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赞美小乔的诗句《瑞鹤仙·楚云分断雨》年代: 宋 作者: 张炎楚云分断雨。 问那回、因甚琴心先许。匆匆话离绪。 正花房蜂闹,著春无处。残歌剩舞。 尚隐约、当时院宇。黯消凝、铜雀深深,忍把小乔轻误。 休赋。玉尊别后,老叶沈沟,暗珠还浦。 欢游再数。能几日、采芳去。 最无端做了,霎时娇梦,不道风流恁苦。把余情、付与秋蛩,夜长自语。 《清平乐·梅兄梅弟》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梅兄梅弟。桃姊并桃妹。 争似月临双女位。吉梦重占蛇虺。 小乔应嫁周郎。云英定遇裴航。 会有九男事帝,谁夸七子成行。《南歌子 原误作南乡子,兹据律改》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 共言今日好生朝。皓月光辉,香动玉梅梢。 谢女工飞絮,周郎待小乔。年年灯下醉金蕉。 鬓影苍球,金缕细鹅毛。《念奴娇 赤壁怀古》年代: 宋 作者: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连环·玉鞭重倚》年代: 宋 作者: 姜夔玉鞭重倚。 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念奴娇·镜鸾分影》年代: 宋 作者: 李亿镜鸾分影,望天涯肠断,消无红叶。 几度秋风吹翠被,一缕幽香难减。燕卜新梁,花移别槛,回首春如客。 欢情何在,绿杨空锁愁色。 可是今古风流,小乔姝丽,只许周郎得。 金谷珠帘空百尺,不碍梦魂飞入。钗股盟深,旧缘未断,月有重圆日。 蓝桥路近,乘云先问消息。《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玉嫩红娇。 □花如月,斜袅金翘。楚女腰肢,小乔风韵,难比妖娆。 当年约住蓝桥。便回首仙凡路遥。 一曲清歌,千钟美酒,同庆生朝。以南塘本及罗振玉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校订。 案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本卷五,尚有诉衷情秋风吹绽一首,望仙门玉壶清漏一首,蝶恋花紫菊初生一首,少年游芙蓉花发一首,蝶恋花一霎秋风一首,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首,玉楼春紫薇朱槿一首,并晏殊词朝措年年金蕊一首,千秋岁塞垣秋早一首,并辛弃疾词。又卷一尚有声声慢林间鸡犬一首,卷三尚有惜份飞人见何郎一首,乌夜啼花中闲远风流一首,卷五尚有鹧鸪天著意寻春一首,淡淡青灯一首,朝中措春闺寂寂一首,并已见强村丛书遗山乐府三卷本。 又石莲庵本后,附遗山先生新乐府补遗十八首,其中除小圣乐绿叶阴浓一首为北曲外,共余十七首并已见强村丛书遗山先生乐府三卷本。南塘本后亦有补遗六首,除小圣乐绿叶阴浓一首为北曲外,其余五首亦并见三卷本。 2. 关于小乔的诗句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2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菩萨蛮》 辛稼轩 画楼影蘸清溪水。 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 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 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 春风大小乔。明朝诗人王召《过周瑜小乔墓》:东吴名将推公瑾,南国佳人说小乔。 应是两人俱绝代,白扬相望共萧萧袁枚有《周瑜墓》二律云:“天生一将定三分,才貌遭逢总出群。大母早能知国士,小乔何幸嫁夫君。 能抛戎马听歌曲,未许蛟龙得雨云。千载墓门松柏冷,东风犹自识将军。” 其二云:“旌旗指日控巴襄,底事泉台遽束装?王士禛《渔洋诗话》云:“二乔宅在潜山县,近三祖山,故山谷诗云:‘松竹二乔宅,雪云三祖山。’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四载一联云:“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 3. 描写小乔的诗句淡抹朱粉,水盼兰情,叹人间稀见。 小竹轩窗,回眸时、清曲幽恬月暗。 轻扫黛眉,怜镜中、多少风情。 忆往昔、初时相见,巧笑飘香麝。 眷恋似水柔情,恐惊风吹去,如梦如云。 桂华泛彩,纤云弄、自有暗香浮动。 流年似水,笑相望、红裙依旧。 画图中,艳光四射,梦凝万千絮。 金缕玉衣,翩翩如素娥, 浓妆淡抹总相宜。 淡若清蝶韵,一抹红云,相映趣, 约略颦轻笑浅。 红妆倾心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更销魂。 到水月情仇,万花相映正乱,为情所困已陷。 想当年,相见倾心笑,冰凝梦中人,美人依旧。 冰肌玉骨魂牵萦,盈盈如仙裙。 淡妆多态流艳,初相见,娇无奈。 乱花过,掩红泪,媚如昔。 过往依稀,欲笑还颦,飞花入浩 十年生死两茫茫,华发落,亦相随。 俊彦隐逸,颖脱和璧间。 一朝得志情已逝,花月夜,倚红妆。 流水落花春去也,蒲柳情,寸心报。 叩心自问,还似旧时景? 轻抹红泪语哽咽,心头上,人依在。 出水芙蓉, 秋波流转灵台乱。 玉山淡抹自天然, 额下纤眉浅。 步步莲花增嬿, 见罗敷,频频顾盼。 绕梁天籁,一曲升歌, 莺啼千转。 自睹伊颜, 夜阑饮酒心情懒, 花前取次不身沾, 唯恨天涯远。 万种相思难剪。 欲登楼,托书北雁。 凭阑干处,晓月新残, 离人肠断。 4. 赞美小乔的诗句《瑞鹤仙·楚云分断雨》 年代: 宋 作者: 张炎 楚云分断雨。问那回、因甚琴心先许。匆匆话离绪。正花房蜂闹,著春无处。残歌剩舞。尚隐约、当时院宇。黯消凝、铜雀深深,忍把小乔轻误。 休赋。玉尊别后,老叶沈沟,暗珠还浦。欢游再数。能几日、采芳去。最无端做了,霎时娇梦,不道风流恁苦。把余情、付与秋蛩,夜长自语。 《清平乐·梅兄梅弟》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梅兄梅弟。桃姊并桃妹。争似月临双女位。吉梦重占蛇虺。小乔应嫁周郎。云英定遇裴航。会有九男事帝,谁夸七子成行。 《南歌子 原误作南乡子,兹据律改》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共言今日好生朝。皓月光辉,香动玉梅梢。谢女工飞絮,周郎待小乔。年年灯下醉金蕉。鬓影苍球,金缕细鹅毛。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连环·玉鞭重倚》 年代: 宋 作者: 姜夔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念奴娇·镜鸾分影》 年代: 宋 作者: 李亿 镜鸾分影,望天涯肠断,消无红叶。几度秋风吹翠被,一缕幽香难减。燕卜新梁,花移别槛,回首春如客。欢情何在,绿杨空锁愁色。 可是今古风流,小乔姝丽,只许周郎得。金谷珠帘空百尺,不碍梦魂飞入。钗股盟深,旧缘未断,月有重圆日。蓝桥路近,乘云先问消息。 《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玉嫩红娇。□花如月,斜袅金翘。楚女腰肢,小乔风韵,难比妖娆。当年约住蓝桥。便回首仙凡路遥。一曲清歌,千钟美酒,同庆生朝。以南塘本及罗振玉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校订。案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本卷五,尚有诉衷情秋风吹绽一首,望仙门玉壶清漏一首,蝶恋花紫菊初生一首,少年游芙蓉花发一首,蝶恋花一霎秋风一首,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首,玉楼春紫薇朱槿一首,并晏殊词朝措年年金蕊一首,千秋岁塞垣秋早一首,并辛弃疾词。又卷一尚有声声慢林间鸡犬一首,卷三尚有惜份飞人见何郎一首,乌夜啼花中闲远风流一首,卷五尚有鹧鸪天著意寻春一首,淡淡青灯一首,朝中措春闺寂寂一首,并已见强村丛书遗山乐府三卷本。又石莲庵本后,附遗山先生新乐府补遗十八首,其中除小圣乐绿叶阴浓一首为北曲外,共余十七首并已见强村丛书遗山先生乐府三卷本。南塘本后亦有补遗六首,除小圣乐绿叶阴浓一首为北曲外,其余五首亦并见三卷本。 5. 描写小乔的诗句淡抹朱粉,水盼兰情,叹人间稀见。 小竹轩窗,回眸时、清曲幽恬月暗。 轻扫黛眉,怜镜中、多少风情。 忆往昔、初时相见,巧笑飘香麝。 眷恋似水柔情,恐惊风吹去,如梦如云。 桂华泛彩,纤云弄、自有暗香浮动。 流年似水,笑相望、红裙依旧。 画图中,艳光四射,梦凝万千絮。 金缕玉衣,翩翩如素娥, 浓妆淡抹总相宜。 淡若清蝶韵,一抹红云,相映趣, 约略颦轻笑浅。 红妆倾心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更销魂。 到水月情仇,万花相映正乱,为情所困已陷。 想当年,相见倾心笑,冰凝梦中人,美人依旧。 冰肌玉骨魂牵萦,盈盈如仙裙。 淡妆多态流艳,初相见,娇无奈。 乱花过,掩红泪,媚如昔。 过往依稀,欲笑还颦,飞花入浩 十年生死两茫茫,华发落,亦相随。 俊彦隐逸,颖脱和璧间。 一朝得志情已逝,花月夜,倚红妆。 流水落花春去也,蒲柳情,寸心报。 叩心自问,还似旧时景? 轻抹红泪语哽咽,心头上,人依在。 出水芙蓉, 秋波流转灵台乱。 玉山淡抹自天然, 额下纤眉浅。 步步莲花增嬿, 见罗敷,频频顾盼。 绕梁天籁,一曲升歌, 莺啼千转。 自睹伊颜, 夜阑饮酒心情懒, 花前取次不身沾, 唯恨天涯远。 万种相思难剪。 欲登楼,托书北雁。 凭阑干处,晓月新残, 离人肠断。 6. 形容三国小乔的词句有哪些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听单田芳的评书《三国演义》,对其中的历史掌故和风云人物知之甚多;后来又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对其中的人物推崇备至。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与其相关的遗址和景观,我基本上没有涉足;出乎意料的是,今年春末夏初登岳阳楼,竟在楼的一隅发现了小乔墓。 大小二乔出生在湖北潜山县的梅城镇,后人有诗句形容她们:“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三国演义》中关于二乔的文字记录只有寥寥几句:“江东乔公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大乔好文,小乔好武。大乔乃孙策之夫人,小乔乃周瑜之妻也。”至于她们的芳名、生卒年代,始终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小乔竟然如此有幸,能得名楼为侣而眠,能与墨客为伴而憩;而我对眼前寂寥的墓地却产生了怀疑,这里真的收藏着那绝色美女的娇躯吗? 据明隆庆年间《岳州府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配周瑜,后卒葬于此。”这应是关于小乔墓最早的记载了,而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乔墓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清朝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英筑小乔墓,小乔再次直面于尘世,此时的小乔已逝千年有余;光绪十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建墓地,将碑文改为“小乔之墓”,并于南侧增建一墓庐,厅内塑小乔像,这应是现存小乔墓最直接的渊源了。抗日战争时期,小乔墓在炮火硝烟中被夷为平地,仅一块刻有“小乔之墓”的墓庐碑刻尚存。1992年,岳阳市政府重建小乔墓,迁至岳阳楼公园。 小乔墓地的周围既无翁仲,也无石兽,甚至连护栏也没有。墓碑由白色大理石制成,背面刻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此外再没有其他。 英雄美女,一代佳话。 那时代赋予小乔的不是她本身所具备的似水柔情,她承受的历史责任,远远超过了寻常女子,因此,我更希望这种安排是一种自然。 周瑜吐血而亡对小乔的打击一定是致命的,琴瑟和谐的身影难觅,英姿勃发的豪情难见,一切荣华富贵消散殆尽,真正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地步。经历了这样的大喜大悲之后,小乔也许真的能够心如止水,像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姑,在异乡无怨无悔地厮守着她的夫君吧! 曾见过不少皇家陵寝和官宦陵墓,总感觉它们华丽有余而朴素不足,仿佛一位富有而矜持的老妪,让人难以接近;也曾见过丘冈上长满荒草的寻常人的低矮坟茔,它们则像一个个极度绝望的老人,一片凄凉景色。眼前的小乔墓则朴素中不乏庄重,安静里不显冷清,犹如一位活生生的女子,微笑着站在那里,让你想同她亲近。她向你述说着往昔纷乱的战事,向你倾吐着心中所有的烦恼。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墓碑上,亘古的魂灵排斥着尘世喧嚣的心,又敦促着我立刻将手抽了回来,一个凡夫俗子,何必去打扰高贵者的安宁呢?于是,我就在墓前静静地伫立一会,算是对一位尊贵的女人的敬重和仰慕吧。 “也信美人终作古,犹吊遗踪一泫然”,历经千年,小乔真正的埋香之所在哪并不重要;凭吊小乔,凭吊的不是她娇贵的躯体,而是凭吊那一个美丽的传奇和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7. 与小乔有关的诗句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2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菩萨蛮》 辛稼轩 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明朝诗人王召《过周瑜小乔墓》: 东吴名将推公瑾,南国佳人说小乔。 应是两人俱绝代,白扬相望共萧萧 袁枚有《周瑜墓》二律云:“天生一将定三分,才貌遭逢总出群。大母早能知国士,小乔何幸嫁夫君。能抛戎马听歌曲,未许蛟龙得雨云。千载墓门松柏冷,东风犹自识将军。”其二云:“旌旗指日控巴襄,底事泉台遽束装? 王士禛《渔洋诗话》云:“二乔宅在潜山县,近三祖山,故山谷诗云:‘松竹二乔宅,雪云三祖山。’ 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四载一联云:“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 8. 形容三国小乔的词句有哪些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小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听单田芳的评书《三国演义》,对其中的历史掌故和风云人物知之甚多;后来又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对其中的人物推崇备至.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与其相关的遗址和景观,我基本上没有涉足;出乎意料的是,今年春末夏初登岳阳楼,竟在楼的一隅发现了小乔墓.大小二乔出生在湖北潜山县的梅城镇,后人有诗句形容她们:“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三国演义》中关于二乔的文字记录只有寥寥几句:“江东乔公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大乔好文,小乔好武.大乔乃孙策之夫人,小乔乃周瑜之妻也.”至于她们的芳名、生卒年代,始终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小乔竟然如此有幸,能得名楼为侣而眠,能与墨客为伴而憩;而我对眼前寂寥的墓地却产生了怀疑,这里真的收藏着那绝色美女的娇躯吗?据明隆庆年间《岳州府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配周瑜,后卒葬于此.”这应是关于小乔墓最早的记载了,而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乔墓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清朝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英筑小乔墓,小乔再次直面于尘世,此时的小乔已逝千年有余;光绪十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建墓地,将碑文改为“小乔之墓”,并于南侧增建一墓庐,厅内塑小乔像,这应是现存小乔墓最直接的渊源了.抗日战争时期,小乔墓在炮火硝烟中被夷为平地,仅一块刻有“小乔之墓”的墓庐碑刻尚存.1992年,岳阳市政府重建小乔墓,迁至岳阳楼公园.小乔墓地的周围既无翁仲,也无石兽,甚至连护栏也没有.墓碑由白色大理石制成,背面刻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此外再没有其他.英雄美女,一代佳话.那时代赋予小乔的不是她本身所具备的似水柔情,她承受的历史责任,远远超过了寻常女子,因此,我更希望这种安排是一种自然.周瑜吐血而亡对小乔的打击一定是致命的,琴瑟和谐的身影难觅,英姿勃发的豪情难见,一切荣华富贵消散殆尽,真正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地步.经历了这样的大喜大悲之后,小乔也许真的能够心如止水,像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姑,在异乡无怨无悔地厮守着她的夫君吧!曾见过不少皇家陵寝和官宦陵墓,总感觉它们华丽有余而朴素不足,仿佛一位富有而矜持的老妪,让人难以接近;也曾见过丘冈上长满荒草的寻常人的低矮坟茔,它们则像一个个极度绝望的老人,一片凄凉景色.眼前的小乔墓则朴素中不乏庄重,安静里不显冷清,犹如一位活生生的女子,微笑着站在那里,让你想同她亲近.她向你述说着往昔纷乱的战事,向你倾吐着心中所有的烦恼.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墓碑上,亘古的魂灵排斥着尘世喧嚣的心,又敦促着我立刻将手抽了回来,一个凡夫俗子,何必去打扰高贵者的安宁呢?于是,我就在墓前静静地伫立一会,算是对一位尊贵的女人的敬重和仰慕吧.“也信美人终作古,犹吊遗踪一泫然”,历经千年,小乔真正的埋香之所在哪并不重要;凭吊小乔,凭吊的不是她娇贵的躯体,而是凭吊那一个美丽的传奇和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菩萨蛮辛弃疾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诉衷情贺铸乔家深闭郁金堂.朝镜事梅妆.云鬟翠钿浮动,微步拥钗梁.情尚秘,色犹庄.递瞻相.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永遇乐泪满双眸,望不穿是,千载春去.锁固眉头,思不尽是,那断肠愁绪.涛涛江逝,依依川泣,长夜瑟风微雨.忆当年,青锋白马,江东纵横无惧.东风赤壁,便君有意,应是完人美玉,锦乐柴桑,小乔佳配,岂鸳鸯可喻?难解天意,巴丘弦尽,遗恨长河几许?痴痴问,周郎已去,何人顾曲.水调歌头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过二乔宅高启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至今古木残碑下,彻夜秋风伴小乔.------孙宏哲小乔辞(七言古)孙宏哲大堤堤下水涓流,乔家国色古遗丘.上有靡靡之茂草,四角花砖绕一怀.周郎尽瘁三十六,江淮哀痛吴主哭.胭脂色褪镜奁移,曾在黄垆在华屋.只今幽遂已成蹊,东望周郎宰木低.里人颜甚勿复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