧趁着闲散之身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场。

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说短呢?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2、宋代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释义:采集花草的姑娘巳经无踪无影,我也顿时失去游山玩水的心情。流落异乡总是以写诗诉说愁苦,那有心思细细欣赏春天的光景。去年的燕子已飞向辽远的南方,今年的燕子该落在谁家的梁栋?暮春三月不要听那夜间的风雨,雨声不催花开,但见遍地落红。

3、宋代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

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释义:池塘生春草,庭院有绿荫,夕阳透过纱窗照射进来却带着一丝寒意。有人扣响门上的金锁,那定是有客人来了。可是坐上无客,杯中无酒,只愁这临安非我的故乡。能留住什么?酴釄花已经落尽,幸好还有梨花。

想当年我也是赏会的风流人物,常常因为点香熏香了袖子,在火上煮茶然后注入到大家的盏中。什么龙骄马,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的事。当年曾尽情享受生活,也不在意如今的狂风暴雨,依旧煮我的酒看这风雨后的残花。眼下,心情十分沉重,与从前那种无忧无虚的光景,不可同日而语。

4、宋代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释义:燕儿忙忙,莺儿懒獭,繁花芳残。柳堤上,杨花飘飘坠落,轻轻舒展,曼舞婆婆,在绿色的林木中点画渲染,使人忆起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的诗篇。杨花她悠闲地趁着春日的游丝,悄悄地进入了深深的庭院。

此时正是日长门闭,依傍着珠帘四散。缓缓地想飘入闺房,却又一如先前,被风儿扶起。美丽的玉帐里少妇正在入睡,杨花沾满了少妇的春衣,像飞雪一般地沾附,像琼玉一般轻缀。美丽的绣床上也很快就沾满了无数的香球,才圆了,很快又破碎。

少妇无法入睡,不时有蜂儿,身上沾着花粉在飞,池水里,有鱼儿戏水欢会。望望那夫婿游荡的长满柳树的章台路,路杳杳,无消息,不禁涌出了热泪。

5、宋代苏轼《占春芳·红杏了》: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

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

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释义:红杏花开过了,娇艳的桃花凋谢了,梨花独自暮春开放,兰草麝香怎能和梨花相比呢?梨花的香气自然飘来深深的像从骨子里沁出。饮酒赏花,忆起这酒似歌妓“佳人”的姿色,兼有荼蘼花般的香艳,梨花啊!不要因时令之笛吹落;否则,担心的便是开国受命之宁王。

2.有关采茶的诗句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

“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首咏茶诗: 一首是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

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人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

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

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北宋由于在“靖康之变”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加之当时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诗、茶词大多表现以茶会友,相互唱和,以及触景生情、抒怀寄兴的内容。

最有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双井茶》诗: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苏轼的《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两句构成了一副极妙的对联。范仲淹的《斗茶歌》、蔡襄的《北苑茶》,更为后世文人学士称道。

南宋由于苟安江南,所以茶诗、茶词中出现了不少忧国忧民、伤事感怀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陆游和杨万里的咏茶诗。陆游在他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谈到: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贫,无钱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亲自碾茶的情景。

而在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则吟到: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阁亲自煎饮双井茶的心情。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

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谢宗可的《茶筅》谢应芳的《阳羡茶》等等。元代的茶诗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为多,著名的有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文征明的《煎茶》、陈继儒的《失题》、陆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咏茶诗。

如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极大的同情与关怀。又如明代正德年间身居浙江按察佥事的韩邦奇,根据民谣加工润色而写成的《富阳民谣》,揭露了当时浙江富阳贡茶和贡鱼扰民害民的苛政。

这两位同情民间疾苦的诗人,后来都因赋诗而惨遭迫害,高启腰斩于市,韩邦奇罢官下狱,几乎送掉性命。但这些诗篇,却长留在人民心中。

清代也有许多诗人如郑燮、金田、陈章、曹廷栋、张日熙等的咏茶诗,亦为著名诗篇。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其中最为后人传诵的是《观采茶作歌》诗: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皇帝写茶诗,这在中国茶叶文化史上是少见的。

3.带有'芳'字的古诗词

天涯芳草迷征路。还又是、匆匆春去。乌兔里光阴,莺燕边情绪。绿怨红愁春不管,天涯芳草人肠断。岛外断云凝远日,天涯芳草动愁心。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芳草天涯人似梦,碧桃花下月如烟。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霁景明如练,繁英杏正芳。游客远游新过岭,每逢芳树问芳名。独占东风第一筹,孤芳不与众芳侔。清寒带雪未成春,可得芳菲早向人。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遥见青山始一醒,欲著接蓠还复昏。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连。采香径里木兰舟,嚼蕊吹芳烂熳游。芳草知谁种,缘阶已数丛。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

4.带有'芳'字的古诗词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牡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红 梅》宋.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5.有关芙蓉花的诗句

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百红萼。闭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木芙蓉>

2、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描写芙蓉花的诗句。——唐·王度维<;山居即事>

4、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5、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6、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

7、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雨知花香。描写芙蓉花的诗句。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8、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

9、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道。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0、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内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苏轼

11、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12、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容风怨未开。

13、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6.有关罂粟花的诗句

种罂粟 宋.李复

前年阳亢骄,旱日赤如血。

万里随羽书,挥鞭无留辙。

炎毒乘我虚,两岁苦病蝎。

遇夏火气高,烦蒸不可活。

饱闻食罂粟,能涤胃中热。

问邻乞嘉种,欲往愧屑屑。

适蒙故人惠,筠箧裹山叶。

堂下开新畦,布艺自区别。

经春甲未坼,边冷伤晚雪。

清和气忽动,地面龟兆裂。

含滋竞出土,新绿如短发。

常虑蒿莠生,锄剃不敢阙。

时雨近沾足,乘凌争秀发。

开花如芙蕖,红白两妍洁。

纷纷金蕊落,稍稍青莲结。

玉粒渐满房,露下期采折。

攻疾虽未知,适愿已自悦。

呼童问山鼎,芳乳将可设。

罂粟 文BY 紫馨惠兰

多想——

蜷缩于恬静寂寞的黑暗。

回到——

无数誊抄的夜晚。

不厌其烦的朗诵。

那些——

勇气的大纛。

思念的卷帙。

美丽的文字。

诉说——

隐藏的雁声。

似乎——

可以在红色的天空中展开翅膀。

总是——

赫然一副张扬的恣意。

激情飞扬的唯我姿态。

眨眼——

我以为一千年会如此过去。

……

仿佛——

是一场蓄意的预谋。

世界已被谁改换了一种颜色?!

罂粟——

是那样妖冶的花!

伤口——

如此让我触目惊心。

殷红——

浸染年轻的翅膀。

我双目迷离。

我无法飞翔。

我步履沉重。

……

坠落!!

用我不情愿的姿势。

呼吸

颤抖

岸对面冷漠的语气。

僵坠的碎瓣。

杜鹃的啼血。

尘心——

变成细沙穿越灵魂。

氤氲着孤独的雨夜。

阳光亦可以弥漫感伤。

我望着暗中的花。

笑的渺茫。

罂粟花 文 / 夜寒枫

山冈把山冈的影子留给山冈

夜露挂在乱草丛等待

等待太阳来开荒

有彩虹一样的罂粟花

成长在影子里的山冈

罂粟花站在暖土里

性感的芳香茂盛开放

又叫初醒的风吹散

纷纷扑向郊游蜜蜂的翅膀

夕阳的山冈送走山冈的夕阳

满载而归的蜜蜂

用黄金的泪水歌唱

罂粟花是爱,罂粟花是恨

罂粟花是奔放,罂粟花是死亡

山冈下有个成长的村庄

一个爱过罂粟花的老人

在黄昏歌声里

听到了罂粟花的细喘

他用仅剩的牙帮给小孙孙讲故事

在那美丽的山冈上

罂粟花开向太阳

7.关于小草的诗句

赋得古草原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注释】

离离:蒙茸披拂的样子.

远芳:谓芳草绵延,渐远还生.

晴翠:阳光下碧草苍翠.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简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8.关于春花的诗句

1、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

2、秋花未落春花开,办得工夫万宠辱。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今夜试青镫,依旧春花小。

5、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

6、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

7、君心天意与年光,春花未遍已秋霜。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10、春花春好,秋花秋好,每日看花尤好。

11、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12、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13、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5、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1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7、秋稼连千顷,春花醉几场。

18、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0、春花复春花,红红间白白。

21、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22、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23、几时却似鸳鸯旧,九十日春花在手。

24、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5、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腹茶。

26、春花秋叶几飘零,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

27、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8、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0、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31、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

3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3、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34、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35、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3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7、门柳叶已大,春花今复阑。

38、春花秋月暗消磨,()一岁相看又过。

39、春花秋月冬宜雪,夏有芰风荷雨。

40、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41、霁日幸同终日笑,春花有似此花无。

42、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

43、寂寂春花烟色暮,檐燕双双落花度。

44、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

45、春产不贪春,为厌春花泛。

46、莫道春花独照人,秋花未必怯青春。

47、长吟尽日西南望,犹及残春花落时。

48、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49、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5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1、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

52、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5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9.关于艺圃的诗句

艺圃杂咏(七首)

[清]王士禛(王士祯)ث

鹤 柴

长身两君子,宛与孤身映。

三叠素琴张,一声远山静。

嘹唳月明时,风泉杂清听。

红鹅馆

疏馆笼鹅群,素羽临秋水。

濯濯映凫翁,沿流乱芳芷。

乞写茴香花,其人丹青里。

乳鱼亭

幽人知鱼乐,为复知鱼汁。

策策与堂堂,宛有江湖意。

时逐落花来,更向空明逝。

朝爽台

祟台面吴山,山色喜无恙。

朝爽与夕霏,氤氲非一状。

想见拄笏时,心在飞鸟上。

响月廊

修廊非一曲,窈窕随清樾。

扫地坐焚香,心迹两幽绝。

菸风萧萧,无人见明月。

垂云峰

具区六万甲,奇峰七十二。

割取一片云,虎牙自红锐。

飒然山雨来,咫尺流云气。

六松轩

髯翁阅干岁,才如熟羊胛。

不逐桃花妍,何妨霜雪压。

可望不可狎,爱此素鳞甲。

艺圃小游仙六首

[清]汪 琬

课罢黄庭日欲西,偶然锄药绕幽溪。

昨宵雨过青泥润,新长芝苗数尺齐。

尽日焚香礼太空,的应腾入九霄中。

乖龙要是难驱驾,唤取池边赤鲜公。

竹钉门扉荻织芭,浇花锄药是生涯。

飞来彩蝶大如燕,开遍碧桃红似霞。

小饮休辞力不胜,呼童频剪九光灯。

手中杯是蟠桃核,的贮流霞四五升。

满岩桂柏起秋风,鸾鹤排烟下碧空。

闻道茅君夜相访,旌幢小驻月明中。

松籁泉志远近闻,重楼缥缈人层云。

拟将身附门墙列,乞取先生十赉文。

艺圃竹枝歌四首

[清]汪 琬

池上花开照眼明,流蓣无数杂飞英。

一双紫燕贴波去,三寸银鱼吹浪行。

鵁鶄翡翠满沙棱,垂柳垂杨绿几层。

好雨忽来新涨阔,阿侬准备打鱼罾。

数亩清漪弄晚风,南村村口水潆檬。

鸳鸯飞去望不见,疑在枯荷折苇中。

红蓼青蓣九月天,澹云如水水如烟。

画桥侧畔好杨柳,合系侬家书画船。

再题姜氏艺圃

[清]汪 琬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屋头枣结离离实,池面蓣浮艳艳花。

棐几只摊淳化贴,雪瓯频试敬亭茶。

与君企脚挥谈麈,杨柳阴中日渐斜。

艺圃十咏

[清]汪 琬

南 村

望望路转深,延缘蓠落静。

熏风亭午来,竹树散清影。

微袅一缕烟,有人方煮茗。

红鹅馆

高馆驱鹅群,一一梳翎翅。

软藉莎草眠,群穿杏花戏。

莫学昙欀村,持换黄庭字。

乳鱼亭

碧流滟方塘,俯槛得幽趣。

无风莲叶摇,知有游鳞聚。

翡翠忽成双,撇波来复去。

香草居

光风被兰杜,幽艳森然发。

不知欲遗谁,美人勤采折。

芳岁每易阑,恒忧萧艾夺。

浴鸥池

积泉徵不流,白鸟泛空阔。

渺渺蓣蓼中,数点明如雪;

更有两鸳鸯,飞来共成列。

度香桥

红栏与白版,掩映沧波上。

两岸柳阴多,中流荷气爽。

村居水之南,屣步每独往。

响月廊

回廊何窈窕,所忻夜景清。

澹澹露华积,迢迢汉影横。

渐见高梧木,徘徊圜魄明。

垂云峰

兹峰洵云奇,本自太湖选。

位置小山间,亭亭似孤献。

何人旧题名,遗墨蚀苍藓。

六松轩

小筑如空山,萧萧清籁发。

幽人披素衿,长啸坐林樾。

夜久浓翠寒,犹然待明月。

绣佛阁

朱甍高人云,泠泠度金磬。

中有散花女,焚香礼清净。

梵音绕空虚,从兹证闻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