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赞美书法的诗句唐抄 . 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恍恍如闻袭魔雷惊,时百时只见龙蛇走。 唐 . 韩偓《题怀素草书屏风》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尤有墨迹浓。 怪石奔度秋涧,寒藤问挂古松。 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 明 . 傅山《论书》 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平原答气在胸,毛颖足吞虏。 2. 描写书法的诗句1、《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2、《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译文: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3、《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4、《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5、《草书屏风》 唐代: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译文: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书法的踪迹。 虽然有很多灰尘、颜色的沾染,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 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3. 描写书法的诗句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每扑通蚁 关于描写书法的句子: 1.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2.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3.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4.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5.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6.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7.群鸿戏海,舞鹤游天(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 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9.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10.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736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 11.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 4. 形容书法的句子描写书法好的句子 1.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2.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3.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4.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5. 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6.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5. 形容“书法”的诗句有哪些【清平乐】《书 画》朝书暮画,斯如骑战马。 激情笔笔注点划,应知情义无价。志书上朔秦汉,能否来者不见。 行时哈冻挥汗,泼出满纸云烟。【十六字令】书,楷隶劲草控不住,溯秦汉,字字风和雨。 《达 意》笔墨挥洒韵味,捷思闪烁光泽。不拘随意取势,流露彰美不奢。 气度蓄发内涵,点醒亮相情传。刻画民俗情趣,柔和古今自然。 形式囊括手法,动静相生多变。返朴归真为上,传统继承发展。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也代指挥毫写字。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 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 参“发凡起例”。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 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 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6. 关于书法的诗词有哪些1、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出自:唐·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译文:世上的人随便交朋友,而这位老人却不这样。兴致一来书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后语言尤其豪放癫狂。 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出自: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译文: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3、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出自: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译文: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 4、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出自: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5、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出自:唐·李峤《书》。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