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墨的诗句 诗经一、《墨梅》 宋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 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 故托缁尘异汉宫. 二、《墨梅》 作者:王冕 元代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墨梅》 作者:王冕 元代 面皮如夷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 转首江南春似梅,一声箫管月苍苍。 四、《墨梅》 作者:王冕 元代 莫厌缁尘染素衣,山间林下自相宜。 玉堂多少闲风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五、《墨梅》 作者:王冕 元代 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 相见草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 2. 关于墨的诗句 诗经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霜豪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木落多诗藁,山枯见墨烟。 长短作新语,墨纸似鸦浓。 月侧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 君诗秀色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 莫将社燕等秋鸿。处处春山翠重。 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 人物满东瓯。别我江心识俊游。北尽平芜南似画,中流。 谁系龙骧万斛舟。去去几时休。犹自潮上更来头。 醉墨淋漓人感旧,离愁。一夜西风似夏不。 3. 关于墨的诗句 诗经1、任作淋漓淡墨看清 龚自珍 《杂诗》2、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宋 周邦彦 《绮寮怨》3、淡墨花枝掩薄罗宋 陈克 《浣溪沙》4、淡墨题诗宋 蔡楠 《凤栖梧/蝶恋花》5、故将淡墨写精神宋 杨无咎 《西江月·态度雪香花瘦》6、南省今书淡墨名宋 葛立方 《减字木兰花·摇毫铸藻》7、墨花飞作淡云浮宋 赵彦端 《浣溪沙》8、墨痕红淡宋 石孝友 《念奴娇·闷红颦翠》9、新题淡墨宋 方岳 《瑞鹤仙·中元才过节》10、东风淡墨敧鸦宋 李演 《八六子·乍鸥边》11、淡墨敧斜倒宋 无名氏 《菩萨蛮·霜天不管青山瘦》12、墨淡野云轻唐 荆浩 《画山水图答大愚》13、个个花开淡墨痕元 王冕 《墨梅 其三》14、桂树扶疏如淡墨宋陆游 《八月十四日夜湖山观月》15、藉藻鲈新淡墨鳞宋 陆游 《初秋山中作》16、欹倾淡墨诗成后宋 陆游 《初夏杂兴》17、藉藻鱼鲜淡墨鳞宋 陆游 《村居初夏》18、墨淡行疏疏宋 陆游 《寄酬曾学士学宛陵先生体比得书云所寓广教僧》19、醉题墨淡尘昏壁宋 陆游 《山行见三十年前题名怅然有赋》20、淡墨写成千嶂秋宋 陆游 《闲游》。 4. 赞美墨的古诗词墨香,墨痕,书卷气墨 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似君身影轻纱隔,终是朦胧看未清. 玄圭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宋·杨万里《春兴》) 玄玉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玄珠 “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金·元好问《赋南中杨生玉泉墨》) 陈玄 “赖石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宋·庄季裕《鸡肋篇》) 乌丸 “秦郎百好居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宋·陈师道《古墨行》) 乌玉玦 “近者唐夫子,速致乌玉玦。”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松烟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正观许道宁山水图》 松液 “要与陶泓作佳传,老磨松液写《黄庭》” (元·宋无《端石砚》) 松煤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宋·欧阳修《石篆》) 松腴 “苍鼠奋须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肌。” (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麝煤 “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唐·韩偓《横塘》) 珍煤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宋·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灶煤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书煤 “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 (唐·薛涛《四友赞》) 黑蛟 “绿蚁滟樽芳酝热,黑蛟落纸草书颠。” (宋·陆游《醉书山亭壁》) 翠饼 “何以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云笏。” (宋·苏轼《赠潘谷》 龙宾 “龙宾十二吾何用,不意龙文入吾手。” (元·泰不华《桐花烟为吴国良赋》)希望帮到你,不懂再追问哦。 5. 含有墨的诗句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墨梅》 元·王冕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4、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先秦·屈原5、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 先秦·屈原6、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7、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无题四首》 唐·李商隐8、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草书屏风》 唐·韩偓9、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戏为六绝句》 唐·杜甫10、就砚旋研墨——《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晏几道11、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悼亡诗三首》 魏晋·潘安12、墨云拖雨过西楼——《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宋·苏轼13、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题画梅》 清·李方膺14、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15、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归信吟》 唐·孟郊16、墨痕香,红蜡泪——《更漏子·秋》 宋·张淑芳17、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古词二首(一作讽古)》 唐·刘禹锡18、墨绿衫儿窄窄裁——《浣溪沙·墨绿衫儿窄窄裁》 宋·黄机19、捣就征衣泪墨题——《杵声齐·砧面莹》 宋·贺铸20、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北征》 唐·杜甫21、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宋·秦观22、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月》 唐·方干23、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诗三十首·其八》 金·元好问24、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宋·陆游25、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纳兰性德26、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宋·刘克庄27、毫墨时洒落,探玄有奇作——《赠参寥子》 唐·李白28、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金·刘迎29、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轻薄篇》 魏晋·张华30、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镂——《南山诗》 唐·韩愈31、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望海潮·四之二》 宋·秦观32、茜袖啼痕数,香笺墨色新——《无题》 唐·韩偓33、翰墨戢闲案,相与数离逖——《娇女诗》 魏晋·左思34、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宿迁道中遇雪》 宋·陆文圭35、可堪醉墨几淋浪——《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宋·辛弃疾36、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宋·周邦彦37、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病起荆江亭即事》 宋·黄庭坚 墨字意思:名词性1、会意兼形声。 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墨,书墨也。――《说文》舐笔和墨。 ――《庄子·田子方》史占墨。――《周礼·占人》致其墨。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种);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妆(脸部以墨化妆);墨路(墨线)2、指诗文或书画 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扬雄《长杨赋》又如:墨君竹(墨绘之竹);文墨;遗墨;墨兵(指史书;指书画诗文);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法帖。 指名家法书的拓本或印本)3、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墨丈寻常之间。 ――《国语·周语》物仰其墨。――《太玄·法》。 注:“谓绳墨也。” 又如:墨斗(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墨路(墨线。 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4、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 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墨者,墨其额也。――《白虎通·五刑》墨罪五百。 ――《周礼·司刑》。注:“黥也。 先刻其面,以墨窒之。”5、指墨家。 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九流之一,墨翟所创 如:墨者(墨家的门徒和学者)6、通“纆”。绳索 徽以纠墨。 ――扬雄《解嘲》7、通“莫”,又为姓氏。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记载:“河南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都是韩国著名铸剑处。 西平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据《汉典》释义:墨阳,古代美剑名。 墨阳本地名,其地产剑,因以名剑。《楚词》十七卷有“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墨阳,剑名。”史书中也有莫(墨)姓有“雌雄墨阳剑;衍源钜鹿堂” 的宗祠通用联。 可见,墨通莫,又为姓氏。形容词性1、黑色 墨,黑也。 ——《广雅·释器》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 ——《国语·吴语》。注:“传曰:‘肉食者无墨。 ’今吴王有墨。墨,黑气也。” 其色墨。——明·魏学洢《核舟记》俄倾风定云墨色。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墨以葬文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于是始墨。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又如:墨绖(黑色的丧服);墨面(形容面容黑瘦);墨玉(黑色玉石);墨衣(黑衣,指丧服);墨灰(黑灰色)2、贪污,不廉洁 贪以败官为墨。——《左传·昭。 6. 写墨的优美语句墨迹醉贾岛,树下谗推敲。 何不赋一篇,美人或约到。 美人或约到,旁边有墨嫂。 手持搓衣板,看你咋风骚。美人泪流干,化山卧人间。 墨续美人意,金豆接一盘。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道缘结皖北,持苦心勤濡墨,任拙笔偶生花。 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之。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 黄公望的“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涂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用描法(即用写法),谓之有笔。”。 7. 求带[墨]字的成语和诗句【笔饱墨酣】笔力饱满,用墨充足。 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笔歌墨舞】指文笔奇妙精采。 【笔酣墨饱】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笔精墨妙】笔触精到,着墨巧妙。 形容书法、绘画、诗文等的技法巧妙,笔意精微。 【不拘绳墨】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 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 【笔墨官司】笔墨:指文字或文章。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笔墨横姿】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笔墨之林】斯文萃集的地方。 【笔墨纸砚】指书写工具。 【笔老墨秀】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着述等。 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笔诛墨伐】笔、墨:指文字。 诛:谴责。伐:声讨。 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才墨之薮】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词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 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大处落墨】落墨:落笔。 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大处着墨】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蹈矩践墨】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断墨残楮】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断纸余墨】断、馀:残存的。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断纸馀墨】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短章醉墨】短章:指篇幅较短的诗文篇章。指酒后信笔所写的简短文字。 【粉白墨黑】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 同“粉白黛黑”。 【浮笔浪墨】指多馀累赘的文字。 【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斧钺刀墨】斧钺:古代军法用来杀人的斧子,泛指刑罚中的杀戮;刀墨:指黥刑,泛指罪犯。 对罪犯施以刑罚。 【规矩绳墨】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 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规绳矩墨】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同“规矩绳墨”。 【含毫吮墨】毫:毛笔的笔尖;含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吮墨:以口吸吮墨汁。 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 【画疆墨守】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翰林子墨】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 按,翰林子墨之文章,指诗赋而言。 【怀铅吮墨】怀铅:带着铅粉笔,以备涂改;吮墨:用口含毛笔尖。 形容写作时构思的举动和神态。 【行数墨寻】行数:一行行地读;墨寻:一字字地读。 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黑天墨地】谓漆黑一团。同“黑天摸地”。 【金壶墨汁】指极其珍贵罕见的书画用品。 【嚼墨喷纸】本是传说,后形容人能写文章。 【践墨随敌】践:履行,实行;墨:绳墨,指计划;随:顺应。根据敌情的变化,来实施计划。 【简墨尊俎】谓文墨交往,宴饮游从。 【近朱近墨】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 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孔席墨突】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 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墨绖从戎】墨:黑色;绖:古时丧服中围在头上和腰间的散麻绳;从戎:从军。 指在守丧期间从军作战。 【墨迹未干】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 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墨客骚人】墨客:文人;骚人:诗人。 泛指文人。 【磨墨濡毫】濡:湿;毫:毛笔。 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磨墨吮毫】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 指动手写文章。 【墨守成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同“墨守成规”。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墨突不黔】原指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 后用其事为典。形容事情繁忙,犹言席不睱暖。 【墨鱼自蔽】墨鱼体内有似墨的一种汁,遇到危险时就放出墨汁,巧妙地使自己隐蔽起来。比喻自觉地隐蔽自己,不使暴露。 【墨子泣丝】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墨债山积】山积:堆积如山。 比喻由于书法好,求写字的人很多,应付不过来而欠下债。 【墨汁未干】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 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墨丈寻常】古代重量单位,1墨=5尺,1丈=2墨;1寻=8尺,1常=2寻。 比喻不太长的距离。 【浪费笔墨】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两眼墨黑】比喻十分陌生。 【欧风墨雨】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输攻墨守】输:公输般,即战国。 8. 形容笔墨的诗句《砚湖并引》(陆游) 群山环一湖,湖水绿溶漾,微风掠窗过,亦解生细浪,余流浸翠麓,倒影写青嶂,自然出天工,岂复烦巧匠。 病夫屏杯酌,不遣运酒舫;时时挹清泚,笔墨助豪宕。 帖成龙蛇走,诗出雷雨壮。 从今几砚旁,一扫蟾蜍样。《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陆游) 我昔生兵间,淮洛靡安宅。 紞髦入小学,童卯聚十百。 先生依灵肘,教以兔园册。 仅能记姓名,笔砚固不择,灶煤磨断瓦,荻管随手画。 稍长游名场,麤若分菽麦。 偶窥文房谱,虽慕无由获。 笔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砚得石即已,殆可供捣帛。 从渠膏梁子,窃视笑哑哑。《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王安石) 人间三十六,追逐孔鸾飞。 似欲来为瑞,如何去不归。 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空复平生友,西华岂易依。《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王安石) 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掾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 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 揽辔羡君桥北路,春风枝上鸟关关。《详定试卷二首》(王安石) 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细甚客卿因笔墨,卑於尔雅注鱼虫。 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