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宋慈生平人物简介 宋慈 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居建阳。 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出身在一个朝廷官吏家庭,父名巩,曾做过广州节度推官。宋慈少年受业于同邑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弟子,因此,宋慈有机会与当时有名的学者交往。 宋慈二十岁进太学。当时主持太学的真德秀是著名的理学家,真德秀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流露有其感情,因此,对他十分器重。 宋慈早年的师友,对于他学业的进步与后来的思想当有相当的影响。 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中进士乙科,朝廷派他去浙江鄞县任尉官(掌一县治安),因父丧而未赴任。 宋理宗宝广二年(1226年),宋慈出任江西信丰县主薄(典颁文书,办理事务),从此正式踏上了仕宦生涯。绍定一至三年,在郑性之幕下参与军事;迄招捕使陈韡檄同监军李华平定莲城七十二寨寇,宋慈参赞居多。 宋慈于绍定四年(1232年)陈韡奏其政绩,举为福建长汀知县(一县的行政长官),嘉熙元年(1237年)任邵武军通判(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嘉熙二年(1238年)调南剑州通判,嘉熙三年(1239年)任提点广东刑(主管司法刑狱和监察),嘉熙四年移任江西提点刑狱兼赣州知县。淳祐元年(1241年)知常州军事,淳祐七年任直秘阁提点湖南刑狱并兼大使行府参议官,次年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宋分天下为各路,等于现在的省份),皆司皋事。 淳祐九年(1249年),拔直焕阅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之军事行政)。 宋慈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后来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可见宋慈一生从事司法刑狱。 长期的专业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宋慈平反冤案无数,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出自《洗冤集录》序),坚持「审之又审」,重视现场堪验,还指出「凡验妇人,不可羞避」,「检妇人,无伤损处须看 [1] 阴门,恐自此入刀于腹内」,如死者是富家女,把女尸抬到光明平稳处,「令众人见,以避嫌疑」。 宋慈卒于南宋理宗淳祐六年(1249年)广州经略安抚使的任所,享年64岁。宋理宗亲自为其书写墓门,凭吊宋慈功绩卓著的一生。 后来宋慈的墓地迁至福建建阳市崇雒乡昌茂村西北。 刘克庄在墓志铭中称他:「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 属部官吏以至穷闾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 这一期间,宋慈在处理狱讼中,特别重视现场勘验。他对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著作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于逝世前两年(公元1247年)撰成并刊刻《洗冤集录》五卷。 此书是其一生经验、思想的结晶,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 [编辑本段]法医学成就 作者把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医药学应用于刑狱检验,并对先秦以来历代官府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因而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和后世刑狱官员的必备之书,几乎被“奉为金科玉律”,其权威性甚至超过封建朝廷颁布的有关法律。 750多年来,此书先后被译成朝、日、法、英、荷、德、俄等多种文字。直到目前,许多国家仍在研究它。 其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外医药学史、法医学史、科技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中贯穿着“不听陈言只听天”的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至今仍然熠熠闪光,值得发扬光大。 当时程朱理学盛行。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在位)时,程朱理学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不可争议的官方统治思想。 其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被分别谥为“元公”、“纯公”、“正公”、“文公”,并从祀孔子庙,荣耀至极。可见此时理学影响之大。 作为朱熹的同乡和后学,宋慈受过理学的系统教育和长期熏陶。少年时受业于同邑人、“考亭(朱熹居住地,亦是其号)高第”吴稚。 入太学后,又为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再传弟子真德秀所赏识,遂师事之。中进士后又多年为官。 按照常情,这样的人一定具有浓厚的理学唯心主义。 然而宋慈在法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唯物主义倾向。 在其传世名著中非但没有空洞的理学唯心主义的说教,而且大力提倡求实求真精神。程朱理学认为,“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而人心之体又体现了理或天理,“心之全体,湛然虚明,万理具足”,“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 这就是说,心中什么理都有,无须外求。如按此行事,根本不要了解外界现实情况,只要苦思冥索就可以了。 而宋慈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把朱熹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格物穷理”之说,变成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则,不是向内心“穷理”,而是向实际求真。 当时州县官府往往把人命关天的刑狱之事委之于没有实际经验的新入选的官员或武人,这些人易于受到欺蒙;加之其中有的人怕苦畏脏,又不对案情进行实地检验,或虽到案发地点,但“遥望而弗亲,掩鼻而不屑”,因而难免判断失误,以至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冤狱丛生。 身为刑狱之官,宋慈对这种现象深恶。 2.南宋是否有叫宋慈的吗当然有啊 宋慈,字惠父,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 建阳(今属福建)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卒于南宋理宗淳六年(1249年),享年六十四岁。 早岁习儒,入仕后经历十余任地方官,多负刑狱之责,终于广东经略安抚使。一生经办案件数不胜数。 逝世前两年(公元1247年)撰成并刊刻《洗冤集录》五卷。此书是其一生经验、思想的结晶,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 3.南宋宋慈的妻子儿子是谁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唯一真实的应该是刘克庄的《宋经略墓志铭》里面对宋慈妻子描写很少只有六字,“娶余氏,继连氏” 继就是续弦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元配妻子余氏死后续了连氏。 1、宋国宝: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国宝为宋慈的长子,乡贡进士,生平事迹不详。 2、宋国子: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他是宋慈的次子,乡贡进士,生平事迹不详。 3、宋秉孙: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秉孙为宋慈的季子。字彝父,建阳童游里人。笃志励行,博学能文。淳祐四年(1244)甲辰留梦炎榜进士(明·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初知建宁县,值岁歉,悉力赈给。邑旧无城,度地兴筑。后任本郡通判,又拨余盐钱置田为修缮费。累官至朝奉大夫,尚书省主管架阁文字。入元不仕,以吟咏自娱,终于家(清康熙《建宁府志·人物·良吏》)。明嘉靖《建阳县志》卷10本传以他“入元不仕”一事将他与晋朝陶渊明(元亮)相提并论。宋秉孙的“南宋遗民”情结对他本人及其家族构成的影响尚无法考证。 4、宋学美: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学美为宋慈的长女,嫁给登仕郎梁新德。 5、宋济美: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她是宋慈的次女,嫁给将仕郎吴子勤。 6、宋宪、宋焘、宋湘: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三人均为宋慈之孙,都是将仕郎,但与宋慈三个儿子的直属关系未详。 7、宋峦:字仲山,建阳童游人,慈孙。元至正八年(1348)戊子科王宗哲榜进士。授浦城县令(明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宋峦为元朝建阳县唯一的进士。他与宋慈三个儿子的直属关系也不可考。 4.南宋大宋提刑宋慈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南宋)其著作——世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关于大宋提刑官——宋慈zt 宋慈(1186-1249年)字惠父,南宋建阳县童游里(今童游南山下)人。宋慈著有《洗冤集录》计5卷13条。内容包括法医检验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步骤,疑难伤亡现象的辨别,真假伤痕的判析等,因之而被誉为"世界法医鼻祖"。 宋慈在《序》中指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因此,检验乃一切刑狱之根本途径及手段。《洗冤集录》涉及尸体识别、四时尸变,以及凶杀、自刎、火烧、水溺、服素、绳缢、杖死、跌死、牛马踏死、四转拶死、酒食饱死、筑踏内损死等法医学诸多方面的详尽知识;博及病理、药理、解剖、急救、妇科、儿科、等其他医学方面的知识。它一刻梓问世就受到了朝廷的极大重视,并命颁行全国,成为法医官吏案头必备之书。 《洗冤集录》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法医学史上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早在明朝初年,它首先传入朝鲜,三百余年间,一直是朝鲜法医检验领域的标准著作。之后在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年)经朝鲜传入日本,在短短的10年间6次再版,影响极大。鸦片战争后,它又被西文学者翻译介绍到荷、德、法、英等四国,影响欧洲国家。本世纪50年代,苏联契利法珂夫教授著的《法医学史及法医检验》一书将宋慈画像刻印于卷首,尊为"法医学奠基人"。 5.宋朝有没有宋慈这个人宋朝有宋慈这个人。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宋代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曾任广东、湖南等地提点刑狱官,办案著重实地检验。公元一二四七年著有《洗冤集录》五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广传国内外,对于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宋慈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为官清廉,生活朴实,一生无其他嗜好,惟爱收藏异书名帖,喜金石刻。晚年更加谦虚谨慎,爱惜人才,虽是后生晚辈,凡有一技之长,皆提拔引荐。他年老有病在身,一切公务,犹亲自审察,一丝不苟,慎之又慎。 宋慈文而勇武,兼有谋略,由主簿而知县、知州,多所历练,所以清人陆心源作《宋史翼》将宋慈列入《循吏传》,并将其与辛弃疾媲美。 6.南宋法医专家宋慈资料宋慈,字惠父,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 建阳(今属福建)人(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卒于南宋理宗淳祐六年(1249年),享年六十四岁。 早岁习儒,入仕后经历十余任地方官,多负刑狱之责,终于广东经略安抚使。一生经办案件数不胜数。 逝世前两年(公元1247年)撰成并刊刻《洗冤集录》五卷。此书是其一生经验、思想的结晶,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