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唐诗歌理论

1."中唐诗歌之再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唐的诗歌,不过是盛唐的延续。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佑。主要的诗人有韦应物、柳宗元、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2.盛唐诗歌与中唐诗歌的变化与发展

盛唐,自玄宗开元初年(713)到代宗大历初(766)年,约五十年。这一时期,虽然年限不长,

却是硕果累累,为唐诗繁荣的极盛时期。前期有张九龄,贺知章,张说等人,既巩固了初唐诗风的

成果,又以大量的传世名篇,使近体诗大展英姿。紧接着,便又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

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的崛起,还有王之涣,李颀,王昌龄等名家的涌现,名篇

迭出,都为开拓诗歌的体裁,提高诗歌的美学境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将盛唐诗坛点缀得繁荣。

李白和杜甫两大巨星的同时跃起于盛唐诗坛。

中唐,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到文宗太和九年(835)约七十年。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

诗歌约19000首,诗人与诗作的数量均超过盛唐,诗歌流派也多,所以有“中唐之再盛”。

3.许学夷的情兴论是从诗学的那些方便来论述的

一“感物吟志”说生成的文化语境及其基本内涵二“情兴论”的诗学蕴涵和理论特征三“情兴论”在诗歌批评中的意义四“情兴论”的发展与诗歌演变第八章许学夷对初唐诗歌中唐诗精神的审视一初唐诗歌“才力”与“气象风格”所显示的唐诗格调特征二初唐五七言律诗的“造诣”与唐诗精神中的“化境”三初唐诗歌“气象风格始备”与盛唐之音第九章从“兴趣”到“意兴”:盛唐诗歌向纵深发展的审美方向一许学夷论盛唐诗歌的“兴趣”及其基本特征二许学夷论盛唐诗歌由“主兴不主意”到“意兴极远”三从“兴趣”到“意兴”:两种盛唐精神的文学渊源四许学夷对盛唐“兴趣”诗歌认识的理论局限性第十章盛唐诗歌的“入神”与“人圣”一“入神”与“入圣”的诗学内涵及其在诗歌文本中的表现特征二李杜诗歌“变而入神”的主体条件三李杜诗歌之“变”的表现形式及其诗性特质四李杜诗歌“变而入神”的诗体特征五李杜诗歌“变而入神”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分析第十一章“诗史”之辨:“述情切事”与“悉合诗体”一“诗史”之说与诗评的价值取向二“述情切事”与“诗史”之作的唐诗精神三“悉合诗体”与“诗史”之作的唐诗话语特质四“诗史”之辨的理论与批评意义第十二章“诗到钱、刘,气骨顿衰”与唐诗在中唐的转折一“才力既薄”与“风气复散”二钱、刘诸子“才力既薄”与中唐面目三“风气复散”与中唐诗歌“气骨顿衰”四钱、刘“气骨顿衰”与唐诗“正变”五“元和其派各出”与唐诗“大变”第十三章许学夷对宋人“以才学为诗”二重性的认识一诗歌“源流正变”论与宋诗之“变”二对“以才学为诗”之“美”的辨析三对“以才学为诗”之“恶”的分析四许学夷论宋诗二重品格的诗学意义。

4.马识途的写作由被动到主动他的写作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

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

唐代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

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

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 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

“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 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

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

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风格独具的诗人。

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比较有名的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写作边塞诗的著名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颢等。

成就最卓著的两位诗人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达到了浪漫与现实诗歌创作的顶峰。 中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继续繁荣时期。

中唐大致从代宗大历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66-835)。这一时期作家众多,流派林立。

大历至贞元年间出现了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以及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 贞元以后出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出现了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

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格。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小李杜”之称。

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闲适淡泊的情调。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