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牧唐诗山行带拼音山行 作者:杜牧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扩展资料: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杜牧 2.次北固山下全诗带拼音次(cì) 北(běi) 固(gù) 山(shān) 下(xià) 唐(táng) 代(dài) :王(wáng) 湾(wān) 客(kè) 路(lù) 青(qīng) 山(shān) 外(wài), 行(xíng) 舟(zhōu) 绿(lǜ) 水(shuǐ) 前(qián)。 潮(cháo) 平(píng) 两(liǎng) 岸(àn) 阔(kuò), 风(fēng) 正(zhèng) 一(yī) 帆(fān) 悬(xuán)。 海(hǎi) 日(rì) 生(shēng) 残(cán) 夜(yè), 江(jiāng) 春(chūn) 入(rù) 旧(jiù) 年(nián)。 乡(xiāng) 书(shū) 何(hé) 处(chù) 达(dá)? 归(guī) 雁(yàn) 洛(luò) 阳(yáng) 边(biān)。 白话译文: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代表作,表达了他的思念家乡的感情。 扩展资料: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是人物一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次北固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