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知音方面的名诗句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诗词: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唐: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浣溪沙】宋:张孝祥 玉节珠幢出翰林。诗书谋帅眷方深。威声虎啸复龙吟。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典故: 莫逆之交、莫逆于心:《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患难之交: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唐朝柳宗元考取进士后经王叔文推荐,升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司马。后来转任柳州刺史。他的好友刘禹锡迁擂州刺史,擂州是蛮夷作乱的地方,为了让刘禹锡照顾家庭,就上书申请与刘禹锡换位。 回答者:羽毛和翅膀 - 状元 十四级 5-11 12:54 《列子·汤问》记载了春秋战国时的一段流传千古的知已佳话: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善听,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皆能从琴声中听出他的心意。俞伯牙为此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后来:钟子期因打柴不幸滚落山崖身亡。子期逝去,伯牙断琴以谢知音。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而乐为知己者奏。为此:岳飞喟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1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回首三十余载,坎坷曲折曾经。千辛万苦度人生。南窗人不寐,秋夜独沉吟。 写就诗文无数,读来满纸真情。从来难觅是知音。今宵离别后,何日再追寻。--《临江仙》樊南 *注1: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求有关知音难寻的古诗词《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妃。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汉乐府之古诗十九首》 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细心的读者一眼即可猜透: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 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歔感怀、聊相慰藉--透过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人们 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 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吴淇称《古诗十 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不知读者可有同感? 3.关于知音的诗句有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诗词: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唐: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 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浣溪沙】宋:张孝祥 玉节珠幢出翰林。 诗书谋帅眷方深。威声虎啸复龙吟。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4.求一首写给知己的诗老兄,你也忒小气了,就给五分,还金缕曲,谁有那功夫为你写。 反省下下,这词不那么好写,又没具体说明借哪方面为主题,人家怎么写,自由发挥啊??!! 只好以我想到的意思作赠一首原创律诗吧,请用普通话诵读才有韵味,谢谢合作。 敬赠斯月 杂柳条悠【亲】寻炽, 险怀莫欣【作】流痴, 芳然顾首【律】纷时, 颜书胜镌【诗】甜知。 忽误顿醒【敬】疏文, 珍谊借灵【赠】诚深, 若胆小烈【斯】唯愤, 共碾灰极【月】明恒。 (2010.02.12于贵州济灵斋作) 5.有没有表达难寻知己的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寒江独钓图 天涯何处觅佳音, 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 知交何须同生根?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岳飞 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相识满天下 知音有几人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 (《战国策·赵策》) 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无意,孟子方能不动心。 莫向山中寻白玉,但於身上覔黄金。 山中白玉有时得,身上黄金无处寻。 我辈何人敢称会,安知世上无知音。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知己难寻的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战国策·赵策》:晋阳之孙豫让事知伯,知伯宠之,及赵襄子杀知伯,豫让逃山中,曰)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翦梅(赠紫云友)(葛长庚) 剑倚青天笛倚楼。云影悠悠。 鹤影悠悠。好同携手上瀛洲。 身在阎浮。业在阎浮。 —段红云绿树愁。今也休休。 古也休休。夕阳西去水东流。 富又何求。贵又何求。 孤松篇(刘希夷)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 澹艳烟雨姿,敷芬阳春陌。 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 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 玄阴天地冥,皓雪朝夜零。 岂不罹寒暑,为君留青青。 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 群树遥相望,众草不敢逼。 灵龟卜真隐,仙鸟宜栖息。 耻受秦帝封,愿言唐侯食。 寒山夜月明,山冷气清清。 凄兮归凤集,吹之作琴声。 松子卧仙岑,寂听疑野心。 清泠有真曲,樵采无知音。 美人何时来,幽径委绿苔。 吁嗟深涧底,弃捐广厦材。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风引(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句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 岳飞)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李商隐) 辱赠不知报,我歌尔其聆。 (答张彻 韩愈) 一叹尘世知音少,几曾篆名封剑鞘。([转]网上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要求太模糊了,就这点吧) (上面有的就不重复了) (有些要联系背景,有些不常用,自己看这办。 )。7.关于知音的诗句1、【送韦城李少府】唐代: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译文:送别客人南昌县尉,路旁驿亭拜别贵宾时,正是春天。 美丽野花尽收眼底,林中乌鸣犹感清新。告别县城踏上回乡路,归车走向白马津。 知己挚友不分远近,相隔万里如同邻居。 2、【赠汪伦】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3、【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唐代: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译文:荒凉的村落,映照着淡淡的夕阳,纷飞的落叶,在脚下乱成一片。 空荡荡的古道上再没有别的行人。冷清清的山脚下,唯一见到的就是你熟悉的身影。 前些时候下了一场大雨,把那座简陋的小桥给冲垮了,溪涧的水暴涨起来,不少田亩都遭淹没。哎,要不是顾惜深厚的知己情谊,在这种时候,谁还会跑到这白云出没的山野来啊。 4、【齐州送祖三 】唐代: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译文: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祖帐里我已经感伤离别,荒城中我更加发愁独入。 天寒季节远山一片明净,日暮时分大河格外迅急。解开缆绳你就迅速远去,遥望着你我还久久伫立。 5、【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唐代:岑参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译文:知音本来不易再逢,可惜您已到了老年。曲子奏完月已西落,惆帐且回东斋独眠。 扩展资料: 诗文赏析 1、【送韦城李少府】 首联“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送客人李少府到南昌赴任,离亭,古代驿亭,古人多在驿亭设宴告别,因而也叫“离亭”。西候,西边的驿亭,亦为送别处。 这两句点明了事件、人物、时间、地点,春天在西边驿亭送李少府到南昌赴任。 颔联“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野花看上去好像要凋零一样,这里指春将过去,眼看山花就要开尽,林中的啼鸟听起来更为委婉凄切,比喻心中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本来,花自开,鸟自鸣,与离人何干?但正如王国维说的那样:诗人“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感情”。是诗人赋与事物人的感情。 颈联“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是说置酒送别在青门路。青门,即长安东门,这里有灞桥,古人常常送客至此,折柳赠别。 白马津,古渡,在今河南滑县。《史记·荆燕世家》有:“渡白马津入楚地”。 轩,指古代有围棚的车,归轩,应为归家的车辆。这两句意为,青门置酒一别,归南昌上任的车辆千里迢迢一路到白马津,渡黄河后再到遥远的楚地南昌。 交代了友人的行径。 尾联“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这句意味深长,说你我相识相知的友情没有路途的远近,相隔万里也可以象邻居一样近。这是劝慰友人,也是自我安慰的话,抒发了作者与李少府的情谊,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一片深情。 与王勃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2、【赠汪伦】 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 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 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3、【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起首二句竭力渲染深秋时节的萧瑟气氛:在荒僻的山村,一抹夕阳斜照着,树上的秋叶纷纷坠落,境界荒凉。诗人此时年逾花甲,也已到了人生的黄昏,生命的秋天。 他一生坎坷,因不畏权贵,晚景凄凉,所以面对晚秋夕阳,心头自是感慨万端。秋色衰飒,落叶纷乱,是他心境不能平静的写照。 首联描绘荒村返照、落叶纷纷和萧条景象,烘托了颔联友人来访的温暖和可贵。 正值内心思绪繁杂时,“古道无行客,寒山独见君”,他望见平日无人影迹的绵远古道上,自己的友人竟然孤身来访。 “古道”与“寒山”极力渲染自己居处幽僻,人迹罕至,也言门前冷落,无人造访。 诗人相识虽多,如今遭逢不幸,被诬贬谪,又居处山野,古道难行,惟有皇甫侍御却不避秋寒,甘冒风霜,攀山越岭来访,一个“独”字,足显出二个相知相念的深挚情谊,显出诗人内心激荡着喜悦之情。 淡笔写来,上下二句对比,更显示人事寂寥中友情的可贵。 第三联“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以野桥上承荒村,古道,又点出友人来访时的气候特征:一场秋雨之后,山野小桥被大水冲断,山涧中溪水暴涨,溢向岸边田地。 而友人却不顾山路泥泞而来,引出下边“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诗人与皇甫侍御乃是志气相投,同病相怜。 尽管诗人幽居白云深处,与世隔绝,友人依然与他心息相通。语感既有欣喜,又有感慨。 喜的是友人来访,知己重逢,同时又为二人同病相怜的意遇嘘唏慨叹。 全诗表现了对友人过访的惊喜。 一个“喜”字说明,好友皇甫侍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