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写天柱山的诗】天宝七年(748),48岁的李白离开金陵,溯江而上,在江上,他观赏了天柱山,写下《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天柱山又称皖山、皖公山,为纪念古皖国执政者皖伯大夫治政有方,故名。 汉元封五年(前106)冬,汉武帝南巡亲临,设坛祭岳,封为“南岳”。后隋文帝为拓展南疆诏废,人们仍尊为“古南岳”。 天柱山主峰,海拔1489.8米,绝顶有一石柱,擎天独立,巍峨壮观。 2.天柱山诗词江上望皖公山--【作者】李白 【朝代】唐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译文:奇特的山峰,奇特的云,相映成趣,满山的秀木郁郁葱葱,秀色无边。 清爽无云的皖公山,巉峻陡峭的山岭,特别中我心意! 独自一人在沧江上游玩,整天都提不起兴趣。 但是由于钟爱此山,如何才有求取仙法的途径? 皖公山,我已经对你倾心,但是,还不是流我在这里的时候。我们签个约定: 等我丹药炼成,我将在此地归隐,陪你,永远陪你! 2、题天柱峰--【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太微星斗拱琼宫,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鬬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译文:天上的星斗拱卫着琼宫,山上天君的道观镇守着九州。天柱山高高的主峰擎住了天上的日月,司元洞深深的洞门锁住了千古的风雷。 玉光峰白橘峰竞相争奇,金翠洞佳莲洞互竞幽邃。有时人们访问左慈隐居的地方时,还能看到从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飞来的仙鹤来认它的以前的巢穴。 扩展资料: 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 一般指潜山市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坐标东经116°27′,北纬30°43′。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获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称号,并于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柱山 3.李白写天柱山的诗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 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吟诵安徽的有近二百首,而直接或间接讴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序云:“白久在庐霍(即天柱山)”,诗曰“……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可以看出,这次李白是携妻挈女,举家慕名前来;在天柱山的烟霞飘渺间,他们惬意之至,物我两忘。赋《谒庐江主人妇》:“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度宿夜空啼。” 《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廖廓无主;锦蒙乌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客,何往何所。吟《望夫石》一首:“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天下望夫石不少,而独天柱山望夫石受到诗仙咏赞。 4.安徽天柱山的诗句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吟诵安徽的有近二百首,而直接或间接讴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 《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序云:“白久在庐霍(即天柱山)”,诗曰“……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可以看出,这次李白是携妻挈女,举家慕名前来;在天柱山的烟霞飘渺间,他们惬意之至,物我两忘。 赋《谒庐江主人妇》:“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度宿夜空啼。” 《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廖廓无主;锦蒙乌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吟《望夫石》一首:“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天下望夫石不少,而独天柱山望夫石受到诗仙咏赞。以上供参考。 5.形容天柱山文化影响的诗天柱峰 宋·范成大 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潜山作天柱。 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潜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嵝何由攀。 南州山骨孕清淑,乳孳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 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 天柱峰 宋·朱熹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功。 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题潜山 宋·曾惇 潜皖相峥嵘,江淮名最著。 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 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 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 斟酌赏罚柄,惠泽均雨露。 开元政熙洽,一夜一软语。 皇家谨司锁,剑戟生卫护。 十年兵火余,所存一二数。 兹地岂湮没,栋宇仅如故。 两山势若抱,巉崖如虎踞。 下视万木杪,溪流更奔注。 忽有羽客来,相寻恣幽步。 扪萝度绝嶂,涉水得微路。 岩石掩如扉,心有神仙驻。 昔年老真人,此是幽栖处。 愿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 欲下叩其扉,雷霆起烟雾。 正恐渠相留,徘徊不能去。 6.李白写天柱山的诗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吟诵安徽的有近二百首,而直接或间接讴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 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序云:“白久在庐霍(即天柱山)”,诗曰“……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可以看出,这次李白是携妻挈女,举家慕名前来;在天柱山的烟霞飘渺间,他们惬意之至,物我两忘。 赋《谒庐江主人妇》:“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度宿夜空啼。” 《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廖廓无主;锦蒙乌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吟《望夫石》一首:“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天下望夫石不少,而独天柱山望夫石受到诗仙咏赞。 7.李白描写“天柱山”的诗是哪首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 以下几首都是 诗人李白所写: 1、《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2、《志公画赞》 水中之月,了不可取。 虚空其心,廖廓无主。 锦蒙乌爪,独行绝侣。 刀齐尺梁,扇迷陈语。 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3、《望夫石》 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 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 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4、《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关于李白的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4、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