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情致深蕴,是其根本特征。 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诸作,莫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像历来传诵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廖廖14个字,把那种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以及愈受阻隔愈感到默契可贵和愈有默契愈觉得阻隔难堪的矛盾心理,揭示得极其深刻动人。 再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四首》),表面上写绝望的悲哀,骨子里却又透露了绝望掩盖下相思如春花萌发、不可抑止的炽热情怀,显得分外沉痛而富有感染力。刘熙载所谓"深情绵邈"(《艺概·诗概》),张采田所谓"哀感沉绵"(《李义山诗辨正》),都是指他诗歌的这个特点。 李商隐诗歌的抒情,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诗人喜欢把自己的艺术构思锤炼得千回百转,一波三折。 他常避免作正面抒情,而借助于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思,如《日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他善于驱遣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如《夜雨寄北》、《嫦娥》。 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细针密线,襞□重重,造成光怪陆离而又朦胧隐约的诗歌意象,如《锦瑟》、《碧城三首》。他又大量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或借古讽今,或托物喻人,或言情寄慨,往往寄兴深微,寓意空灵,索解无端,而又余味无穷。 前人说他"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冯浩《玉□生诗集笺注》),分析是很中肯的。当然,刻意求深求曲,也会带来晦涩费解的弊病。 诗人的一部分作品迷离恍惚,旨意难明,有的甚至成为千古揭不破的"诗谜",导致妄为比附、影射的索隐风气,他是不能辞其咎的。 婉曲见意的表现形式,同"深情绵邈"的内涵相结合,做到"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这就是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 处在晚唐采缛藻繁的诗风影响下,李商隐的诗歌也自有富丽精工的一面。但他不局限于华艳,而能够在□丽之中时带沉郁,流美之中不失厚重,是跟他情深词婉的作风分不开的。 约略同时而辞采相近的作家中,如果说李贺的特点是瑰奇,杜牧是俊爽,温庭筠是绮密,那么李商隐恰恰就是深婉。 2.李商隐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维普网 丝路视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刘美(中共北安市委党校,黑龙江北安164000)【摘要】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与众不7a64e4b893e5b19e31333433623133同的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李商隐诗歌具有高超的艺术美,其以出类拔萃的文采,不仅能够对诗歌艺术进行有效把握,而且通过对现实生活高度提炼和升华,从而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构思;感情;意境;语言李商隐所创作的诗歌有效的推进了盛唐和中唐的诗歌发展,在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中,深入的对心灵世界进行开拓和表现,而且在诗歌中将非逻辑和跳跃的意象组合,创造了朦朦情思和境界,诗境虚化。对无题诗、咏史读者咏物诗等诗歌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唐代诗坛在历史长河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李商隐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以其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特色开辟了自己的诗歌宇宙。一、诗歌构思十分严谨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其对艺术构思非常注重,即使是一般的题材也能够发掘出新意来。而且李商隐的诗歌立意高超,寄托深远。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人,当时朝政衰落,许多才子都成为政权争夺的牺牲品,李商隐作为这个时期的读书人,想着诓世报国,但却屡遭不幸,仕途不如意,这也使其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具有较深的感触,因此李商隐具有较强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现实的眼光。其所创造的诗歌充分的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创作形式的同时,还通过大胆的尝试有效的将抒情和议论有效的结合起来,写 3.请问《题乌江亭》和《锦瑟》两诗歌的艺术风格、语言特色、描写内容赏析诗歌,必要先了解作者,杜牧和李商隐的诗歌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又不相似.他们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但是杜牧始终都执着于理想,李商隐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杜牧的诗歌有清新俊逸的独特风格,而李商隐却有深情缅邈的风格特点. 这两首诗中有相同的手法,都是略有隐喻的手法,借事物喻事,我们能在杜牧的《题乌江亭》中看到他借着项羽兵败自刎之事,暗寓浪费机会,略带讽刺批评.李商隐的《锦瑟》借物思物,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悲欢离合之事.不同的手法是,《题乌江亭》吟史诗,借题发挥自己的想法、判断,杜牧在此诗中写的情怀旷达,大气,直接隐喻,指出事情的重点.而李商隐的诗中构思缜密、情思较为宛转,算是咏物又不咏物,在诗中赋予寄托,整首诗都寓意深长且寓意较为明显.体现出诗人的内向伤感.古今对此颇有揣测、争议. 杜牧的《题乌江亭》中只用一个典故贯穿全诗,语言比较简洁,每一段表明的意思明确,清新俊逸的风格突出.“胜败兵家事不期” 首句就说出胜败的兵家常事,铺垫了下文.诗中“包羞忍耻是男儿”一句写的大气磅礴,颇有男儿气概,间接引出项羽缺乏气度.尾句“卷土重来未可知”又用兵家的角度分析了项羽,如果隐退江东是否能卷土重来,语言略带疑问但不失作者的远见,思维阔达.对待问题的态度.整首诗语言流畅. 李商隐的《锦瑟》此诗含意隐晦、意境非常的朦胧,用了诸多隐喻、典故来引出作者想表达的心思情绪,全诗制造了朦胧的气氛,.在诗中仿佛看到物质的实体,又看不清具体的概括含义,诗句语言令人迷惘.古今文人雅士对此多有判断,是寄喻?还是回忆恋情?还是自伤自怜.我也不敢妄下定论诗意具体表达什么.但能判断的是诗歌种有种悲怆的情感,诗歌语言精美华丽、典雅,有一种凄婉的美感.。 4.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维普网 丝路视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刘美(中共北安市委党校,黑龙江北安164000)【摘要】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李商隐诗歌具有高超的艺术美,其以出类拔萃的文采,不仅能够对诗歌艺术进行有效把握,而且通过对现实生活高度提炼和升华,从而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构思;感情;意境;语言李商隐所创作的诗歌有效的推进了盛唐和中唐的诗歌发展,在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中,深入的对心灵世界进行开拓和表现,而且在诗歌中将非逻辑和跳跃的意象组合,创造了朦朦情思和境界,诗境虚化。 对无题诗、咏史读者咏物诗等诗歌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唐代诗坛在历史长河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李商隐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以其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特色开辟了自己的诗歌宇宙。 一、诗歌构思十分严谨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其对艺术构思非常注重,即使是一般的题材也能够发掘出新意来。而且李商隐的诗歌立意高超,寄托深远。 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人,当时朝政衰落,许多才子都成为政权争夺的牺牲品,李商隐作为这个时期的读书人,想着诓世报国,但却屡遭不幸,仕途不如意,这也使其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具有较深的感触,因此李商隐具有较强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现实的眼光。其所创造的诗歌充分的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创作形式的同时,还通过大胆的尝试有效的将抒情和议论有效的结合起来,写。 5.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丰富,师承极广,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阮籍旨趣遥深、难以情测的风格,杜甫的忧国伤时的精神和沉郁顿挫的诗风,韩愈的雄奇横放,李贺的幽冷奇艳,六朝诗歌的精工秾丽,以及民歌的清新流丽。 ①构思缜密,情致深蕴。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中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色。精确的对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婉转的音律,外形特别美丽,意义往往隐晦。《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②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如《安定城楼》,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不得志和失落之情绪,“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诗中以这两位古人自比,显得既含蓄而又贴切。“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竞未休”借用庄子寓言告诫一些人不要妄加猜疑,从而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典故的灵活运用比直抒胸臆有更好的效果,诗人通过典故可以表达更多的思想内容,这是直抒胸臆不能所做到的。 ③锤炼字句,工于造语。李商隐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字,同时注重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向晚》“花情羞脉脉,柳意怅微微”中叠字的运用,创造出了声、色、情俱佳的境界。另外,李商隐的诗歌中,在后世有大量精美典雅的名句传世。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等等。 ④总之,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沉郁,摇拽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以其意蕴的深婉、词采的精美和朦胧的美学追求,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古典诗歌以及后世词、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