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酒的古诗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其它与酒有关的诗;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短歌行》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今朝有酒今朝醉。 曾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醉里挑灯看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愿长醉不愿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 ——卢殷《长安亲故》 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杜苟鹤《白发吟》 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梁园吟》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 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唬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容,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段成式《哭李群玉》) 范仲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碧 最喜欢的却是人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的桃花诗: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后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马尘车驰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车马, 他的富贵我的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2.请问唐诗,宋词中关于"酒"的句子有那些中国人爱酒,中国古诗中关于酒的好作汗牛充栋。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如意: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五言诗。 想那绿该是浅浅的绿,嫩生生浮在杯中,让人想起春天。而那红该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实的红,透出通红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 雪是冷的,酒是温的,情是热的,极端素朴的句子,描蓦出极端素朴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缘故,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那样的一份温暖,是可以把人从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离开的,是可以让人心中的冰层一点点融化的。 chunfu: 少时曾读过此诗,后来可能淡忘了。 最近又在书院之中见到,很喜欢。闲暇时那诗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觉地从脑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复吟诵,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种情绪,“美啊!”。 这种感受本来是难以言明的,如非要说: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静,优闲的农家生活,淳朴的世风; 返朴归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生活,真美! 最后两句,真是人体天意,天遂人愿。 陈拴牛: 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欢的:-) 最后好像是:更饮一杯无? 也许是俺记错了,现在也没法查,但您不觉得"更"字要好些吗? 如意:关于“能饮一杯无” 呵呵,知音!不过我仍认为以“能”字为好。 我手里的两个版本,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末句都是“能饮一杯无”,而我个人也认为,以“能”字为好。 相比“更”,“能”更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饮一杯无”,一杯酒,一片情,这发问的情态实在传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过三巡,虽也是殷勤劝客,但那种冷热的对比,弱了很多,而劝友人以酒驱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许多,和一般的寒喧区别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见,还请指正。 陈拴牛: 您那些书俺也都有,可惜现在手头连个中国字的书也见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但俺还是觉得“更”字好些:-) 的确。 “能”字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但感觉是软语相向,透着点假,莫如“更”字有豪气,仿佛是说:马上要大雪了,还走什么走,喝个痛快拉倒!哈哈,俺喜欢这种气氛。对不起啊,俺是个牛脾气,比较倔。 俺总是喜欢怀疑,小时候读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俺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归”字代替“还”字,从韵节上“归”字要好些,等大了点,才感觉到“还”字那种得胜后兴高采烈着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唉,毕竟杜甫只有一个啊! 萧然: 周美成“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与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诗高远。 “能饮一杯无?”闻之直欲将此杯一饮而尽。 Little Fish:“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所以说“能饮一杯无”;“更饮”则是劝酒词。 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呢?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多。 比如:“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要不要过来搞定它?”如果说成“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来来来,再喝一杯!”就有些别扭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让朋友来陪陪自己;“更饮一杯无”,其意在人,有关切之情而无落寞之意。 五绝最为难做,也最为难解。能做到精妙已属不易,要做到象这一首有情境、有情调、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师而不能;而解读既难,以上如有谬误,想必大家定能体谅。 如意: (“红酒”句是妙语,诙谐而生动!倒是想起两则古人邀函,录来与大家共赏。) 一 遥想过雨莲房,红妆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诚近君子之光也。 何幸如之!敬当趋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饮,抖玉麈以高谈。 二 小池碧荷正长,颇如金茎擎玉露也者。 每晨贮珠露一大颗,倾数叶则盈勺,冷吸之可比镇心瓜,尚可以拟长生也。客若来,即以此当凤茗,足下何日过我乎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 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 3.唐诗宋词擂战鼓,对联煮酒论英雄作文[唐诗宋词擂战鼓,对联煮酒论英雄作文]唐诗宋词擂战鼓,对联煮酒论英雄!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唐诗宋词擂战鼓,对联煮酒论英雄作文.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对联: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 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横批:人勤物阜村幽鸟任歌春逐鸟声来横批:地暖花长发东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横批:笛弄梅花曲锦秀山河美光辉大地春横批:风移兰气入佳气满山川国秦民安横批:春光遍草木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横批:寒尽桃花嫩日影泛槐烟春归柳叶新横批:春情寄柳色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横批:黄莺鸣翠柳腊梅吐幽香紫燕剪春风横批:爆竹传笑语水绿织克光梅传喜庆年横批:桃红映人面花发锦城春莺啼杨柳风横批:莺迁金谷晓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横批:雪映丰收果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横批:春暖风和日丽莺歌绿柳楼前第丰物阜民欢横批:春到碧桃树上春草满庭吐秀百花遍地飘香横批:冬去山明水秀唐诗宋词擂战鼓,对联煮酒论英雄作文800字小学生作文(/)。 4.包含酒的唐诗宋词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 昨夜风疏雨骤,浓醉不消残酒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睡醒来愁未醒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酒未到先成泪,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5.请问唐诗,宋词中关于"酒"的句子有那些中国人爱酒,中国古诗中关于酒的好作汗牛充栋。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如意: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五言诗。 想那绿该是浅浅的绿,嫩生生浮在杯中,让人想起春天。而那红该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实的红,透出通红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 雪是冷的,酒是温的,情是热的,极端素朴的句子,描蓦出极端素朴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缘故,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那样的一份温暖,是可以把人从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离开的,是可以让人心中的冰层一点点融化的。 chunfu: 少时曾读过此诗,后来可能淡忘了。 最近又在书院之中见到,很喜欢。闲暇时那诗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觉地从脑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复吟诵,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种情绪,“美啊!”。 这种感受本来是难以言明的,如非要说: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静,优闲的农家生活,淳朴的世风; 返朴归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生活,真美! 最后两句,真是人体天意,天遂人愿。 陈拴牛: 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欢的:-) 最后好像是:更饮一杯无? 也许是俺记错了,现在也没法查,但您不觉得"更"字要好些吗? 如意:关于“能饮一杯无” 呵呵,知音!不过我仍认为以“能”字为好。 我手里的两个版本,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末句都是“能饮一杯无”,而我个人也认为,以“能”字为好。 相比“更”,“能”更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饮一杯无”,一杯酒,一片情,这发问的情态实在传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过三巡,虽也是殷勤劝客,但那种冷热的对比,弱了很多,而劝友人以酒驱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许多,和一般的寒喧区别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见,还请指正。 陈拴牛: 您那些书俺也都有,可惜现在手头连个中国字的书也见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但俺还是觉得“更”字好些:-) 的确。 “能”字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但感觉是软语相向,透着点假,莫如“更”字有豪气,仿佛是说:马上要大雪了,还走什么走,喝个痛快拉倒!哈哈,俺喜欢这种气氛。对不起啊,俺是个牛脾气,比较倔。 俺总是喜欢怀疑,小时候读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俺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归”字代替“还”字,从韵节上“归”字要好些,等大了点,才感觉到“还”字那种得胜后兴高采烈着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唉,毕竟杜甫只有一个啊! 萧然: 周美成“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与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诗高远。 “能饮一杯无?”闻之直欲将此杯一饮而尽。 Little Fish:“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所以说“能饮一杯无”;“更饮”则是劝酒词。 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呢?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多。 比如:“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要不要过来搞定它?”如果说成“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来来来,再喝一杯!”就有些别扭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让朋友来陪陪自己;“更饮一杯无”,其意在人,有关切之情而无落寞之意。 五绝最为难做,也最为难解。能做到精妙已属不易,要做到象这一首有情境、有情调、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师而不能;而解读既难,以上如有谬误,想必大家定能体谅。 如意: (“红酒”句是妙语,诙谐而生动!倒是想起两则古人邀函,录来与大家共赏。) 一 遥想过雨莲房,红妆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诚近君子之光也。 何幸如之!敬当趋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饮,抖玉麈以高谈。 二 小池碧荷正长,颇如金茎擎玉露也者。 每晨贮珠露一大颗,倾数叶则盈勺,冷吸之可比镇心瓜,尚可以拟长生也。客若来,即以此当凤茗,足下何日过我乎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 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 6.李白写的关于酒的诗句 10句 只要诗句,不要全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李白《行路难·其三》 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李白《行路难·其一》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李白《客中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