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有哪些诗句渔家傲

1.古诗词大全 渔家傲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古诗或宋词

《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

渔家傲是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原词:《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释义: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创作背景: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扩展资料:同为渔家傲词牌的著名词作有:1、《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释义: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

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还未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2、《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释义: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

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

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

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3、《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宋代:晏殊 画鼓声中昏又晓。

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

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

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

人间万事何时了。释义:在一片动听响亮的画鼓声中,人们不知已经过去了整日。

不像那易逝的时间,只会让人渐渐地老去。能享受短暂的欢乐时光,及时发现风光的无限美好。

一齐放声歌唱。就是一曲美妙动人的《渔歌子》。

碧绿清澈的湖水悠远无尽,澄澈的天空缥缈绵长。人生又怎会一直停留在少年时代。

不要惋惜那醉后的开怀大笑。需要知道的是。

人间的万事是永远不会结束的。4、《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释义: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

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5、《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宋代: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释义:绵绵的细雨微微的风,千家万户掩映在杨柳密荫青烟绿雾中。

淋湿的花瓣贴在树枝上不再飞。心中愁无穷,连同春色都付与江水流向东。

九十天的光阴能够留多久?解尽金龟换酒也无法将春光挽留。告诉那东阳城里卖酒人,而今只求拼个一醉方休,不管今日乐事成为他年热泪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家傲·秋思。

3.诗词范仲淹渔家傲

渔 家 傲①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衡阳雁去无留意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④,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⑤,燕然未勒归无计⑥。

羌管悠悠霜满地⑦,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渔家傲:词牌,双调,六十二字。

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②塞下:边界戍守的要塞,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相传衡阳有回雁峰,北雁至此而不再南飞。④边声:边地的悲凉之声。

角:军中号角。嶂:屏风一样的山峰。

⑤浊酒:米酒,色浑浊。 ⑥燕然未勒:没有击溃敌军,边境还不安宁。

《后汉书·窦宪传》:窦宪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返。燕然山,即蒙古境内杭爱山。

勒:铭刻。⑦羌管:即羌族人吹的笛子。

【作者】 范仲淹(980——1053),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字希文,祖籍陕西,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幼年孤苦贫寒,但勤勉自学。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

历任参军、知州、司谏、吏部员外郎等职。范仲淹在政治上力主革新,曾针砭时弊提出改革措施;在军事上,战功卓著,在指挥边地军民抗击西夏入侵中,以文才武略出众,获得很高声望。

他的诗、词、文皆好,词作现存虽仅5首,但情感深沉,风格豪迈,从内容以至艺术手法上都有一种创新精神。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点评】1040至1043年,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略。长期的边地生活,使作者非常熟悉边陲景物特征和将士的情感细节。

因此,作者只写出了几个景物特征:“衡阳雁去”、“四面边声”、“长烟落日”、“孤城闭”,便展示出一幅苍凉的边地画面。词的下阕则用“浊酒思家”、“胡虏未灭”、“征夫难眠”一组情感细节的描写,反映了边境将士的真实情感。

他们虽然思家,借酒消愁,甚至是难以入眠,但保卫国家的高度责任感是明确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人能在十分艰苦的时候还能想着国家,克制自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渔家傲》一词曾受到一些文人的讥讽,称其为“穷塞主之词”。

而在我看来,作者正是通过这首词写出了当时边防将士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不失英雄气概。词的风格苍凉壮阔,一反五代以来柔弱词风,开慷慨雄放风气之先。

【赏析】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 ——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塞,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下,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 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下面分别描写塞下秋景之“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 这实际上是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他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词人是在与中原地带自己家乡风景的对比中观察身边景物的特点的,所以很自然地发现了塞下风景的“异”处,并能有重点地把它们描绘出来。

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羌管悠悠霜满地”,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结句“人不,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