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显陵的解说词明显陵,是明朝恭睿献皇帝朱佑元与皇后蒋氏的合葬墓,始建于 1519 年,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早在 1988 年就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 年底,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被录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明显陵是明朝恭睿献皇帝朱佑元陵墓,中国历史上在编的皇帝的确没有这个人,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死后被追认皇帝的人,这也是显陵的奇特之处。 尽管朱佑元生前没有当过皇帝,而在他死后被他儿子,后来当了皇帝的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璁不仅追认为皇帝,而且还为他建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陵。为了让显陵的规模超过中国历代皇陵,嘉靖皇帝在位 40 余年,动用了国库 40 余年的库银,几万名劳力建设了 40 多年,才建成今天的规模。 它也是世界上建设周期最长的皇陵,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皇陵之一。 明显陵,是中国最早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皇陵,而大家熟悉的明孝陵、十三陵都是在显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四年后作为明清皇陵的扩充项目列入的,这主要是因为显陵有着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完整地保留和体现了封建礼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影响到清代帝陵形制,他是明代帝陵最杰出的代表,它本身具有其它帝陵不同的独特之处:其中一陵两冢,为历代帝陵绝无仅有!中国没有,全世界也没有第二座!金瓶型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形神道、圆形内外明塘也是其它帝陵绝对没有的。其次,显陵的建筑是利用中国风水理论“陵墓多与山水相称”的原则,将山水作为陵墓的有机组成部分,统一布局。 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构成了一项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杰作。更重要的是,显陵的修筑是明嘉靖初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礼仪之争”的产物。 2.有没有人写过钟祥的明显陵作文不深刻湖北有许多受人欢迎的旅游景点,但最宝贵的就是武当山和钟祥的明显陵。这是湖北唯一的两个被批为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童年中,我有幸来到了其中的明显陵,我感到很自豪。下面就由我来讲述一下这一段美好时光吧! 五一期间,我和家人一起来到钟祥的明显陵。买完门票,我们便进入大门——新红门,门前是和天安门前的桥一样的石狮桥,爸爸说,因为明显陵和故宫天安门都是明朝时期建造的,所以样式相同。穿过旧红门,来到了一段长长的大道,名叫龙鳞大道,大道两旁有好几座怪石像,有的像狮子,有的像马,还有的像鹿……这段大道的末尾是八尊文武官员,两旁各四尊,文官两尊,武官两尊。大道中间是凸出来的像龙的脊背,长长的。两旁是小石子铺成的,像龙鳞。想像当年,肯定是皇帝走中间,百官走两边吧。龙鳞大道直通显陵顶端,走在龙鳞大道上,穿过一座古门,就来到陵恩殿遗址外。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圆形池塘,名叫内明塘,外面的叫外明塘。穿过陵恩门,走进陵恩殿,陵恩殿的样子已经看不清了,因为早已被清朝人所毁。走出陵恩殿,来到明楼,明楼中有一个巨大的玉碑,碑文已记不清了。明楼后有条长长的可以走人的城墙,由这条城墙可以通到后面的双宝城,一前一后,双宝城是由城墙围成的圆形的山。整座明显陵建成时间长达40余年,三十余种建筑组成了一个大的建筑群,达90余公顷。 这些建筑能从五百多年前保存至今,是个奇迹。如今作为世界遗产名录的一部分,大家更应该学会去保护它! 3.明显陵的地址是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 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有狭长的外罗城一道,周长3438米,墙高6。 5米,厚1。9米,红墙黄瓦,金壁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峦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 显陵由内外罗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恩殿、?恩门、内外明塘、九曲御河、龙形神道、新旧红门、功德碑楼……多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布局巧妙,殿宇壮观,浮雕精美,一陵双冢,举世罕见,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显陵之奇特主要在于王墓改为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 显陵的主人朱祐?z生前为兴献王,死后葬于松林山。 明正德十六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遵奉太祖“兄终弟及”之祖训,诏“兴献王长子朱厚?小彼没实畚唬旰盼ؼ尉浮0凑绽裰疲旌?杏谈洳感⒆诨实郏旌?械腔螅胱粤⑻逑担鹌涓肝ص郏⒂梦淞ζ较⒘恕盎士肌敝Æ涓缸纷鹞عьO谆实郏⒔Í跄垢奈ص哿辏鹉暝鲂蘩┙ǎǔ闪艘蛔畚暗牡哿辍? 。 4.作文明显陵怎么结尾2007年的四月天,我从三国鏖兵的赤壁出发,跨长江,越沙市,走过关羽大哥大意失去的荆州,一路仆仆风尘,来到了湖北省钟祥市。 车窗外,不少颇具帝王气魄的招牌,一闪而逝,诸如兴献王府、帝王故里的字眼。五百年前,这儿曾经是明朝嘉靖皇帝的龙飞之地。 这也难怪帝王故里的子孙们自称帝王之后了。“钟祥”二字也缘于嘉靖亲赐“钟聚祥瑞”。 钟祥,这座昔日的承天府,与当时的北京顺天府、南京应天府齐名天下。在导游的指引下,我拜谒了这座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帝王陵园——明显陵。 在芳草翠树的掩映中,一角黄瓦红墙在蓝天下分外显目。红门外,一块3米多高的下马碑讲叙着曾经的显贵。 “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这八个字是何等的至尊无上,它出自明朝宰相严嵩之笔。我对这块历经数百年的汉白玉石碑审视十分,细腻的白玉之中沉积数百年的风光岁月依稀可辨。 踏着脚下称之为龙鳞神道的青石板道路,举步轻轻,这儿沉静着一段长长的历史,我不想惊扰它。我想,这儿曾经有一群身披甲胄,手持斧戟的武士;有许多眉目清秀,婷婷袅袅的宫女,还有暮鼓晨钟……粗糙的青石板被往复的步履打磨得异常的光滑可鉴,缝隙中的青草,在阳光的四月天里,却是那般的青幽绵长。 真可谓,一岁一枯荣。手抚着红门的铜头大门钉,我不想数一数,它是不是九九八十一颗,虽然它的个数事关一个皇朝的尊严与等级。 走过一段又一段的龙鳞神道,越过一座又一座的汉白玉御桥,心思如同在电光火石之间倒流500年。1522年,这是沉溺玄道,经术治国的嘉靖皇帝登极之时。 这位嘉靖皇帝为了正明出身正统,耗费巨资为其父母修建了这座皇陵。在气势恢宏的皇陵明楼下,抬望眼,残垣断壁,烟尘满地。 那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怒火似乎刚刚熄灭。神道两旁,面目狰狞的武将,决胜千里的文臣,排山倒海的熊罴虎狮竟也无法阻挡李闯王的起义大军。 可怜一把火,把一个显赫的王朝化作了一缕青烟,唯有刻满睿功圣德的石碑扑倒了一地。两旁的青山绿水,应如当年,可我心里却是愈发想念当年的那些树们。 这儿应当有着许多参天的古树,爽朗的树枝,持重的气度,可是他们却不在了,一如我的先辈们。唯留下《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旷世之作,让我在字里行间中去追寻他们伟岸的身影。 ========================================范文,可以借鉴一下。 5.世界文化遗产的诗词有哪些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黄山) 湖北武汉黄鹤楼联: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安徽滁县醉翁亭联: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故宫:三岛春深云气暖 九霄地迥月明多 江西南昌滕王阁联: 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昆明黑龙潭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黄山) 湖北武汉黄鹤楼联: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安徽滁县醉翁亭联: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故宫:三岛春深云气暖 九霄地迥月明多 6.有没有关于钟祥明显陵的详细解说最好中英双语我是商务英语专业,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Xian Tomb is the burial site for Prince Xingxian and his wife, parents of Emperor Jiaqing (reigned 1522-66)。 They were buried together at Mt。 Songlin in present Zhongxia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The tomb occupies an area of 136。 47 hectares and is hemmed in by high walls。 Started in 1519 and completed in 1540, the Xian Tomb resembles the Ming Tombs near Beijing, but it takes up more space。 It is the only Ming Tomb found in southern China and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15th Ming Tomb。 The Xian Tomb was put under key state protection in 1985。 Today, the relics of Xian Ling are possibly the most impressive and best preserved of any Ming imperial tomb。 It is also significant for being one of only five Ming imperial tombs that possess a Sacred Way of stone statues。 明显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 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后历时共47年,其围陵面积183。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长3600余米,墙高6米,墙体厚1。 8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岚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陵园由内外逻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棱思殿、陵恩门、神厨、神库、陵户、军户、神宫监、功德碑楼、新红门、旧红门,内外明塘、九曲御河、龙形神道等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其布局构思巧夺天工,殿宇楼台龙飞凤舞,工艺浮雕美绝伦、一陵双冢举世罕见,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 7.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名言【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组织和宗旨 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文化遗产全称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政府间组织,由21个成员国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委员会内由七名成员构成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筹备委员会的工作。 世界遗产委员会承担四项主要任务: 1、在挑选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时,负责对世界遗产的定义进行解释;2、审查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当遗产得不到恰当的处理和保护时,该委员会让缔约国采取特别性保护措施; 3、经过与有关缔约国协商,该委员会作出决定把濒危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4、管理世界遗产基金(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 对为保护遗产而申请援助的国家给予技术和财力援助。《公约》规定设立。 截止2002年,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75个国家或地区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是目前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中国自1985年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以来,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 世界遗产的概念和种类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 自然,两者密切相连。 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5类。 截止2003年,共有128个国家中有世界遗产754处,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 文化遗产 《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自然遗产 《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并获得批准: 1、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文化景观及其它 文化景观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 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现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 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 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