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听唐诗绝句二首

1.古诗(绝句)两首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五言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静夜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绝句古诗二首创造故事

自有记忆开始,就听祖父经常给我讲故事,什么桃园三结义啊,什么薛仁贵征东啊,什么杜甫草屋啊等等。印象中特别深刻的还是“两个鸡蛋整三样菜”的那一则故事。四十多年过去了,记忆里还经常浮现。

后来进了学堂,记得当时是一个民房小屋,破烂不堪,特别冬天,冷冻得发抖,恰是草堂的样子。一天老师教我们《绝句》那首诗,老师念过一遍,我就能背诵。

老师问:“同学们,什么叫绝句啊?”我倏地站起来,老师:“两个鸡蛋整三碗菜叫绝句。”同学们以为我乱回答,哈哈大笑起来。老师没有笑,倒有几分好奇,盯住我问:“你怎么知道的呀?”“我爷爷讲给我听的”我很爽快的回答。“哦,那你也讲给大家听听。”老师安排我讲,并把我带到前排,面向大家。我当时感觉到心子都快跳出来啦,脸也火辣辣的,真后悔,不该逞能。犹豫了好一阵,老师反复鼓励我“讲,大胆讲呀!”我终于鼓起了勇气,吞吞吐吐讲起了我爷爷曾讲给我听的一则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大诗人叫杜甫,安史之乱的时候,杜甫弃官为民,携家隐居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小山头上,成天吟诗作画。之前杜甫曾为官,但为官清廉,隐居后,家境窘迫,一家人居住在一间茅屋里。文人生活图的是清闲快活,自由自在的吟诗作画,倒是神仙般的自在。

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四位朋友,可急坏了杜夫人,即杜甫的妻子。客人来了总得要吃饭喝酒,可家里什么都没有呀。杜甫倒是显得很镇定,安坐好客人后,把夫人叫到一旁,吩咐她去买菜。夫人很为难道:“家里只剩下六个铜板钱,买斤散酒都买不到,咋办哦?”杜甫安慰妻子:“有办法,照我的意思去买……”

杜夫人上了街,到了蔬菜市场,满街的蔬菜,确实令人喜欢。可是蔸里的钱少得可怜。一路走过,摊贩问:“夫人你看我的菜新鲜得很呢,买点吧?”她只是微笑、摇头。走到一个卖葱的摊点,夫人蹲下身小心翼翼的掏出一个铜板钱买了一指葱。又到一个蛋铺店掏出两个铜板钱买了两个鸡蛋。转转豆腐坊,请老板照顾点生意,花去一个铜板钱买了一碗渣。身上只剩下两个铜板钱了,还有酒没买呢?去逛逛酿酒作坊,作坊里摆满了各种式样的坛子酒,香气扑鼻,有大坛子的,有小坛子的,红纸条上明码标价,大坛子一百二十铜钱,小坛子十二铜钱(小坛子里面装约一公斤散白酒)。两个铜钱还买不到四两呢,咋整啊?夫人很犯愁,终于开口:“老板你这里有黄酒卖吗?” (黄酒其实不是酒,是烤酒蒸桶下面的脚料水,但有一点酒味。)“有!夫人你买黄酒作什么用啊?”老板反问。“你别管,我家里急用,你快讲多少钱一斤?”夫人催促老板。“三个铜板!”老板报了价。“我的妈呀,黄酒一斤都要三个铜板。老板你看,少一点行不,就两个铜板一斤。”老板也做个人情,爽快道:“两个铜板!就两个铜板!”

夫人总算把菜买回了家,经过一番精心的制作,一桌席敲定。杜甫热情招呼客人入席,虽不成席面,但礼数得讲究。客人围坐一看,四个菜:两个鸡蛋黄加点葱一道菜;两个鸡蛋的蛋清拌碗水一道菜;两个鸡蛋的蛋壳添碗水又一道菜;一碗雪白的豆腐渣更是特色的一道菜。客人们相互交换眼色,心想杜甫你搞什么名堂,这是啥子席?杜甫先给朋友们盛满黄酒,然后站起身来敬酒:“各位朋友,大家光顾茅屋,专程来看望,是我及我家人的荣幸,家里没有好茶饭招待大家,请原谅。”杜甫说完客套话,将自己杯中酒一咕噜喝下肚。朋友跟着喝,这那里是酒,分明是水。大家几乎把目光盯着杜甫,看他演的那出戏。杜甫用筷子指向两个蛋黄加葱的那道菜,同时吟出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形象的比喻,葱似柳,蛋黄如黄鹂。友人分别称赞:“妙!”杜甫接着夹第二道菜,语出:“一行白鹭上青天”,朋友们几乎同时站起来:“妙!”杜甫将筷子伸向那碗雪白的豆腐渣,用很沉的声音吟到:“窗含西岭千秋雪”,大家又是一阵赞许,几乎同时将杯碰响。最后一道菜,杜甫用筷子搅动碗里的蛋壳,蛋壳在水上转动,看上去像是船。杜甫提高嗓门吟出:“门泊东吴万里船”。友人们同时把杯子高高举起:“老杜,好诗,干杯!”就这样一桌尴尬的席,被杜甫的诗演绎成一次最佳的宴。可能是杜甫的朋友把诗记了下来,因为诗写得太好了,后人给诗冠了名,为天下绝句罢了。我讲完故事,老师和同学给我鼓了好一阵掌声。

长大了,工作了。一次机会,我去了成都,不太费劲找到了杜甫草堂,还闲游草塘路。今天的杜甫草堂依旧保存着两间草屋,杜甫的雕塑,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草塘路镶嵌着杜甫的几十首诗。绝句也在其中,我俯下身去,用嘴轻轻吹去敷在诗上的尘灰,然后站起来晃了晃脑袋,大声吟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从诗句沟壑里我仿佛看到了杜甫生活时光的流淌,也仿佛看到了杜甫跟他的朋友围坐在一桌丰盛的宴席上饮酒吟诗的场景。

3.古诗《绝句》两首分别是什么

《绝句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绝句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扩展资料: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4.《绝句》古诗4首有哪些

1.《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绝句二首》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绝句》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代: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2.《绝句二首》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2)赏析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3.《绝句》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赏析 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

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4.《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代: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译文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

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2)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

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

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

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

5.《绝句》古诗4首有哪些

1.《绝句》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绝句二首》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3.《绝句》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代: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1.《绝句》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2)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2.《绝句二首》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2)赏析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3.《绝句》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赏析 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

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4.《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代: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1)译文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

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2)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

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

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

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