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才华出众的诗句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释义: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做的五言古诗《寄李太白二十韵》中的一句诗。这首诗是李白被放逐后,杜甫思念李白时所做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多用来形容那些伟大作家的伟大成就。 2、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 释义:酒后又雄健有力的言谈,一把长剑舞出奇异的气度,张口便可吐出令人惊异的诗句。 出自《念奴娇·策勋万里》,是元末明初词人高启所作的一首抒怀词。全词真实地表现了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抨击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才的扼杀。“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则从文韬、武略、诗才等方面,表现了词人非凡的才华。 3、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释义: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语出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释义: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出自清初赵翼的《论诗·其二》。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释义:李白的诗天下无敌,他的诗思潇洒飘逸,豪放不拘,诗风超群,不同凡俗。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746年(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2. 形容出众的诗句李延年歌 朝代:两汉 作者: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译文 北方有位美丽姑娘,独立世俗之外,她对守城的将士瞧一眼,将士弃械,墙垣失守; 她对君临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倾心,国家败亡!美丽的姑娘呀,常常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 纵然如此,也不能失去获得佳人的好机会。美好姑娘世所难遇、不可再得! 注释 (1)倾城、倾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陶渊明《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2)宁不知:怎么不知道。 3. 描写突出的词语鳌里夺尊 犹言出类拔萃。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四:“大家给他祝寿,他大模大样的承受,仿佛觉出自己是鳌里夺尊的一位老英雄。” 拔丛出类 犹言拔萃出类。 指高出众人。 出处:《宋书·孝义传·潘综》:“二子微猷,弥久弥芳。 拔丛出类,景行朝阳。” 拔萃出类 同“出类拔萃”。 指高出众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 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出处:唐·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4. 形容突出的成语班班可考: [ bān bān kě kǎo ] 班班:明显的样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证。 不言而谕: [ bù yán ér yù ]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丹青不渝 : [ dān qīng bù yú ]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皎如日星: [ jiǎo rú rì xīng ] 皎:洁折光亮。 像太阳、星星一样洁白光亮。形容十分明显。 劣迹昭著: [ liè jì zhāo zhù ] 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