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梨花的诗句有哪些天下的花中,要说白,当数梨花。 春风荡漾,梨树花开,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靓艳含香,风姿绰约,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古时候,每逢梨花盛开时节,人们最爱在花阴下欢聚,雅称“洗妆”。 唐朝时,这一风俗十分盛行,据《唐余录》记载:“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人们最爱用梨花作头饰,当时,汝阳侯穆清叔赏梨花曾赋诗云:“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 清香来玉树,白议泛金瓯。……”历代诗人钟爱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写梨花神、气、韵、致的诗篇。 梨花白得清纯,白得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纯洁,这首先引起了诗人们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咏池上梨花》:“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 温庭筠有诗云:“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雷渊赞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 ”张建描写梨花初绽为“嫩苞开破雪搓球”,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以“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赞美梨花。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从另一个角度把飞雪比作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妙的是“花开白雪香”,古人曾把雪与梅花作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将梨花与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了。 清代文学家李渔赞曰:“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 ”读古人梨花诗,便觉有清香从纸上飘出,清凉怡人——“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为);“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陆游)“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风韵。 “一树梨花一溪月”——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尽的温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院子里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池塘边柳絮轻漾,春风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云满衣裳月满身,轻盈归步过流尘”——夜色朦胧,星月临空,梨花似月若云在春风中轻盈舞,偶有花瓣飘落,好似月光在闪烁,月色与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驰神往,陶然怡悦,叹为观止!最妙的要数梨花经雨了。 雨中梨花,尤其妩媚动人。 白居易一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贵妃在仙山上听说唐玄宗的使者到来时潸然泪下的仪容,形象生动,刻意人微,明丽动人,可谓写出了人间美色的极致。后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泪,如宋·王洙《梨花》诗:“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文征明在《梨花》诗中有“粉痕白露春含泪”梨花带雨悲而不伤,却写出人间美色的极致,一滴滴,一点点的,不需风吹,自然引出心湖里那一圈圈又是怜,又是爱的痴情。在铺垫环境和渲染气氛时,诗人们也常常把梨花衬托出一种凄凉的意境、哀怨的心情。 如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宋人李重元有一首《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作者用黄昏时雨打梨花的景象,衬托了一位深怀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态。周邦彦“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用具体的梨花落满地以象征“春去”。 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满地梨花如雪,极写怨恨之情。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周密有《浣溪沙》词云“梨云如雪冷清明”,写春残的用语冷峭动人。杜牧诗:“带叶梨花独送春”。 梅尧臣《苏幕遮·草》“落尽梨花春又了”以梨花落尽写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吟诵古人咏梨花的诗句,只觉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洁清香,五脏六腑有说不出的妙境,惬意极了。 2.有没有关于梨花的诗江岸梨花(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子夜歌(宋.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清平乐(唐.韦庄) 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香。 君不归来晴又去,红泪散沾金缕。 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 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双窠。 《清平乐·梨花》 元·邵亨贞 绿房深窈。疏雨黄昏悄。门掩东风春又老。琪树生香缥缈。 一枝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 《临江仙·梨花》 元·刘秉忠 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游丝萦惹宿烟环。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素质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悭。杏花才思又凋残。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点绛唇 梨花》 元·刘秉忠 立尽黄昏,袜尘不到凌波处。雪香凝树。懒作阳台雨。一水相系,脉脉难为语。情何许。向人如诉。寂寞临江渚。 《木兰花慢·赋红梨花》 元·王恽 爱一枝香雪,几暮雨,洗妆残。尽空谷幽居,佳人寂寞,泪粉兰干。芳姿似嫌雅淡,问谁将、大药驻朱颜。塞上胭脂夜紫,雪边蝴蝶朝寒。风流韵远更清闲。醉眼入惊看。甚底事坡仙,被花热恼,惆怅东兰。细倾玉瓶春酒,待月中、横笛倩云鬟。吹散碧桃千树,尽随流水人间。 3.有没有描写梨花的好词好句,急天下的花中,要说白,当数梨花。春风荡漾,梨树花开,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靓艳含香,风姿绰约,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古时候,每逢梨花盛开时节,人们最爱在花阴下欢聚,雅称“洗妆”。唐朝时,这一风俗十分盛行,据《唐余录》记载:“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 人们最爱用梨花作头饰,当时,汝阳侯穆清叔赏梨花曾赋诗云:“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清香来玉树,白议泛金瓯。……” 历代诗人钟爱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写梨花神、气、韵、致的诗篇。 梨花白得清纯,白得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纯洁,这首先引起了诗人们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咏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温庭筠有诗云:“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雷渊赞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张建描写梨花初绽为“嫩苞开破雪搓球”,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以“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赞美梨花。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从另一个角度把飞雪比作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开白雪香”,古人曾把雪与梅花作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将梨花与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了。 清代文学家李渔赞曰:“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读古人梨花诗,便觉有清香从纸上飘出,清凉怡人——“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为);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陆游)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风韵。“一树梨花一溪月”——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尽的温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院子里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池塘边柳絮轻漾,春风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云满衣裳月满身,轻盈归步过流尘”——夜色朦胧,星月临空,梨花似月若云在春风中轻盈舞,偶有花瓣飘落,好似月光在闪烁,月色与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驰神往,陶然怡悦,叹为观止! 最妙的要数梨花经雨了。雨中梨花,尤其妩媚动人。白居易一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贵妃在仙山上听说唐玄宗的使者到来时潸然泪下的仪容,形象生动,刻意人微,明丽动人,可谓写出了人间美色的极致。后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泪,如宋·王洙《梨花》诗:“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文征明在《梨花》诗中有“粉痕白露春含泪” 梨花带雨悲而不伤,却写出人间美色的极致,一滴滴,一点点的,不需风吹,自然引出心湖里那一圈圈又是怜,又是爱的痴情。在铺垫环境和渲染气氛时,诗人们也常常把梨花衬托出一种凄凉的意境、哀怨的心情。如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 ,梨花春雨掩重门”宋人李重元有一首《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作者用黄昏时雨打梨花的景象,衬托了一位深怀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态。周邦彦 “弄夜色 ,空馀满地梨花雪”,用具体的梨花落满地以象征“ 春去 ”。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满地梨花如雪,极写怨恨之情。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周密有《浣溪沙》词云“梨云如雪冷清明”,写春残的用语冷峭动人。杜牧诗:“带叶梨花独送春”。梅尧臣《苏幕遮·草》“落尽梨花春又了”以梨花落尽写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 吟诵古人咏梨花的诗句,只觉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洁清香,五脏六腑有说不出的妙境,惬意极了。 4.有没有与梨花或者梨花仙子有关的诗词小令《[南吕]金字经·梅边》元 吴镇 雪岭松边路,月寒湖上村。 缥缈梨花入梦云。 巡,小檐芳树春。 江梅信,翠禽啼向人。 《次韵梨花》宋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梨花》宋 陆游 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 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 《江岸梨花》唐 白居易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梨花》宋 高似孙 殿头催引上清华,独奏春词喝赐茶。 带月归来仙骨冷,梦魂全不到梨花。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宋 欧阳修 面旋落花风荡漾。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雨后轻寒犹未放。 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 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 月明正在梨花上。 供参考。 5.描写梨花的诗句有哪些破阵子·春景 【作者】晏殊 【朝代】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一、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巧笑着的东邻女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二、注释 (1)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2)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3)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4)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5)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逢迎:碰头,相逢。 (6)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7)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8)双脸:指脸颊。 二、赏析 归飞的燕子,飘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鸟啼,映衬着笑靥如花的少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6.哪些诗句中含有梨花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4.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5.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6.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春(东)风情味。 7.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8.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 9.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10.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11.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12.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13.启朱唇、金风桂子,唤残梦、微雨梨花 14.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15.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 16.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17.髻滑凤凰钗欲坠,雨打梨花满地 18.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19.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20.杨柳小桥人远别,梨花深巷月斜辉 7.与梨花有关的诗词杜甫 【阙题】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令狐楚 【宫中乐五首】 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 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 赵嘏 【春酿】 春酿正风流,梨花莫问愁。 马卿思一醉,不惜鹔鹴裘。 温庭筠 【嘲三月十八日雪】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崔道融 【寒食夜】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 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无名氏 【一片子】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 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 王沈 【相和歌辞·婕妤怨】 长信梨花暗欲栖,应门上龠草萋萋。 春风吹花乱扑户,班倢车声不至啼。 崔国辅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 坐恐玉楼春欲尽,红绵粉絮裛妆啼。 崔国辅 【白纻辞二首(前首一作《香风词》)】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 坐惜玉楼春欲尽,红绵粉絮裛妆啼。 李颀 【遇刘五】 洛阳一别梨花新,黄鸟飞飞逢故人。 携手当年共为乐,无惊蕙草惜残春。 李颀 【咏张諲山水(末缺)】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 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 刘方平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戴叔伦 【春怨】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戴叔伦 【过柳溪道院】 溪上谁家掩竹扉,鸟啼浑似惜春晖。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飞。 王建 【宫词一百首】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数看谁曲校多。 明日梨花园里见,先须逐得内家歌。 武元衡 【与崔十五同访裴校书不遇】 梨花落尽柳花时,庭树流莺日过迟。 几度相思不相见,春风何处有佳期。 韩愈 【梨花下赠刘师命】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吕温 【道州郡斋卧疾寄东馆诸贤】 东池送客醉年华,闻道风流胜习家。 独卧郡斋寥落意,隔帘微雨湿梨花。 元稹 【使东川·江花落】 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 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 元稹 【白衣裳二首】 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 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 元稹 【离思五首(一本并前首作六首)】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白居易 【寒食月夜】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白居易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岸梨花】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刘言史 【乐府杂词三首】 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 城里万家闻不见,君王试舞郑樱桃。 徐凝 【玩花五首】 一树梨花春向暮,雪枝残处怨风来。 明朝渐校无多去,看到黄昏不欲回。 杜牧 【初冬夜饮】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杜牧 【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温庭筠 【鄠杜郊居】 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 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 陆龟蒙 【寄远】 缥梨花谢莺口吃,黄犊少年人未归。 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镜留雪鬓暖消无,春到梨花日又晡。 移取扶桑阶下种,年年看长碍金乌。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大堤时节近清明,霞衬烟笼绕郡城。 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太子真娥相领行,当天合曲玉箫清。 梨花新折东风软,犹在缑山乐笑声。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东溟两度作尘飞,一万年来会面稀。 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 唐彦谦 【忆孟浩然】 郊外凌兢西复东,雪晴驴背兴无穷。 句搜明月梨花内,趣入春风柳絮中。 郑谷 【下第退居二首】 年来还未上丹梯,且著渔蓑谢故溪。 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 崔涂 【初识梅花】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左偃 【送人】 一茎两茎华发生,千枝万枝梨花白。 春色江南独未归,今朝又送还乡客。 陈陶 【水调词十首】 忆饯良人玉塞行,梨花三见换啼莺。 边场岂得胜闺阁,莫逞雕弓过一生。 王周 【无题二首】 梨花如雪已相迷,更被惊乌半夜啼。 帘卷玉楼人寂寂,一钩新月未沈西。 王沈 【婕妤怨】 长信梨花暗欲栖,应门上钥草萋萋。 春风吹花乱扑户,班绝车声不至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