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福州的诗句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名篇佳作。 当我们欣赏之余,凭吊觅迹,揽胜抒怀,领略福州文化历史,引发思古之幽情,眷恋乡土之情思。 从年代来看,唐代诗人陈翊《登郡城楼》一首是较早描写福州诗: 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西晋太康三年,首任郡守严高见无诸的旧冶城规模狭小,请地理专家勘测设计,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为郡城,面积比冶城大几倍。 对于子城的优美景色,从诗中“沙墟阴欲暮”、和“孤径回榕岸”二句,可见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绿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称。 晚唐诗人杜荀鹤(846-904年)《闽中秋思》是咏福州较早的一首绝句: 雨匀菊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清。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 诗人旅途所见的闽中秋色,以“紫菊“ 和“红蕉”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围,展现一幅南国图画,不过,闽中多山,交通不便,诗人便有“ 只堪图画不堪行” 的感叹。 晚唐诗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闽都的山川、寺院、桥浦、泉树、舟钓等景观,以别致的回文诗,描绘当年福州城迷人风光: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睛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瓒(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遗户部外郎完成册封闽王王审知使命后,在台江码头新丰市堤,出席闽王饯别宴会后赋诗一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身替与交新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在这首诗中将台江自然景观入诗,所谓“ 台江码头新丰市堤” ,在现在台江的新街,此诗证明唐末大庙山新街一带江水和沙渚交错,船只纵横,成为近水埠头,商市也在堤边渐兴。同时也说明福州别称榕城始自唐末,并非-般人所述起于宋张伯玉编户植树之后。 这具有史料价值。 谢泌(950-1012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于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风物诗: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 这首诗反映出自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据载,王审知先后舍钱90万贯,大盖寺院,福州诸县在五代时大大小小共拥有700多座寺庙,诗中说“千簇寺”,并没有夸张,“七塔”也是事实。 这七塔除了现在的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外,还有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育王塔。 福州蔡奇巷,旧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岁能诗,举神童,赐进士出身,官历司农卿,居此而得名。 宋真宗赵恒皇帝赐诗《赐蔡伯唏》赞扬伯唏,鼓励他努力上进。 七闽山水多灵秀, 四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 婴儿自有老成姿。 才当学步来朝谒, 方渐能言便赋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 青云万里有前期。 在这首诗中不但赞扬蔡伯唏,更赞美了蔡的家乡。 首句“七闽山水多灵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杰杰地灵,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吕祖谦(1137-1187年),宋隆兴进士,他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他的《登郡城》虽名为登郡城,实写宋时福州学风之盛: 路逢十客九青衿, 半是同胞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 巷头巷尾读书声。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 “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 ,五代设 “招贤院”、四门学,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宋有“内汤” 地名。 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 曾看华清旧浴池, 徘徊却想开元事。 此泉何日落天涯, 不见莲花见荔枝。 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 城里三山古越都, 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 便是天然水墨图。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 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 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从“禹划”到“秦封”,直至汉代册封闽越王,而今人去台空 ,究竟“何处繁。 2. 形容江水的句子闽江水如绿玉一般,简直要把人的神魂都勾去了. 2) 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 3) 江面宛如一条闪烁发光的银带,缭绕在山脚下。 4) 江心浪花飞溅,汹涌澎湃,好像是开了锅的水。 5) 江上泛起的道道金波像微微游动的千万条金蛇。 6) 奔腾呼啸的江水.如万瀑悬空,砰然万里。 7) 江流迁回于悬岩峭壁之间,像风一样激荡着滚滚波涛,向前冲击而去。 8) 那昏浊的江水,却像疾风骤雨横扫着那险滩,奔流而下。 3. 描写福建的诗句有什么《沁园春 和复初省郎韵,纪仲春陪诸名胜游西》年代: 作者: 曹伯启掾尉迟亨亨甫,福建同提举毛吉甫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来恼人。 笑劳生强半,登临有兴,身司莞库,所向无亲。马服车辕,鹰罹**,也算人间一度春。 情无赖,怕岸花汀草,弹指成尘。朋簪契我天君。 更不管、长须喜与嗔。任把酒论文,且行且止,幕天席地,谁主谁宾。 敬德猖狂,春陵笑傲,延寿丹青画不真。归鞍好,向梅山东下,数点行云。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年代:宋 作者: 方回六桥久客旧湖滨,春日花开不似春。游学顿无福建子,科名更说梓潼神。 暗惊渊实丘夷事,枉作书痴传癖人。辛苦湘累辨兰艾,庄生齐物等埃尘。 4. 描写江江的句子描写江的好句子 1.江水像微微拂动的丝绸,水天极目处,凝成一种透明的薄雾。 2.·江心浪花飞溅,汹涌澎湃,好像是开了锅的水。 3.松花江抖动一身暗蓝色的鳞片似的闪光,发出呜呜吼吼的咆哮声,后浪推动前浪.昼夜不停地朝前奔. 4.·那昏浊的江水,却像疾风骤雨横扫着那险滩,奔流而下。 5.漓江是那样的澄清平贴,各式各样奇怪的峰峦,争着把它们的影子投到水面来,把一条江水织成了一幅色调怡人的风景刺绣图。 6.·浪花卷着两岸的大鹅卵石,一路上溅起千万堆白雪。 7.·峨江像千万匹脱缰的怒马,从川西丛山中嘶叫着飞奔前来,江声浩荡,汹涌澎湃。 8.一江秋水,澄蓝澈底。 9.翻翻雪浪拍长空,拂拂凉风吹水面。 10.一片极平静的水面清洁可鉴,涟漪轻泛,幽丽无比。 11.江潮远若素练横江,声如金鼓,近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 12.黄浪滚滚的黄浦江.江面鼓动,似乎要涨上夭去,对岸的建筑物显得很小,有如小孩玩弄的房屋模型。 13.·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 14.·闽江水如绿玉一般,简直要把人的神魂都勾去了. 15.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缓,如猛虎出山,大声吼叫着直冲下去了。 16.·夕照中,滚滚波涛.像森林燃起的大火。 17.长江,它浩浩荡荡,滚滚滔滔.冲破峡谷,划开原野,映着明月,载着轮帆。 18.·江上泛起的道道金波像微微游动的千万条金蛇。 19.江涨了水,像一条愤怒的蛟龙,喧闹且嚣张. 20.潮头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来到眼前,惊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 5. 一叶孤舟轻帆卷,暂栖闽江边《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是宋代词人柳永晚年游宦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此词上阕写江上景色。由孤舟停泊“楚江”“孤城”的所见所闻,突出地处偏僻的边远山区。 写寒江山林暮色,映衬抒情主体“怨”“惊”“寒”的情绪体验。下阕抒情,写对往昔的回忆。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为点睛之笔。以下围绕“游宦”抒发愁苦以至“魂乱”的凄迷哀怨。 “芳草”“残阳”是青春与衰亡的对比。最后情景合一,“断云远”是对美好时光已逝不可复得的慨叹。 全词语言直白浅显,清醇优雅,把深厚的感情寄于大量的意象之中,真挚感人,充分抒发了对羁宦生涯的厌恶和对往昔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情调凄清,气韵沉郁,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6. 描写福建优美的句子有哪些赤壁红岩,山环水转,峰峻、石奇、水秀、谷幽,被誉为“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石门湖坐落于冠豸山之东南,春来水暖,白鸭犁波,游船时而穿梭峡谷,时而信步水面,“水转山间走,山回水中行”,似觉无路可通时,猛然有一“石门”中开,又是一处“神奇”。 来到新罗区江山乡山塘村,在一片开阔地前,绵绵起伏的群山,陡地勾画出一位美女———仰面隆胸,长发飘逸,泰然自卧。 这是天地间罕有的“江山睡美人”奇观。 闽西自古以来生活着两支不同文化特性的民系———客家民系和闽南支系,传承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闽南支系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不断相互渗透、交融,造就了闽西文化的瑰丽多姿、神秘多元。 土楼,则是闽西客家文化的载体与缩影。走近土楼,即能领受惊心动魄的视觉冲击,这种大体量的壮伟民居,或以存同求异、丰富多样的方形,或以凝重厚实的浑圆,蕴含着自身的文化意趣与美学价值,在闽西崇山峻岭间演绎颠扑不破的方圆组合的世界,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成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和世界建筑的奇葩。 美丽福建,我的梦, 人生因为有梦想而精彩, 国家因为有梦想而富强。 梦想是什么。文章热词:赞美福建的诗句诗歌 上一篇:描写摘苹果文章句子 下一篇:赞美。 天涯海角,蓦然回头,它不在你的身后,而在你心房!比如“啤酒”“鱼羔”等 :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 玉田小枣儿甜在心!衡水老白干 酒香味更浓。 7. 有什么诗句是赞美福建的1、《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宋代韩元吉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译文: 把酒相对,依依话别,回首往昔,竟是百事成空,当年在京口结伴同游、互相酬唱的情景已如旧梦。 而今您挥毫染翰,云烟满纸,诗风雄健,仍不异昔日;我却早已白发盈巾,满头霜雪,变成皤然衰翁。 在这腊尽春回之际,梅花盛开,梢头已染成一片嫣红;待您到任时,春光明媚,白茶叶也该争先吐出芽叶为您洗尘接风。 人们领略闽中的溪山之胜还要靠您的妙语佳句,希望您稍微绕点路,到我建造的凌风亭题诗揽胜。 2、《送郑侍御谪闽中》 唐代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译文: 你远谪荒瘴,不应该怨恨萦心,朋友,我曾经是去过闽中之人。 到闽中大概很少见到远旅雁阵;深夜,听到的都是哀伤的猿啼。 闽东的山路,到处是云昏岭峻,闽南住久了,瘴疠也不必心悸。 朋友,你一定逢赦,恩沾雨露,珍重啊,风波之献,路上当心。 3、《闽中秋思》 唐代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译文: 秋雨使丛丛紫菊颜色浓淡均匀,金风吹拂片片红蕉叶飒飒有声。 闽中北面是高山南临汹涌大海,便于成图作画而道路崎岖难行。 4、《福州即景》 宋代谢泌 一别无诸岁月增,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漱齿冰。 译文: 福州真是一块福地,夏日炎热,有赖寒泉解渴降温,冬日寒冷,又有温泉驱寒护身。 道路逢人半是僧说明人心安定,也说明宋代福州这个地方极为崇尚佛教。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反映自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 这使人联想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南京,而福州对佛教的热衷程度,在字面上看似乎比南京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5、《福州温泉》 宋代程师孟 曾看华清旧浴池,徘徊却想开元时。 此泉何日落天崖,不见莲花见荔支。 译文: 曾经看到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思绪徘徊至唐玄宗即位开元之治之时。 华清池从何时开始像日落天涯般萧条,已不见唐玄宗为讨得杨贵妃欢心,远运新鲜荔枝。 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