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袜子的诗词1、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代: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译文 荡完秋千,慵倦地起来整理一下纤纤素手。 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花儿含苞待放,因荡过秋千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忽见有客人来到,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 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却要嗅嗅门前的青梅以此掩盖。 2、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唐代: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译文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3、荷花 唐代: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译文 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李将军家设席乘凉,我伴着那夕阳而来同游曲江。 游江归来,看到烛光下的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 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4、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五代: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译文 朦胧的月色下花儿是那么娇艳,在这迷人的夜晚我要与你秘密相见。 我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香阶,手里还轻轻地提着那双金缕鞋。在画堂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怀里,我内心仍不停的发颤。 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晚上我要让你尽情地把我爱怜。 5、玉阶怨 唐代: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译文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 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2.古诗《玉阶怨》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诗文解释】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词语解释】 却下:还下。 玲珑:形容空明凄清。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虽然主题是“怨”但全首诗没有写一个“怨”。诗人描写一个女子久久站在结了露水的台阶上思念的情形。以女子望月的行动传达出“幽怨”的信息,不经意间已经将意境含蓄地表现出来,感人至深。诗中不见人物姿态与心理状态,作者好象也无动于衷,只是描写人物行动,为读者保留了想象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和幽深。 3.李白的《玉阶怨》诗意是什么玉阶怨①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②。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③。 【注释】 ①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玉阶:玉石砌的台阶。 ②罗袜:丝织的袜子。 ③却下:放下。 【译文】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 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 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 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4.诗词阅读鉴赏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玉阶怨》,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属《相和歌·楚调曲》,与《婕妤怨》、《长信怨》等曲,从古代所存歌辞看,都是专写“宫怨”的乐曲.李白的《玉阶怨》,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见人之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之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子建“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怨深,夜深,不禁幽独之苦,乃由帘外而帘内,及至下帘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若人不伴月,则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一转折,似断实连;似欲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则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以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下帘.帘既下矣,却更难消受此凄苦无眠之夜,于更无可奈何之中,却更去隔帘望月.此时忧思徘徊,直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纷至沓来,如此情思,乃以“却下”二字出之.“却”字直贯下句,意谓:“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返复,所谓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之法,似当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见工力.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故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以叙人事之笔抒情,恒见,易;以抒情之笔状人,罕有,难.契诃夫有“矜持”说,也常闻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颇近似,似应合为一说.即谓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矜持”与冷静.如此,则作品无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读者觉有漫天诗思飘然而至,却又无从于字句间捉摸之.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5.玉阶怨的诗意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唐诗 栏目关键词:唐诗三百首 类别:乐府(五言绝句) 体裁:诗 年代:盛唐 内容介绍 【原文】 玉阶怨①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②。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③。 【注释】 ①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玉阶:玉石砌的台阶。 ②罗袜:丝织的袜子。 ③却下:放下。 【译文】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编辑本段2、谢眺《玉阶怨》 玉阶怨① 谢眺 夕殿下珠帘②, 流萤飞复息③。 长夜缝罗衣④, 思君此何极⑤。 【注释】 ① 玉阶:皇宫的石阶。 ② 夕殿:傍晚的宫殿。 ③ 流萤(yíng):萤火虫。息:停止。 ④ 罗:一种丝织品。 ⑤ 何极:哪有尽头。 【意译】 夜殿窗外的帘儿已垂,她隔帘久立,见那帘外的流萤闪闪;它们飞著飞著,直至夜深而息。 长夜漫漫,不寐的她仍在独自缝制罗衣,心中幽深的思念哪有尽头! 【简释】 汉成帝时,赵飞燕得幸,班婕妤失宠,进见不得,恐己见危,退作《纨扇诗》及《自悼赋》,情词凄怆,后代文人亦多诗其哀伤,晋陆机《班婕妤》诗云:“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其中“玉阶”系从《自悼赋》“华殿尘兮玉阶苔”句而来,谢眺以此制题,《乐府诗集》划归於相和歌辞楚调曲,属于宫怨诗。《乐府诗集》收有《玉阶怨》三首,其中谢眺及李白所作最常被人相互比较。 谢眺此诗藉著“流萤飞复息”一句,以流萤飞飞而至息,精炼地传达出时光推移,宫人隔帘犹望、百无聊赖的心情,与李白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望月到了夜半,“落笔便已过了数层”的妙处,颇见异曲同工。唯谢眺诗“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虽合为“能於景中含情,故言情一句便醒”(张玉榖《古诗赏析》),遣辞似接近民歌风味,感情稍较露直;反观李白诗,玉人“却下水晶帘”,只是默默望月,全诗无一句“思”字,而思、怨之情流露於无痕,诗情含蓄,造句更加典丽。 6.李白的十首著名的古诗静夜思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子夜吴歌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子烟。 赧朗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高句骊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白鹭鸶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舍利弗 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 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阳春曲 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 春心自摇荡,百舌更多言 钓滩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 霭峯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相逢行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紫藤树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巴女词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邹衍谷 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 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栖贤寺 知见一何高,拭眼避天位。 同观洗耳人,千古应无愧。 洛阳陌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重忆一首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 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重忆一首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 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重忆一首 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日出东南隅行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摩多楼子 从戎向边北,远行辞密亲。 借问阴山侯,还知塞上人 秋浦歌一首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忆东山二首 其一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其二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山中答问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结袜子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