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什么意思舞雩是指鲁国求雨的地方,整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在沂水里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 出自《论语·先进》篇, “(曾皙)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别解孔子的理想: 一是希望我们今天还有一个可以放心沐浴畅怀的山水环境。 二是在世界的和谐中能够体会到真正平等放逸的生活。 如此才会理解“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浴乎沂,风乎舞雩是什么句式状语后置句。 浴乎沂,风乎舞雩意思是在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状语“沂”、“舞雩”译为“在沂河里”和“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置于动词之后了。 状语后置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 扩展资料: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zd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内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容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状语后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