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古诗咏柳的教案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赏析】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2.查找古诗词(小学)古诗:《咏柳》、《江畔独步寻花》、《忆江南》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梳洗罢 唐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春夜喜雨 唐 杜甫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池 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江雪 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梅花 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别董大 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幼儿园 古诗词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 王之涣 朝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②轻尘, 客舍③青青柳色④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⑤无故人 春 日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秋浦歌 李 白 白 发 三 千 丈, 缘 愁 似 个(个)长。 不 知 明 镜 里, 何 处 得 秋 霜。 鹿柴(zhai)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幼儿园大班开心识字《咏柳》的教案源自网络供参考。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现在正值春季,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不光是人们和小动物们有了变化了,连树木也开始发芽,这些都是幼儿平时随处都能观察到的,本次活动就是从幼儿的生活出发,选择他们周围的一个特定的植物-柳树展开活动,使他们不仅会演唱歌曲,而且能够对歌曲所表达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咏柳》,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 2.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喜欢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1.制作有关春天的ppt,有花、草、树、人等等。 2.有关歌曲的音乐。 3.与歌词相关的图谱。 4.一张柳树笑了的图片。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咏柳》。 活动难点: 能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幼儿听《春天在哪里》做动作。 可以是随歌词创编的一些动作,也可以拍拍肩、拍拍腿等一些活动的动作。动作要简单,幼儿都愿意参加为主。 2.欣赏有关春天的图片,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这个问题开始本次活动,幼儿较容易进入状态,大班幼儿已经对季节有一定的认识了,所以,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又会对接下来的问题充满好奇。) 师:"现在,你们说一说春天都有些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先进行一个提问,让幼儿能够对春天的变化有些回忆,在进行第二个提问,让幼儿对春天有一些巩固,回答起来也容易的多。 幼儿的回答会有很多种,例如:小草绿了,小花开了等等。最主要的是在最后一个放入一张大树就可以了,让幼儿自己说出树发芽了。) 师:"你知道哪些树呢?"(例如:松树、桂花树、柿子树、橘子树等等)如果没有幼儿说出柳树,教师可以接着说:"老师也知道一种树,他叫做柳树,你们认识它吗?"(引出接下来的环节) 3.欣赏歌曲《咏柳》。 师:"你们知道吗,有一位诗人他写了一首诗来赞美柳树,赞美春天的美丽,名字叫做《咏柳》,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先让幼儿对诗有一些了解,教师对诗的内容进行讲解,再带领幼儿念一遍,让他们对诗有一个初步的记忆过程。 也能够丰富活动的形式。)师:"你们知道吗,有人把这个诗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它是怎么唱的。 "(教师用一种神秘的语气说出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听的时候也能够认真些。) 4.出示图谱,学唱歌曲《咏柳》。 教师出示相关的图谱(绿色的石头、柳树、许多绿丝带、细长的叶子、问号、两个手指、剪刀):"看见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呢?"(幼儿的回答肯定是和图片上画出来的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在他们说出一个答案后,加以修改变成歌词了。) 5.根据图示,师幼共同演唱。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吧,春天多美呀,春天的柳树更美啦,我们要把自己最喜欢的感觉唱出来,好吗?"(这只是为了让幼儿更能够接受、愉快地演唱,演唱完了之后要进行一些表扬。这时的演唱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暗示的动作,让幼儿学一学。) 6.根据教师暗示,幼儿自己演唱。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图片全部都拿走了,看一看谁最厉害,能唱出来的呢。 "(难度加大,开始的第一遍教师要带领幼儿共同演唱,暗示的动作要做的明显些,让幼儿容易记,之后的几遍就可以只做动作不演唱了。)师:"小朋友们唱的真棒,看,柳树姑娘被你们一夸,好开心啊,它都笑了呢。 "(增加幼儿的信心,对他们所学的进行肯定,之后就会更愿意学习了。) 7.结束活动师:"我们再唱一次,夸一夸柳树吧。 "(最后再对歌曲巩固一遍) 8.延伸活动:幼儿自己可以将会念的诗用黄梅戏的方法演唱给小朋友们或者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咏柳》是贺知章所写的,这首诗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直接记忆一首古诗的难度要比一首歌要难很多,所以将本次活动进行了改编,利用幼儿喜欢的歌唱来记忆。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非常的新颖,是一种全新的活动形式,采用的是黄梅戏的演唱方式,幼儿第一次接触戏曲,特别感兴趣。 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在熟悉古诗的基础上,能用黄梅戏调歌唱出来。对此,我运用了图谱让幼儿很快的掌握节奏,并通过演唱让幼儿感受到黄梅戏曲调的特点。 整个活动让幼儿对黄梅戏和古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了解更多。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挖掘更多新鲜事物利用资源来丰富孩子的视野,用孩子喜欢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真正做到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5.咏柳诗句可以配哪些动作活动准备:春天景色视频,踏春的图片,《春天》背景音乐,古诗句型条,柳树的图片,柳条,《咏柳》的视频活动过程:1、用春天景色的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春天来了,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吧,(播放春天的景色的视频,老师边做动作边带小朋友进入活动场地)我们找个位置坐下来休息会儿吧。(幼儿找位置坐下)2、谈话引出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从哪里发现了大自然的变化?(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老师也找到了春天,还把它画下来了。3、出示柳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柳树的特征,理解古诗的内容。 (1)你们看,这是什么树?(柳树)柳树美不美?小朋友们仔细看看,柳树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回答)柳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垂下来的)柳条像什么?(引导幼儿说像绿色的绳子,丝带)我们可以说柳条像绿丝绦,从树上垂下无数柳条,看上去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万条垂下绿丝绦”(2)柳枝上长出了什么?柳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就像绿色的玉石一样,我们可以用“碧玉”来形容柳叶。(碧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新叶,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碧玉妆成一树高”(3)细细的柳叶一片一片的无休止美,老师这副图上的柳叶是用剪刀剪出来的,你们看(教师示范剪一片柳叶)美不美啊?(出示实物柳条)那真正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请幼儿回答)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大剪刀,剪出了这些细细的,嫩嫩的柳叶。 4、播放古诗视频,完整欣赏古诗。唐代有位叫贺知章的诗人,看见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绿绿的新叶,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柳条,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大剪刀,剪出了这么美的柳叶。 贺知章很喜欢柳树,就写了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名叫《咏柳》,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视频)5、边出示古诗句条,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6、引导幼儿学习朗读古诗(四遍,分句带读两遍,整体跟读两遍,配古筝音乐诵读)。7、出示图片,发散幼儿思维:春天我们去踏春。 小朋友,春天除了柳树很美,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空气也很新鲜,我们要多到外面去走走、看看,去踏春。老师这里有几张踏春的相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播放相片,老师适当讲解)你们春天去了或者想和爸爸妈妈去哪里玩呢?(请小朋友讨论,并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小结:春天到了,你们要多和家人一起去爬爬山,看看绿树,看看野花,看看大自然的变化,和爸爸妈妈妈一起找找春天在哪里。8、结束活动。 现在,和老师一起到我们的幼儿园里去找一找,看看春天在哪里?(放〈春天〉音乐,带小朋友离开活动室)。 6.素描儿童古诗咏柳咏柳 / 柳枝词朝代:唐代作者: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朝代:唐代作者:韩偓原文: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咏柳朝代:唐代作者:李咸用原文:日近烟饶还有意,东垣西掖几千株。 牵仍别恨知难尽, 夸炫春光恐更无。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 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咏柳朝代:唐代作者:薛逢原文: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 敢拂朱阑竞短长。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7.从古诗咏柳中读到了什么这首诗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的手法来赞美春天。读了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花儿开放了,小草和树木都发芽了,春风徐徐的吹来,一名名少先队员开始上学了,大地充满了一片生机! 我喜欢这首古诗是因为作者把春天描写得很美,这让我更加喜欢上了春天,也让我觉得春天是播种希望的时候,古语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说我要从现在起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古诗是一种诗情画意的东西,它能使人的心情变得舒畅无比,有时也会令人有点伤感。我特别喜欢《锄禾》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咏柳》。 我只要读到《锄禾》,就会埋头深思,虽然这是一首简单的古诗。这首普普通通的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背了。这首诗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来:在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农田里,有一个戴着草帽的农民在辛勤劳动,汗水直滴到农田里。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头上时不时地发出汗来,汗水直滴到农田里。这可真是“ 粒粒皆辛苦”啊!这雪白的大米渗透着农农伯伯的汗水和心血。难道不是吗?我们身上的衣帽鞋袜,我们学习用的笔墨纸砚等。哪一样不是经过工人叔叔们无数次工序生产出来的!无论在何地,我们都要谨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简单的古诗教会了我们节约任何物品。 当我读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我又想起了这样一个场景。每当过中秋节时,我们坐在阳台上望着月亮吃月饼时,我都会想起远在杭州的妹妹正在做些什么呢?是不是和我一样,对着寂静`黑乎乎的天空,看着月亮吃月饼呢?我深深地思念着。这可真是《八月十五忆杭州妹妹》呀! 读到《咏柳》这首诗时,可想而知,春天已经来临了。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玉石装扮成的一样绿。长长的柳枝像是绿色的丝带在风中飘动。不知道一片片细巧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啊,恰似神奇的剪刀。这是多么恰当的比喻啊!一想到诗中贺知章描绘的柳树,多么美丽啊!实在忍不住发出赞叹。 诗真妙啊!诗真奇啊!诗真美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