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湖楼下水如天”是谁的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作者:苏轼 年代: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释义: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此诗一句一景,接得密,转得快,把握住夏日雷雨倏来忽去的特征。描摹出夏日西湖瞬息万变的壮观景象。生动逼真,情趣盎然。 2.关于望湖楼的古诗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宋代:苏轼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 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 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3、《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宋代:苏轼 携手江村。 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4、《醉落魄(和答陈景卫望湖楼见忆)》 宋代:胡铨 千岩竞秀。 西湖好是春时候。谁知梅雪飘零久。 藏白收香,空袖和羹手。 天涯万里情难逗。 眉峰岂为伤春皱。片愁未信花能绣。 若说相思,只恐天应瘦。 5、《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宋代:吴文英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 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 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 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 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 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3.描写水得诗句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乱石峥嵘俗无井,接筒引水喉不干,别流为沧浪。 已添无数鸟,时有鸟行过,别有好思量,西来东出几时休,其奈独游何,映柳似沉鳞,汾河秋泛汉皇愁,新晴北客过。更上高楼望江水。 ◆《流水》【唐】罗邺漾漾悠悠几派分。◆《咏水》【唐】骆宾王列名通地纪。 ◆《望水》【唐】司空曙高楼晴见水,栖偃玩濠梁。洪波激湍归何处。 白帝城西万竹蟠,更胜长垂隔路尘。湘浦暮沈尧女怨。 ◆《远水》【唐】项斯渺渺浸天色。若将此水为霖雨,虚明入远天,急宜孤馆觉来闻。 永无人迹到。◆《水》【唐】郑谷竹院松廊分数派,猿比滩声是好音,浅碧泠泠一带寒。 照霞如隐石,悔与沧浪有旧期。◆《水帘》【唐】罗邺万点飞泉下白云。 落花相逐去何处。秋光照不极,玉洞漂花下白云,江拆二仪开,掷却风光忆少年,会归沧海助波澜,二月桃花满眼流,故乡何处一归船,江流复旧痕,中浮短艇与鸥群。 独有蒙园吏。一道入溟渤。 波随月色净。地图罗四渎。 谁知远烟浪,流派表灵长。云安酤水奴仆悲。 隋家柳畔偏堪恨。洗钵老僧临岸久,态逐桃花春,一边生晚光。 扁舟来宿处,天眼几时回,共怜江水引蕃心,鱼复移居心力省。天街带雨淹芳草,虽解浮舟也覆舟,咫尺奉天波。 求思咏游女,争浴故相喧。接缕垂芳饵,仿佛似潇湘。 ◆《咏水》【唐】张文琮标名资上善。无如此沟水。 ◆《湖亭望水》【唐】白居易久雨南湖涨。◆《水》【唐】徐夤火性何如水性柔,圆折动珠光。 ◆《蜀江水》【唐】熊孺登日夜朝宗来万里。◆《山下水》【唐】周濆背云冲石出深山,疏派合天津。 故国门前急。朝来没沙尾,残阳照最多,滩平船舫多。 ◆《御沟水》【唐】卢肇万壑朝溟海。◆《大水》【唐】薛逢暴雨逐惊雷,鸟影去无边,东流即故乡。 方流涵玉润,似帘悬处望疑真。水滨不可问。 势引长云断,连筒灌小园,灵均北泛长,钓鱼闲客卷纶迟,斗水何直百忧宽。不独有声流出此,波轻片雪连◆《远水》【唐】马戴荡漾空沙际,寒入雁愁长,碧色动柴门。 浪驱三岛至?◆《春水》【唐】杜甫三月桃花浪。野极空如练,楚色霭相和。 可怜心赏处。◆《登楼望水》【唐】顾况鸟啼花发柳含烟,天涯照里忙,天遥不辨波,属意澹交人。 日沉红有影。况是苍茫外,东注经襄阳,声疑厚轴摧,萦回岁月多,幽鹭独来无限时。 阔浮萍思远。终当挹上善,日暮空汤汤。 北极连平地。晚晴一片连莎绿。 人生留滞生理难,从风忽骤来。若论巴峡愁人处。 难收上楼兴,东入长淮日又曛。势恐圆枢折。 ◆《观汉水》【唐】梁洽发源自嶓冢。汀洲杳难别。 静称一竿持处见,不空清泚亦逶迤,天文载五潢,风定绿无波,投吊悲昭王。冥心问元化。 ◆《引水》【唐】杜甫月峡瞿塘云作顶,万古覆苍烟。◆《看水》【唐】齐己范蠡东浮阔。 岸没闾阎少。莫言通海能通汉,渺漫正斜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