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求学的诗句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8、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1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1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1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陈寿17、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1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2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2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2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6、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颜之推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30、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 ——韩愈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3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33、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34、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3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3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3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3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3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朱用纯4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4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4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4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唐诗三百首序》4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45、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46、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黄庭坚4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48、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欧阳修4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5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5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5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关于学习的诗句5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2. 关于出远门求学的古诗词孟郊的《游子吟》【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别董大 高 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词义: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2.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句意:夕阳西下,黄云千里,日色昏昏,北风吹送着大雁,瑞雪纷纷.不要发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的人谁不知道你才艺高超的董琴师.中心: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枫桥夜泊 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词义:1.枫桥:桥名,在今苏州城外.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3.江枫:江边的枫树.4.渔火:渔船上的灯火.5.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难以入睡.6.姑苏:即苏州.7.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住过而得名.句意:月亮悄悄地沉落下去,不时传来乌鸦的啼叫声,秋霜满天,我对着江边的枫树,江上的渔火,满腹愁闷难以入眠.夜已经很深了,蒙胧中,苏州城外寒山寺的钟声,飘飘忽忽,悠悠扬扬地传到我休息的渔舟中来了.中心: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希望我的帮忙能让你采纳为最佳答案。 3. 描写求学的诗句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7、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2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6、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0、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33、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34、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3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3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3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4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5、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46、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4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8、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4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5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关于学习的诗句 5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 形容求学的诗句唐·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杜甫《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唐·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北宋·秦观《秋日》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清·赵翼《论诗》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 形容“求学”的诗句有哪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清 钱泳《明日歌》)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读书》)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 韩愈《劝学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观书有感》)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解释家里有种田的小孩,早上就去学堂。虽然不能当将相,但是有志气!读经书四十年,当上了象征正义的法官。 学习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追求正义。三更半夜的时候,正是男儿读书的时候,当你头发黑的时候不去学习,你头发白了肯定后悔。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鼎盛的年华易逝,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同时要勉励别人及时学习,岁月稍不留神就溜走了。 奉劝君子不要爱惜金银玉帛,而要爱惜学习。三更半夜的时候,正是男儿读书的时候,当你头发黑的时候不去学习,你头发白了肯定后悔。 昨日过了就过了,不能返回,只能珍惜今日。今天来了就来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把握好时光,不要让他溜走。 明天又明天,明天有多么多啊。世人不该被明日所困扰,而应珍惜今日。 读书不能慌忙,要细心。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 读书不要担心太多,思考意思不要担心不明白。担心不要紧,搞懂了就好了。 三更半夜的时候,正是男儿读书的时候,当你头发黑的时候不去学习,你头发白了肯定后悔。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 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 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6. 关于“求学之路漫漫”的诗句有哪些关于“求学之路漫漫”的诗句包括: 1、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2、战国屈原《离骚》 原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 在追寻真理方面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 3、宋代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4、汉乐府诗《长歌行》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5、宋代刘过《书院》 原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译文: 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 即便书的种类很多,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6、唐代颜真卿《劝学》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7. 形容学习的诗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