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考释的理论与实践

1.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是谁

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陈子昂在散**新上也是有功绩的。他文集中虽然也还有一些骈文,但那些对策、奏疏,都用的是比较朴实畅达的古代散文,这在唐代,也是开风气之先。

所以唐代古文家萧颖士、梁肃、韩愈都对他这方面的努力有较高的评价。

2.如何读古代诗人的集校笺

作者简介编辑

吕斌,男,1968年11月生于河南省许昌市。2000年毕业于广西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10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遴选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现从教于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明清学术史。

3内容简介编辑

《龙启瑞诗文集校笺》内容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长栋、徐炼和李剑波等学人即将出版他们的多种著作,第一批计有五种:《唐诗考释的理论与实践》(蒋长栋著)、《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蒋长栋主编)、《古代文学经典新读》(徐炼著)、《清代诗学话语》(李剑波著)、《龙启瑞诗文集校笺》(吕斌笺校)。日前我所党圣元学人(应聘任该校兼职教授)来电,嘱我写序,盛情难却,略述感言,权为序文。

4目录编辑

例言

前言

浣月山房诗集

汉南春柳词抄

经德堂文集

3.如何读古代诗人的集校笺

作者简介编辑吕斌,男,1968年11月生于河南省许昌市。

2000年毕业于广西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10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遴选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现从教于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明清学术史。3内容简介编辑《龙启瑞诗文集校笺》内容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长栋、徐炼和李剑波等学人即将出版他们的多种著作,第一批计有五种:《唐诗考释的理论与实践》(蒋长栋著)、《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蒋长栋主编)、《古代文学经典新读》(徐炼著)、《清代诗学话语》(李剑波著)、《龙启瑞诗文集校笺》(吕斌笺校)。

日前我所党圣元学人(应聘任该校兼职教授)来电,嘱我写序,盛情难却,略述感言,权为序文。4目录编辑例言前言浣月山房诗集汉南春柳词抄经德堂文集。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D小题1:陈子昂诗歌革新的内容主要要求体现”兴寄”和”风骨”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一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二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小题1:(1)齐梁以来两百多年来的作品,缺少“兴寄”“风骨”;(2)陈子昂的作品赞古人,表达了生不逢时的激愤之情,表现出深刻的孤独,空阔,大气,刚劲,悲凉,在当时和后代得到无数读者的深刻同情,作品永远响彻文学史。

小题1:D项是讲使命,非讲背景。小题1:略小题1:略。

5.诗词理论研究

首先要明白什么叫诗词理论研究。

定义:是诗与歌的活动领域中联系实际推演出来的写作概念与原理,也是人格理想的生态表达,是从对生活现象的推测、演绎、抽象或综合而描述出的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现象的性质、作用、原因或起源的评价、看法、提法或程式;是诗与歌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诗性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诗歌的知识体系。

诗词理论研究:对诗歌的写作技法和表达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帮助人走向心灵深处,并达到中和自然的状态。

6.《诗品》对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诗品》为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家钟嵘所撰,是继刘勰的《文心雕龙》之后出现的一部对诗歌进行品评的文学批评论著。

钟嵘是南朝梁人,在他生活的时代,诗风的衰落已经十分严重。据《诗品序》中描写,当时在士族社会流行写诗,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甚至那些仅仅“才能胜衣,甫就小学”的士族子弟也都终日吟诗作对,因此造成了 “庸音杂体,人各为容”的诗坛混乱的局面。

王公缙绅之士的诗歌创作,更是“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

喧议并起,准的无依”。因此钟嵘就将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运用到这部品评诗人的著作之中,想借此纠正当时诗坛的混乱状况。

《诗品》对五言诗进行了专门评论,全书共品评了汉代到梁代的一百二十二个诗人,以及《古诗十九首》,它们被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 钟嵘主要针对诗人诗歌形成的风格特点以及诗人之间的继承关系进行品评。

比如,在诗歌的风格特点上,他说刘桢的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同时,在诗人之间的继承关系上,钟嵘说刘琨“其源出于王粲”、陶潜“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 从钟嵘 对诗人的品评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反对声病说,主张¥歌要有自然和谐的音 律;坚决反对用典,主张“直寻”是他的主要文学主张2钟嵘认识到社会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提倡风骨、词采兼备的文章,这些主张对于齐梁以来诗歌 流行形式的风气是一个有力的批判,无疑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

然而,《诗 品》这种将诗人按照上、中、下三品来划分的评判显然是不妥当的,在对诗人进行品评时,多少仍然受到形式主义的束缚,存在明显的偏颇。例如它把陆 机、潘岳等人放在上品,而把陶渊明、鲍照列人中品,这种划分显然不够公平 合理。

关于诗人之间的继承关系,有些讲法也缺乏正确判断。 比如说嵇康源于曹丕,我们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渊源,是不符合实际的。

尽管钟嵘的《诗品》受时代局限,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然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评论诗歌的理论著作,对后代诗歌批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所产生的 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后世的众多文人,如司空图、严羽、胡应麟、王士稹、袁 枚等人论诗,都在方法上、观点上或词句形式上受到他不同程度的启发和影响,《诗品》对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