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家乡留恋的诗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有关‘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思乡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夏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唐)卢纶《长安春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眷念亲友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游子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翁照《与友人寻山》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王维《送别》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3.游子对家乡眷恋的诗句游子吟 作者:【孟郊】 年代:【唐】 体裁:【乐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 ??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A TRAVELLER'S SONG The thread in the hands of a fond-hearted mother Makes clothes for the body of her wayward boy; Carefully she sews and thoroughly she mends, Dreading the delays that will keep him late from home. But how much love has the inch-long grass For three spring months of the light of the sun?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4.描写思念家乡,眷恋亲友的诗杜甫<<月夜忆舍弟>> --------思念亲人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思念故乡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子夜吴歌》----------思念情人 《秋 歌》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冬 歌》 明朝驿使发, 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 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 几日到临洮?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思念朋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李商隐 《夜雨寄北》----------思念亡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上邪 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竹枝词(三)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赠别(二首) 【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 5.思念故乡的诗句.北桃园岁月已寒,故乡正农闲。 寒夜中,这思念,到林间,到农田。手持玉米秸,捉迷藏,戏童顽。 北风吹,雪花飘,乐悠然。琅琊山下,是我的故乡,我的摇篮。 十里金沙滩,十里桃花园。风雨相伴,多少年?最难忘记,暑假里:树荫下,捕鸣蝉。 池塘内:互戏水,摘蓬莲。大海边:迎惊涛骇浪,扬风帆,荡渔船。 渔歌中:到夜晚,不思还。梦中多少企盼?望故乡,情意绵绵。 故乡风光好,故乡水亦甜。何日凯旋?3 .故乡小小山村,鸡犬声相闻。 披衣起,开柴门。迎佳宾,邀故人。 花香鸟语中,沐春风,度良辰。吟古诗,鸣古瑟,奏弦琴。 窗前闲坐,赏尽那一片,蓝天白云。山涧清流水,坡上松树林。 远远近近,有羊群。虽战书中,无战功。 蜀山下,做平民。一盘棋,一杯茶,论古今,说帝秦。 有歌声相伴,不忧道,不忧贫。多少情?多少恨?不记存。 世间五彩缤纷,又何必,苦苦追寻?神州山水美,何处不销魂?此情最淳。4 .匡 庐 图一点寒光,来自破书房。 多少年?不曾忘,那故乡,那村庄。无论到何时,到天老,到地荒。 永伴我:写九州,写四方。一个夜晚,曾作诗成河,填词成江。 神采自飞扬,精妙世无双。多少华章,犹珍藏。 今灯下客,已冷落,不见了,少年郎。一壶酒,醉倒在,大路旁。 最凄凉,独自一个人,向苍天,诉衷肠。愿我辈:在明天,更辉煌。 遥望苍天在上,看豪情:依然奔放。铁笔挥舞处,尽狂风巨浪,句句绝唱。 九、沁园春四首1 .远岫晴云图小草青青,小河弯弯,小路长长。蓝天白云下,小鸟飞过。 暑色未浓,稻麦已黄。淡淡风中,阵阵歌声,走着几个读书郎。 田野上,送走了晚霞,迎来朝阳。留恋小小学堂,教会我从此去远航。 虽天涯海角,此情难忘。万般劫难,依旧痴狂。 扬起风帆,乘风破浪,再为万世育栋梁。征途上,正如日中天,万丈光芒。 2 .江行初雪图寒风潇潇,雨雪霏霏,长夜漫漫。孤灯青壁下,独自伏案。 泪珠涟涟,愁绪淡淡。一纸难诉,多年离散,窗外杜鹃在呼唤。 唤醒了,我的故乡梦,我的思念。漫步渔家小院,问明月何时来相伴?既然有情,何故无缘?泪血流过,多少诗卷?耳边传来,涛声阵阵,江水为谁在呜咽?浪花中,淘尽了多少?英雄好汉。 3 .古松楼月图浊酒一杯,长歌一曲,中秋佳节。待云破月来,残花弄影,相对无言,一片秋色。 万般苦衷,随风而去,仰天何须心似火?曲未尽,叹江河东流,日月如梭。往事灰飞烟灭,有多少叱咤风云客?问是非功过,凭谁诉说?春秋几度,离恨几多。 踏遍青山,风光依然,再往松下寻李波,人不见,只留下一首,古老的歌。4 .丹霞访庞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岁月悠悠。 恨天地之大,人潮如海,无人和我,风雨同舟。一言难尽,学着歌女,也向苍天问海鸥。 为什么?少年变成了,白发老叟?举杯一醉方休,却难举一杯恨与羞。虽冰山深处,火山运行。 世人却道:一座荒丘。风霜雨雪,沉默千年,不知何日可怒吼?苍天下,为黎民百姓,驱尽寒秋。 6.有关‘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思乡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唐)卢纶《长安春望》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眷念亲友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孟郊《游子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翁照《与友人寻山》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