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第三首首诗

1.诗经里的其中三首诗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诗经》里的三首诗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采芣苢歌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3.三首诗经和三首边塞诗

《诗经》

桃夭

作者: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子衿

作者: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秦风·无衣

作者: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边塞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凉州词二首·其一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诗经》其中的三首诗

《卢令》24个字,《诗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了。

原文欣赏: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白话翻译:

黑犬颈圈丁当响,猎人英俊又善良。

黑犬脖上套双环,猎人英俊又勇敢。

黑犬脖上环套环,猎人英俊又能干。

作品赏析:

《卢令》,《诗经·齐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齐地汉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二句,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短歌。其人带着猎犬出猎,品德仁慈,卷发美髯,具有长者之相。《毛诗序》说这首诗为刺齐襄公荒于政事而作。《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5.《诗经》三首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通过回忆,生动地叙述了和一个小青年不良者恋爱、受虐最终被遗弃的悲惨结局,表达了她的悔恨和决心忘记过往的态度。

女主人公从中认识到了她所托非人,品行不端、表里不一、不忠、不可靠的一个负心男子。

第三章和第四章用了兴的手法,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即以桑叶之荣衰从而引出女主人公自己的体会以及所受到的教训,从而与后面的“三岁为妇”五六章相连贯,最终叹发出“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慨言,并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达了自己决绝的心境。体现出了她的性格刚强、反抗的精神。达到了“美反正,刺淫佚”的效果。

此诗具有故事的完整性、叙事性强,议论与描写自然面生动,把对一个负心汉的爱恨悔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成为一首爱情的哀歌,是起兴诗句的一个代表。

不知我老人家回答的如何?

6.高一语文诗经诗三首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7.找(诗经3首)还有(唐诗3首)还有(宋词3首)还有(元曲3首)

诗经: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蒹葭(jiān jiā):蒹,荻,像芦苇。

葭,芦苇。 苍苍:深青色。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sù 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

从,追,追求。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沿着直流的河道走向上游寻找她。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宛,仿佛,好像。

凄凄:茂盛的样子。现在写作“萋萋”,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小岛。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sì):水边。 右:迂回。

沚(zhǐ):水中的沙滩。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君子于役 《诗经 ·王风》 君子①于役②,不知其期,曷③至④哉? 鸡栖于埘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⑦? 鸡栖于桀⑧,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⑨。 君子于役,苟⑩无饥渴! 注释: ①君子:此妻称丈夫。

②役 (yì):苦役。 ③曷:何时。

④至:归家 ⑤埘(shí):音时,鸡舍 ⑥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⑦佸(huó):音活,聚会、相会 ⑧桀(jié):鸡栖的木架 ⑨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⑩苟:大概,也许 今译:丈夫服役远在异乡,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家鸡进窝真是匆忙。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教我如何停止思量!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没日没月真是漫长。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纷纷下坡是那牛羊。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诗经•关雎•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挑选。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唐诗: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1、刘十九:指刘轲,作者朋友,时隐居庐山。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3、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4、无:犹“否”。 5、“蚁”,原诗为“绿螘新醅酒”,“螘”音、义同“蚁” 翻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个不用解释吧)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翻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

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

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孤零零。舟:小船。

蓑:蓑衣。笠:斗笠。

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翻译: 千里的山上鸟都没有,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宋词: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8.《诗经》里面一共有多少首诗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扩展资料:

一、“诗教”按诗歌特点系统进行。《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是说乐官在教国子《诗》时,按照《诗》的分类特点和创作手法分科教学,特别注重从道德、礼仪和音乐上引导。

二、“诗教”依年龄循序渐进。《礼记·内则》谓:“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国子十三岁开始学习音乐,诵读《诗经》,练习《韶》舞,年龄稍长再学习《象舞》。

经过几年学习后,国子们“六艺”之事就能略备基础,在二十岁时进入大学阶段,据《礼记·学记》记载:“大学始教”要开始学习《小雅》,重点演习《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以明了为官之道和君臣一体。

三、“诗教”与“乐教”紧密结合。据《周礼》所载,大司乐向国子传授“乐德”“乐语”“乐舞”。其中“乐语”之教包括“兴、道、讽、诵、言、语”,“讽”与“诵”是要求学生能背诵诗歌、创作诗歌,以诗言志、以诗讽谏。《墨子·公孟》所说的“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描述的正是以多种方式学习《诗经》,以及在各类典礼场合中使用《诗经》的景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历史·人文 >>;《诗经》与“诗教”

9.谁有诗经里的诗啊,要3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钕,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