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鹭鸶的古诗又不知道哪一首 鹭鸶 唐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 唐 刘象 洁白孤高生不同, 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 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 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 会接鸾凰别苇丛。 又等等等等。 2.古诗鹭鸶译文(杜牧)唐 - 杜牧 - 鹭鸶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题目】:鹭鸶 【内容】: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译文] 全身羽毛雪白,又如穿着一个雪白的绒衣,衬托着青玉般的长嘴,漂亮极了。 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溪中捕食鱼虾,洁白的身影在清澈的水中荡漾。 一但惊动了它们就会远走高飞的离去,在青山映存下,姿态是那么的优美,正像那满树的梨花在晚风中飞荡! 3.描写鹭鸶的古诗1.《鹭鸶》 年代:唐 作者: 郑谷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2.《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3.《鹭鸶》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4.《鹭鸶》 年代:宋 作者: 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5.《白鹭鸶》 年代:唐 作者: 卢仝 刻成片玉白鹭鸶,欲捉纤鳞心自急。 翘足沙头不得时,傍人不知谓闲立。 4.唐诗宋词解释:鹭鸶烟雨醉西竹 莺啼燕入紫梧桐 煦波羞含月沙影 兰舟鹭鸶烟雨醉西竹——可能是说在细雨纷飞薄雾袅绕的的时候鹭鸶在莺莺私语,作者被眼前西竹林的苍翠欲滴深深地陶醉了。 莺啼燕入紫梧桐——这一句很好理解,莺歌燕舞是一种很好的欢快气氛。夜莺啼叫,燕子落在紫色的梧桐树上,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和心理陶醉。 因为在汉语中凤落梧桐是说富贵人家的女子下嫁给穷苦书生,——这句诗的意思好像是说作者迎娶了一位有学识·有资产的美女了,也许是沉浸在爱河里,总之作者感到爱情或者婚姻是非常幸福的。 煦波羞含月沙影——也比较直白,意思是说:晨光微露,使月光照射下一对恋人或者新婚燕尔的佳人留在沙滩上的影子也有点羞涩了——古人个对爱情的表现态度是含蓄的,不像我们当代人这么露骨——我爱你,想死你啦——等等,古人都是委婉的表达。 兰舟默拥一江情——意思是说:坐在船上两个人默默拥抱着,此时的爱情就像江水一样浩瀚深邃。整首诗写到这里,实际上表达了一种生生世世·永不分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誓言,把这美好的瞬间化作永恒。 不管怎么说,这首诗是写才子佳人的。可能是作者参加了乡试,榜上有名之后,达官贵人的妙龄女子爱上了,两人处在爱情之中,他给女孩写的情诗吧。 也可能是他们在游春。按常理分析应该在婚后,婚前通常大家闺秀是不抛头露面的。 并且时间是在下半月,否则天快亮之前是不会有月光的。 5.咏白鹭古诗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郊 明代: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咏白鹭》 陈普 宋 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6.对《咏白鹭》和白鹭图的古诗进行欣赏一、《咏白鹭》 原文: 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作者:宋代-陈普 译文: 有的白鹭在这边坐着,有的在那边歇息。青天之上白鹭飞过,好像出现了无边的云彩,飞下来几点白雪,原来是百度的羽毛。 赏析: 在这里“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描写很多白鹭在休息。首先使用拟人手法,“坐”和“歇”描写白鹭休息的姿态。“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写的白鹭飞行的姿态,晴天里好像有无边的白云一样,飞下的的羽毛就像白雪一样。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白鹭的喜爱之情。 《白鹭图》 原文: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作者:明-刘羽 译文: 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 一生的清廉正直,没有人能够发现,只有肚子向斜阳叹息,自己的年岁已高。 赏析: 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孤傲,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形象。 从内容及表达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使用衬托、烘托、比喻手法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 环境的幽美衬托出了这只白鹭的清高,孤傲与寂寞。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就像白鹭一样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无人赏识的愁苦之情。 扩展资料: 一、咏白鹭 创作背景: 据说,陈普少年家贫,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五岁在田间见白鹭群飞而过,作《咏白鹭》。诗句简洁如画,形象生动。 作者简介: 陈普(公元1244年至1315年)字尚德,号惧齐,宁德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南宋灭亡后,元朝朝廷听闻陈普多才,元世祖的谋士刘秉忠三次奏请授陈普为福建教授。陈普以陶渊明自励,三不赴诏。 二、白鹭图 创作背景: 作者于湖边游玩,看见一只白鹭孤独的站的小洲的中央,就好像自己一样,不被理解不被赏识,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无人赏识的感慨。 作者简介: 刘羽(?-1490)一作珝,字叔温,号古直,又号文和,山东寿光人。明正统进士,成化(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年)中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书法飘逸,行草尤长。《徐溥谦斋集-列卿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