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岱宗夫如何,齐鲁情未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杜甫因为没有登上过泰山,所以只是写了一首《望岳》,从自己的想象出发描写泰山,是非常有名的一首诗。这两句是诗歌的开头两句。第一句是问话,岱宗,就是泰山,岱宗夫如何?是模拟别人的口气来问杜甫,你觉得泰山怎么样呀?齐鲁,是古代在山东的两个国家,齐国和鲁国,后来山东又被称为齐鲁大地。青是指田野,青未了就是说田野还是一片茂盛(夏初),农作物已经成熟但还没有收割。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常常有人问我,你觉得泰山怎么样?在初夏时节,田野一片茂盛,风光非常美好,我终于来到了山东,远远地看到了泰山。 2.齐鲁的相关诗作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作鉴赏 诗人一开篇,就抓住泰山最能摄人心魄的传神之处:“齐鲁青未了”,它莽莽苍苍上与青天相接,连绵不断。横亘于齐鲁大地,雄浑沉稳,伟岸挺拔。由是道出对泰山向往已久的崇敬和仰慕之情。“造化钟神秀”,泰山如此壮观是因为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把天地日月的精华灵秀赋予了它。举重若轻、高度概括的虚推之笔,将泰 山的万千气象、万千神韵包容无余。“阴阳割昏晓”,泰山如此壮观还在于,它南北两面因阳光辉映所变幻出的宏大场景,如同黄昏、拂晓时夜与昼的转换一样刚健无比。化生为熟、形象生动的实比之句,点出泰山与天争高、与地争寿的强大生命力。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面对泰山的壮丽景象,我胸中的感情激荡不已,犹如泰山云海奔涌翻腾;极目远眺拼命睁大的眼睛,好比泰山林海莽无涯际,容得下万千回归的雀鸟。极度夸张之笔既为泰山的雄伟之景着上一层瑰丽迷人的色彩,也道出诗人欲将壮美的泰山景色尽藏胸中、尽收眼底的激动之情,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诗人写完对泰山的崇敬、赞叹、向往之情,最末一句笔锋突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视角由仰视、远望为俯瞰,全景式的扫描,使得泰山因众山之“小”反衬的愈发高大,更加雄伟。一个“凌”字更是领全篇之神,道出诗人胸怀比泰山还要博大,气度比泰山还要豪迈。风流不肯落人后,光芒四射的激情,犹如一轮从沧海跃起的朝阳,透出一股刚健昂扬的英勃之气,让人咏之难忘。通篇观之,全诗仰视、远望、俯瞰三位一体,虚推实比恰到好处。泰山直上霄汉、笑傲群峰的开扬气势与诗人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之美与人生境界之美浑然一体,不愧是咏物抒怀的千古名篇。 3.关于浓浓乡土情的诗歌1、相关诗歌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注释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⑶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⑷枳花明驿墙:明:使……明艳。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地名。 ⑹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⑺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3、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4、简析 《商山早行》选自《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4.描写济南的诗句《趵突泉诗》 (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趵突泉》 (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登千佛山寺》 (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明)边贡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 《观珍珠泉》 (清)爱·玄烨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济南二首》 (清)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济南杂诗》 (金)元好问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鹊山亭》 (宋) 曾 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 《题珍珠泉》 (清)爱·弘历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 《咏趵突泉》 (明) 胡缵宗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游历下亭》 (清) 黄景仁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 《珍珠泉》 (清)蒲松龄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 《白云湖夜泛》 (明)李开先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 《北渚亭》 (宋)苏辙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登汇波楼》 (元)张养浩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 (明) 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五龙潭七十三泉》 (清)郝植恭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 《北珍珠泉》 (明)晏 譬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登历下古城》 (唐)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 《赋得秋柳》 (清)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华不注》 (清)黄景仁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 《灵岩寺》 (宋)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 《客有询济南风景者》 (清)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千佛山》 (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 (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昔我游齐都》 (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5.关于泉城的古诗《昔我游齐都》(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 《登历下古城》(唐)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 《北渚亭》 (宋)苏辙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灵岩寺》 (宋)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 《趵突泉》(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鹊山亭》(宋) 曾 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济南杂诗》 (金)元好问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济南杂诗》十首之九 荷叶荷花烂漫秋,鹭鸶飞近钓鱼舟。北城佳处经行遍,留着南山更一游。 《济南杂诗》十首之十 看山看水自由身,著处题诗发兴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 《济南杂诗》华山真是碧芙蕖,湖水湖光玉不如。六月行人汗如雨,西城桥下见游鱼。 《趵突泉诗》(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东城》元 赵孟(描写济南东郊)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早春》(大名湖) 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 《丁丑春日再过泉亭酒家二首》明 许邦才 趵突泉头卖酒家,板桥迤逦跨河斜。东风解得丹青意,画出垂杨间杏花。 《登千佛山寺》 (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明)边贡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 《咏趵突泉》(明) 胡缵宗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登汇波楼》(元)张养浩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明) 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白云湖夜泛》(明)李开先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 《北珍珠泉》(明)晏 譬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观珍珠泉》(清)爱·玄烨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济南二首》(清)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题珍珠泉》 (清)爱·弘历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 《游历下亭》(清) 黄景仁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 《珍珠泉》 (清)蒲松龄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 《五龙潭七十三泉》(清)郝植恭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 《赋得秋柳》(清)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华不注》(清)黄景仁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千佛山》(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济南杂诗》清 董元度 济南春好爱新晴,楼外秋千柳外莺。 仿佛江南金粉地,穿街只少卖花声。《客有询济南风景者,示以绝句》清 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 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春山泉响隔邻分,市口浮岚压帽裙。 谁信出门如画里,不须着色李将军。 6.描写济南的五言八句的诗五言律诗没有,但是自古写济南的诗词还是很多的。抄录如下: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杜甫 东藩住皂盖,北渚临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惧物役,从公难重过!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 皇甫冉 麦秋中夏凉风起,送君西郊及沣水。 孤烟远树动离心,隔岸江流若千里。 早年江海谢浮名,此路云山惬尔情。 上古全经皆在口,秦人如见济南生。 《趵突泉诗》(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趵突泉》(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登千佛山寺》 (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明)边贡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 《观珍珠泉》(清)爱·玄烨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济南二首》(清)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济南杂诗》 (金)元好问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鹊山亭》(宋) 曾 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 《题珍珠泉》 (清)爱·弘历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 《咏趵突泉》(明) 胡缵宗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游历下亭》(清) 黄景仁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 《珍珠泉》 (清)蒲松龄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 《白云湖夜泛》(明)李开先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 《北渚亭》 (宋)苏辙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登汇波楼》(元)张养浩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明) 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五龙潭七十三泉》(清)郝植恭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 《北珍珠泉》(明)晏 譬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登历下古城》(唐)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 《赋得秋柳》(清)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华不注》(清)黄景仁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 《灵岩寺》 (宋)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 《客有询济南风景者》(清)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千佛山》(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昔我游齐都》(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7.关于我的民谣情怀的诗歌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④。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⑤。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斗十千:每杯酒价十千钱。 珍羞:珍美的菜肴,羞同“馐”。直同“值”。 ②箸:筷子。顾:看。 茫然:渺茫而无着落的样子。 ③“欲渡”二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事与愿违。 太行:即太行山,在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边界。 ④“闲来”二句:古代传说,姜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钓鱼,伊尹见汤之前,梦见自己乘舟经过日月之边。 这里把两个典故合用,表示人生变幻难测,世事茫茫。 ⑤长风破浪:出自《南史·宗悫传》:“宗悫少时。 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沧海:大海。 云帆:指天水相连时,船帆像是出没云中。 赏析 赏析 [赏析] 《行路难》本乐府旧题。 多写世路艰难与别离伤感。诗首先通过对珍馐美酒,食不下咽,拔剑而起,四顾茫然的动作刻画,突出表现李白内心的苦闷,接着通过黄河冰塞、太行雪满表现世路的坎坷艰难,最后仍抱着幻想,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②。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③。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④。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⑤。 高楼当此夜,汉息未应闲⑥。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 匈奴曾困刘邦于此。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 ⑤戍客:指戍边的兵士。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赏析 赏析 [赏析] 古乐府《关山月》传统的主题就是写征戍或远别之苦。 李白此诗即叹息前方战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诗一开始以天山明月出没于苍茫云海起兴,由万里长风把人们带到遥远的边塞,接着写征战的激烈和战争的严酷。 然后写戍客思归,闺妇怀远。后四句,和他在《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的主题是反战,表现了诗人对征戍战士及其家属的无限同情。全诗气势雄浑,意境苍茫、悲慨,感人至深。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①。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②。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烽火:古时候报警的烟火。此指战争。 三月:形容时间很长,非确指。 ②白头:指白发。 浑:简直。不胜簪:意思是头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作者困居长安时写的,是一首触景生情的抒情诗。长安沦陷,虽然山河依旧,但已物是人非。 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美好春景更增加诗人的愁思。 本诗结构严谨,从而使诗人感时伤别之情更深沉而具体。最后以“不胜簪”作结,忧国之心真挚感人。 这首诗,对仗工整,情致沉郁宛转,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景物与作者情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而诗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①。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岱宗:泰山别名称岱,因其居五岳之首,故称岱宗。夫:(fú)语助词。 齐鲁句:意谓泰山横跨齐鲁,峰峦青翠,齐鲁之外,还可望见。未了(liǎo):无穷无尽。 ②“造化”句:意谓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赋予了泰山。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赋予。阴:山北,日光不到, 故称昏。 阳:山南,日光先照,故称阳。割:划分。 ③“决眦”(zì)句:山高鸟小,远望归鸟,眼睛睁得几乎裂开。眦:眼眶。 ④会当:终当,一定要。凌:登上。 赏析 赏析 [赏析] 杜甫多次游历山东,饱览了齐鲁之邦的名山大川,并对泰山独有情钟。诗从“望”字上着意,从远望、近观、细看的不同角度写了泰山雄伟壮观的景色。 全诗气势磅礴,苍茫开阔,情调高昂,风格明快,具有诗人早期诗歌开朗豪放的特色。 念奴娇·春情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①,扶头酒醒②,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③。 被冷香消新梦觉④,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⑤,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险韵:以生僻字协韵写诗填词。 ②扶头酒:能让人精神振作的好酒,饮多则易醉。一说“扶头”为酒名。 ③玉阑干:白石栏杆。 ④香消:香炉中的香已烧尽。 ⑤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出自《世说新语·赏誉》。初引:叶初长。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它叙写了寒食节时对丈夫的怀念。 开头三句写环境气候,景色萧条。柳、花而用“宠”、“娇”修饰,隐有妒春之意。 接着写作诗填词醉酒,但闲愁却无法排解,已有万般怨尤。一句“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