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需关于陆游的诗~~~~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 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 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妒!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鹊桥仙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鹊桥仙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渔父·灯下读玄真子渔歌 因怀山阴故隐 追拟石帆山下雨空蒙,三扇香新翠箬篷。苹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浣溪沙·和无咎韵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 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豆叶黄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夜登白帝城怀少陵先生拾遗白发有谁怜?零落歌诗遍两川。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升沈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此意凄凉谁共语?岸沙君看去年痕。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自嘲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渡浮桥至南台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贱清旧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 2. 关于陆游的诗游山西村 【题解】 见《剑南诗稿》。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因极力支持抗战派将领张浚北伐,遭到朝廷投降派的排挤,自降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罢官归乡,居住在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就是作者于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三山村时写的。 诗中记一次邻村之游,描写了山阴农村的美丽风光、热闹的节日气氛以及农家的纯朴好客,表达了作者对农家的深厚情谊。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扣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 【题解】 见《剑南诗稿》。 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境》是入蜀孔道,又是历史名胜,历代诗人题咏甚多。乾道八年(1172)冬,作者由南郑(今陕西汉中)赴成都途经此地,即吟此诗。 关于其诗索解,或认为作者终生志在恢复,这时是从汉中前线调往后方成都担任闲官,故诗里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感慨,作者并非向往当个诗人,而是不甘心于只当个诗人,内涵深婉,意在言外。剑门,山名。 【原文】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病起书怀 【题解】 见《剑南诗稿》。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夏。 是时,游在成都,被人攻讦而遭弹劾罢官,遂躬于田亩。春末夏秋之际,作者生病,虽生活愈加清贫,仍不忘恢复之意。 于是病愈即写《病起书怀》二,以表其矢志不渝之爱国情。 【原文】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3. 关于陆游的诗有哪些七绝·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七绝·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七绝·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律·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五律·假山拟宛陵先生体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七绝·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七律·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律·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矫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五律·新春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七绝·冬夜读书示子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七绝·午饭 民穷丰岁或无食,此事昔闻今见之。吾侪饭饱更念肉,不待人嘲应自知。 七绝·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七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朝中措 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豆叶黄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度浮桥至南台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般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好事近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清商怨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剩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4. 关于陆游的诗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①关山月: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 ②和戎句: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四年。 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③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④厩(jiu):马房。⑤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 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⑥遗民:沦陷区人民。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①楼船句:指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在镇江府通判任上事。当时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兵马,路过镇江,陆游以世谊谒见,颇受顾遇。 张浚督练军马,增置战舰,加强江防。楼船,高筑望楼的大船,指南宋的战舰。 瓜洲渡,在镇江的对岸。②铁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48岁在陕南汉中时的经历。 大散关,地名,当时为金宋议和划界的地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①僵卧:躺着不活动。 ②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时属北庭都护府。 此泛指边疆。③夜阑:夜深。 ④铁马冰河:壮悍的马在冰封的河上驰骋,指梦中的北征情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示儿》一诗引路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爱国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直抒胸臆《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 “气如山”的雄心壮志与“空自许”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郁结在心的郁闷、失意、悲怆化做了滔滔江水狂泻而出,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二) 托物言志《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 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 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希望终身与梅花为伴。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 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 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 他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被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 此词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三) 借景抒情《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弛废战备。 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暴骨沙头,壮志难酬。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 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 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四) 以梦述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 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诗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一文中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类: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 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 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他认为:。 5. 关于陆游古诗词《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词《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其一: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鹊桥仙》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浣溪沙•和无咎韵》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群行。《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 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 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6. 关于陆游及其诗词介绍陆游《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奋创作,诗歌数量惊人。 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 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这首《游山西村》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后者。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这首诗题为《游山西村》,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二《幽栖》诗之二自注云:“乾道(二年)丙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距离绍兴城南大约九里,地名西村。这里,山明水秀的优美环境,固然诱发诗人的兴味,而古代抒写田园生活的优秀诗篇,更是陶冶着诗人的性灵。 以开创田园诗派著称的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中所描写的真景实事曾给诗人以启迪。唐代擅长于歌咏山水田园的诗人孟浩然的名作《过故人庄》又给诗人带来了恬淡中有淳美的感受。 这些都是陆游诗歌创作所汲取的有益养料。不妨让我们先读一下《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 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因此,我们欣赏陆游这首诗,必须紧紧扣住诗题的“游”字,才能把握住诗篇的脉络,体会到诗人别具的艺术匠心。 清方东树在《昭昧詹言》卷二十说陆游这首七律“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从诗的结构来看,这是符合实际的。 诗人运用凝练的笔触,全篇围绕着一个“游”字铺展,不仅写得层次分明,而且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 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 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 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时代接近于陆游的诗人还有强彦文,他的诗歌有唐人的风致,曾写过“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①。 但在意境的开拓上,可以这样说,这些诗句要远逊于陆游。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 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有如弹丸脱手,不独善写难状之景。” 这个评价是有见地的。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 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 “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谓“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 即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当这一天将来临时,。 7. 关于陆游的诗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汉族。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初夏幽居偶题 梅花 剑门道中遇微雨 初夏幽居偶题 初夏幽居偶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游山西村 初夏幽居杂赋 初夏幽居 示儿 梅花绝句 临安春雨初霁 钗头凤 卜算子 咏梅 书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新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诉衷情 初夏幽居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沈园 初夏幽居杂赋 鹊桥仙 浪淘沙 沈园 鹊桥仙 夜闻杜鹃 午饭 朝中措 梅 豆叶黄 好事近 谢池春 浣溪沙 初夏幽居杂赋 金错刀行 秋波媚 度浮桥至南台 荷花 初夏幽居杂赋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木兰花/玉楼春 立春日作 汉宫春 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初夏幽居杂赋 初夏遇休日园中闲赋 初夏杂兴 初夏幽居杂赋 初夏幽居杂赋 春晚感事 春晚苦雨 双头莲 呈范至能待制 渔家傲 春晚南堂晨起 冬夜读书示子聿 初夏游凌氏小园 督下麦雨中夜归 春晚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 春晚书村落闲事 春雨 次韵周辅道中 诉衷情 徂岁 次韵杨嘉父先辈赠行 村酒 村居冬日 村居 春雨 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 春晚 春晚即事 读豳诗 读道书 冬至后一日书 读杜诗 春晚简陈鲁山 春晚出游 春晚出游 春雨 春雨复寒遣怀 春雨 春雨 春游 春游 村居初夏 村居即事 村居即事 村居 村居 次韵宇文使君山行 次韵张季长题龙洞 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 次韵郑唐老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次韵王给事见寄 崔伯易画像赞 次韵周辅道中 次韵周辅雾中作 次韵子长题吴太尉云山亭 次朱元晦韵题严居厚溪庄图 次韵邢德允见赠 村东晚眺 村居 村居 病起书怀 荷花 寄宇文成州 寄张真父舍人 寄张真父舍人 井研道中 净智西窗 荆溪馆夜坐 秋夕 秋晚寓叹 秋兴 秋兴 渔父 渔家傲 寄仲高 桃源忆故人 沁园春 赠持钵道人 赠传神水监 泽居 曾原伯屡劝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门今日 曾仲躬见过适遇予出留小诗而去次韵二绝 曾仲躬见过适遇予出留小诗而去次韵二绝 赠表弟江参议 赠成封州 自嘲 鹧鸪天 桃源忆故人 齐天乐 望梅 洞庭春色/沁园春 长相思 长相思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小舟游近村 清商怨 葭萌驿作 菩萨蛮 满江红 好事近 秋兴 秋兴 秋晚岁登戏作 秋晚闲步邻曲以予近尝卧病皆欣然迎劳 秋晚幽居 秋晚雨中作 秋望 秋望 秋夕 秋夕 秋晚衰疾稍平聊识喜怀 秋晚思梁益旧游 秋晚思梁益旧游 秋晚思梁益旧游 梦中行荷花万顷中 荆州歌 静室 寄隐士 寄赠湖中隐者 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 寄周洪道参政 寄子虡 寄子虡 寄子虡 寄子布 春日杂兴 春日杂兴 村居 村东晚眺 葱 翠微堂 翠围院 村店 村东 次韵无咎别后见寄 村居初夏 村居初夏 村居初夏 村居 村居初夏 村居 村舍杂书 村居 春游 春游 春游 春游 春游 春游绝句 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 春雨 春雨 春夜读书感怀 春阴 春阴溪上小轩作 春游 春游 春雨 春雨 春雨 春雨 春雨 春雨 春雨绝句 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 春雨绝句 春雨绝句 春雨示邻曲 春雨中偶赋 春欲尽天气始佳作诗自娱 春早得雨 春早得雨 春雨 春雨 春雨绝句 春晚出游 春晚出游 春晚南堂晨起 春晚即事 春晚书怀 春夜 读杜诗偶成 读范文正潇洒桐庐郡诗戏书 冬至夜坐作短歌 董逃行 冻坐 读韩致光诗集 读杜诗 读陈蕃传 读程秀才诗 泛舟观桃花 春晚久雨排闷 春晚怀故山 春晚 春晚风雨中作 春晚感事 春晚出游 春晚村居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 春雨绝句 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 春雨 春阴 春游 春游 村舍杂书 村居 村居 从邢刍甫求桃竹拄杖 村居 春日杂兴 窗黑 吹笛 炊饭 寄张季长 秋夕 秋夕大风松声甚壮戏作短歌 秋夕露坐作 秋夕排闷十韵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人日偶游民家小园有山茶方开 示子遹 鹧鸪天 浪淘沙 定风波 青玉案 鹊桥仙 长相思 上西楼/相见欢 点绛唇 恋绣衾 风入松 双头莲 沁园春 柳梢青 安公子 玉胡蝶/玉蝴蝶 鹧鸪天 蝶恋花 秋波媚/眼儿媚 鹧鸪天 赠道流 赠道流 杂兴 杂兴 杂兴 杂兴 杂赋 杂赋 杂赋 杂赋 采桑子 沁园春 忆秦娥 汉宫春 乌夜啼 乌夜啼 蝶恋花 清商怨 秋波媚/眼儿媚 南乡子 鹧鸪天 乌夜啼 昭君怨 极相思 长相思 蝶恋花 渔父/渔歌子 渔父/渔歌子 渔父/渔歌子 月照梨花/河传 杏花天 诉衷情 风流子 解连环 浣溪沙 和无咎韵 浣溪沙 满江红 好事近 感皇恩 书愤 人日雪 人寿至耄期 壬辰十月十三日自阆中还兴元游三泉龙门十一 人日饭昭觉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兴 秋夕书事 寄周洪道参政 浣花赏梅 初夏幽居偶题 春日杂兴 春日杂兴 村舍杂书 村舍杂书 村舍杂书 春雨绝句 春雨 春晚闲步门外 春晚坐睡忽梦泛舟饮酒乐甚既觉怅然有赋 道室试笔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 冬夜读书示子聿 关山月 道室试笔 道室试笔 道室书事 东偏纸阁初成 春望 春晚雨中作 春晚小饮 春晚自近村归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春初骤暄一夕梅尽开明日大风花落成积戏作 春感 哀郢 黄鹤楼 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 寄仗锡平老借用其听琴诗韵 寄赵昌甫 寄子虡兼示子遹 秋兴 秋兴 秋兴 好事近 好事近 水调歌头 多景楼 赤壁词/念奴娇 大圣乐 失调名 渔父 渔家傲 菩萨蛮 破阵子 谢池春 月照梨花/河传 渔父/渔歌子 恋绣衾 渔父/渔歌子 真珠帘 一落索 恋绣衾 长相思 南歌子 豆叶黄/忆王孙 醉落魄/一斛珠 一丛花 隔浦莲近拍 桃源忆故人 夜游宫 夜游宫 木兰花慢 苏武慢 齐天乐 桃源忆故人 蓦山溪 蓦山溪 临江仙 离果州作 蝶恋花 朝中措 真珠帘 好。 8. 求陆游的诗歌5首夜登白帝城怀少陵先生拾遗白发有谁怜?零落歌诗遍两川。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升沈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此意凄凉谁共语?岸沙君看去年痕。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自嘲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