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襄阳唐诗小镇的选址由文化部等部委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结束。 在此次文博会上,深圳创意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襄阳签约,将投资25亿元建设唐诗小镇。 展会上,代表襄阳米芾书法艺术的文房八宝,造型古朴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受到热烈追捧。 同时,襄阳在本届文博会项目参展、文化招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省文化厅、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其中,唐诗小镇、文化产业园二期民国城等六个招商项目被列入省文化厅招商手册,总投资共计60亿元。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唐诗小镇,以唐诗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生活、消费为一体,预计占地面积不小于1500亩,由深圳创意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整体规划,首期核心区及配套建设投资不低于10亿元预计2018年建成并投运。 2.襄阳唐诗小镇的选址由文化部等部委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结束。在此次文博会上,深圳创意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襄阳签约,将投资25亿元建设唐诗小镇。 展会上,代表襄阳米芾书法艺术的文房八宝,造型古朴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受到热烈追捧。同时,襄阳在本届文博会项目参展、文化招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省文化厅、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其中,唐诗小镇、文化产业园二期民国城等六个招商项目被列入省文化厅招商手册,总投资共计60亿元。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唐诗小镇,以唐诗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生活、消费为一体,预计占地面积不小于1500亩,由深圳创意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整体规划,首期核心区及配套建设投资不低于10亿元 预计2018年建成并投运。 3.特色小镇整体打包项目如何办批选址一、特色小镇培育原则1、产业有优势特色小镇应是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新平台。 培育特色小镇要求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产业定位科学精准,在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特色方面要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同时能够吸纳就业,带来长足发展。 2、风貌有特色特色小镇应是融合风貌、文化、旅游等多元要素特色发展的新载体。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化元素植入小镇的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指引建筑、街区、空间、环境等多维度的风貌建设,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风貌,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促进特色旅游发展。 3、发展有成效特色小镇应是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有示范作用的排头兵。特色小镇自身需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短期内快见成效,成为带动自身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引擎,同时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上能成为条件相似的小城镇发展的范例。 4、动力有保障特色小镇应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的新热土。培育特色小镇要选择动力有保障的小城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政府为企业创业提供条件,让小城镇在提升社会投资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特色小镇培育重点特色小镇培育重点主要体现在“产业、环境、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5个方面。1、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主导产业定位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独特性,注重采用新技术手段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产业优势明显,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高,利润率和装备水平有优势,注重研发投入。产业环境优良,有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 产业增长势头良好且经济社会带动作用明显。2、建设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城镇风貌和谐统一,能有效彰显小镇特色文化内涵。 镇区新建建筑体量适宜,形式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能较好的表现本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镇区沿街建筑立面的体量、色彩、材质、符号、细部协调统一。 特色小镇周边美丽乡村建设要保留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3、传承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独特的民俗活动、特色餐饮、民间技艺、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类型。 保护好文保单位、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挂牌等物质文化遗存。政府支持传承人及非遗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 文化传播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质,宣传途径多样。4、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镇区对外交通路面等级在二级以上,且情况良好。 道路附属设施及绿化配置完善。公用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给水管网全覆盖,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且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建成区小学建设规模、标准、配置数量达到要求,可满足实际需求。 镇区内中心医院、卫生院建设规模和标准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镇区建有一座综合超市,商业设施可满足多元需求。5、创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有创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符合自身发展规律。 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实现多规协调,设有专门的规划管理机构,实现“四所合一”,制度健全,能实现规划管理数字化。社会管理服务水平高,建有综合的办事大厅,基础行政管理适度下放。 在机构人员、购买服务、财政收支、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突破性创新。三、做好特色规划1、规划重点特色导向。 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的特色,要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背景支撑。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之源,其规划要注重挖掘文化魅力,围绕文化内容深入挖掘。 特色小镇一般生态环境优美,其旅游规划要注重挖掘、整合小镇的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多元融合。 提高产业竞争力,注重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产业、项目规划,引导特色小镇空间规划的功能组织与布局。以文化特色、生态资源为导向,在空间、风貌、项目、活动、环境等方面进行落实。 规划内容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高度融合。2、规划方法纵向综合。 从层次上看,特色小镇规划虽规模较小但涉及方面多,需要立足区域层面的总体规划对小镇进行合理定位,需要立足城镇建设编制城市设计、控规、详规、甚至单体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混合设计。同时还要有可落地实施的项目,甚至包括运作模式和招商引资意向,提供纵向综合的全套解决方案。 多规合一。从内容上看,除了常规的空间规划内容,还包括产业规划、社区规划、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同时需突出生态、文化等功能。 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坚持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推进产业、空间、设施等方面协调有序发展,引导项目与产业落地。 重点突出。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应在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上,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3、规划成果项目落地。建设项目落地是衡量特色小镇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内容,也是规划成败与否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结合小镇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并进行合理定位布局是保障建设项目落地的重要手段。近远结合。 近远结合是评价特色小镇规划可实施性的重要标准。以往的小城镇规划重视规划期末终极蓝图的编制,而忽视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 近期建设项目对于完成规划期末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特色小镇规划应注重近远结合,尤其要保持近期建设规。 4.为什么说:半部唐诗在襄阳在《全唐诗》收录的近5万首诗歌中,就有300多首歌咏襄阳的诗篇,仅《唐诗三百首》中与襄阳相关的诗歌就有27首。 《全唐诗》收录的襄阳籍诗人就有张柬之、柳浑、朱朴、孟浩然、皮日休、张继、张子容、杜审言、杜位、杜易简、席豫等。 此外,许多唐朝著名诗人,如李白、张说、张九龄、元稹、李逢吉、李德裕、徐商、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杜牧、常建、王昌龄等,虽然不是襄阳人,但都曾游历过襄阳,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章。 其中,李白多次到过襄阳,并写下了大量吟咏襄阳的诗篇。李白的《襄阳歌》,被选入《全唐诗》,是一首"醉歌"。诗中写到: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诗人触事遣兴,借人写己,充分表现了蔑视功名富贵、追求放浪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襄阳人,杜甫本人虽未到过襄阳,但其诗歌中多次提及襄阳,并对襄阳倾慕有加。 白居易19岁时随父在襄阳客居近十年,对襄阳颇有感情。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诗坛巨星在内,横跨有唐一代的这些诗人,都不约而同地把诗的目光投射到襄阳,使唐诗在襄阳形成了一片璀璨星空。 5.多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近日又有什么新政策一镇一风格河北省以3A级景区标准建设特色小镇河北省将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 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这一目标。温州与产业结合与旅游融合 温州要建50个特色小镇近日,温州出台《温州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力争通过3年努力培育创建50个左右省、市级特色小镇,其中省级特色小镇15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35个左右。 其中,每个县(市、区)原则上要创建1个以上省级特色小镇,每个工业大县(市、区)要谋划1个制造类特色小镇。天津天津编制特色小镇规划 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近日转发《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推动方案》,到2020年,全市将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在现代产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商业贸易、自主创新等方面竞相展现特色,建设成一镇一韵、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的实力小镇、特色小镇、花园小镇。 6.高通盛融集团为什么要去打造特色小镇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服务城市转型,也倾力于打造“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特色小镇,高通盛融集团目前在全国范围规划投资建设的特色小镇项目有近6个。 这些特色小镇或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方向,或以环境保护为着力点,或以机器人项目为依托,或以体育和康养产业为根本,气质各有不同。对此,陈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称,高通盛融注意在建设特色小镇中,突出特色产业,避免千篇一律,从规划上注重特色、突出亮点。 “找准产业定位,突出‘特’这一精髓,是特色小镇健康成长的第一步。现在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规模造城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还是要实实在在做产业。” 陈骏强调。不搞“拿来主义”,跳出套路,拿出思路,特色小镇才有出路。 从去年到今年,广西玉林新能源汽车小镇模样逐步清晰、天津的环保特色小镇规划日渐完善、甘肃嘉峪关公共航空特色小镇蓝图绘就,还有海口足球特色小镇、上海机器人小镇、北京艺术品经济小镇……越来越多结合区位和产业资源禀赋优势的“高通盛融样本特色小镇”正加速“破壳”。“特色小镇建设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问题。 小镇的规划和建设关键在于产业的科学谋划和定位。我们希望把产业和小镇相结合,只有注重挖掘区域内涵和产业特色,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陈骏表示。他告诉记者,对特色产业的选择,一方面要与区域资源相结合,同时产业要趋向战略新兴、增长率更高、处于增长期、能带动更多就业与协作的产业,这也是特色小镇产业选择的内在规律。 对此,陈骏强调,“为什么会选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制造、公共航空等产业?因为在我们看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进步,过去由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走向信息革命,将来还会走向新的技术革命,这是历史规律,其内在动力是产业更替的必然性。所以,根据集团规划,选择战略新兴产业是高通盛融培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