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信息的诗句

1. 关于信息的诗句

中国古代邮驿,历代均由国家官办,为统治者服务,而民间通信异常艰难。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春望》中这样描绘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明在那战火连天的岁月,偶得一封家书,比得万金还贵。在漫长的年代中,很多古诗都有关于传递信息的记载。笔者撷取几则如下。

一、鼓角催晓。击鼓是传递紧急警报的一种方法。从商代卜辞中可以看出,它是“声光”通信中最早的一种。周《礼记·夏官·大司马》中就有用击鼓传递信号的规定:“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鼓者,击鼓可传号令,鼓士气,壮军威,同仇敌忾,勇往直前,以鼓角相闻,声声不绝。唐诗人岑参《武威送别刘判官赴碛石西行军》诗中曰:“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二、烽火报警。西周主要发展的是烽燧大鼓,用以传递紧急军情。为了防止犬戎从西、北方入侵,曾在丰镐东部的骊山上设置了烽火台和大鼓,与周围的诸候约定,如烽火起,则是敌人入侵,各路诸候都要前来勤王。《汉书》载:“有寇即火然举以相告”,前烽举火,后烽呼应。《史记》有“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唐末诗人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曰:“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一有火警,将士不畏艰险,一齐上阵,保卫祖国边疆。

三、檄牌通信。金牌是一种通信檄牌。“牌长尺余”,木制。“朱漆刻以金书”,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铺”,传递时“过如飞电,望者无不避路”。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间,秦桧以宋高宗名义,一天内连发十二道金牌传达命令,勒令岳飞退兵。同年十二月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害死于临安(今杭州市)大理寺狱中。明李东阳在《金字牌》诗中写道:“金字牌,从天来,将军恸哭班师回,士气郁怒声如雷。声如雷,震边陲,幽蓟已覆无江淮。仇虏和,壮士死,天下事,安有此,国之亡,嗟晚矣!”

四、虎符调兵。符有两种:一为铜虎符,一为竹虎符。铜虎符用途有二:一为郡守符,作为中央委任太守的证明;二为发兵符。《史记》中记载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信陵君拿上如姬从王室盗来的兵符,赶往边境,撤换了魏将,率兵解除赵国之危,深得民心,表现出信陵君能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唐人韩翃有诗云:“怀君乐事不可见,鬃马翩翩新虎符”;罗珦也有“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的诗句。可见,虎符是古代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信物。

2. 关于信息的成语

鸿雁传书: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渺无音讯 [miǎo wú yīn xùn][释义] :指毫无消息。杳无音讯 [yǎo wú yīn xùn][释义] : 没有一点消息。

见“杳无音信”。 千里传音、陇头音信 、渺无音信 、鱼书雁信、黄耳传书(比喻传递家信) 、寄雁传书 、寄雁传书 、鸿雁传情、鱼书雁信、青鸟传书 、飞鸽传书、交头接耳、通风报信、狼烟四起、烽火通信形容消息的成语:[一传十,十传百] :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

[长目飞耳] :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

[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甚嚣尘上] :甚:很;嚣:喧嚷。

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

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乡书难寄]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

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青鸟殷勤] :青鸟:古代传说中传送信件的使者。比喻常通信息,传递消息。

[漏泄春光] :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避人耳目] :指避免走漏消息。[避人眼目] :指避免走漏消息。

同“避人耳目”。[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消息灵通] :指对各方面的消息能及时掌握。[耳目众多] :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

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金鸡消息] :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小道消息]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

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进退消长] :指增减;变化。

同“进退消息”。[匣剑帷灯] :帷:帐幕。

匣里的宝剑,帐里的明灯,剑气灯光,若隐若现。比喻事情无法掩藏,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

[高唱入云] :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捷报频传] :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

[杳无音信] :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杳无音讯] :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

[闻风而动] :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闻风远遁] :风:风声,消息;远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声气相通] :彼此串通,互通消息。[杳无信息] :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寻消问息] :寻、问:打听。打听消息。

[闻风而起]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杳无音耗] :犹言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

[秤锤落井] :像秤锤掉进井水里一样不见踪影,不知消息。[闻风而至] :一听到消息就来。

形容行动迅速。[瑶池女使] :传说西王母住在瑶池,以青鸟为使者,向汉武帝传递消息。

后指传信的使者。[不相闻问] :闻问:通消息,通音讯。

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闻风远扬] :风:风声,消息。

指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渺无音讯] :指毫无消息。

[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亦作“渺无音讯”。

[石沉大海]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有关传递信息的成语:【道路相告】:路上行人互相传递消息。形容消息或事件引人注目。

【蝶使蜂媒】:比喻传递信息者或男女双方情爱的媒介。【飞眼传情】: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蜂媒蝶使】: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河鱼天雁】: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传送书信者。【呼应不灵】:指消息不能正常传递,指挥不能正常进行。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

后比喻传递家信。【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

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眉目传情】:用眼色传递情意。

多用于男女之间。【眉眼传情】:用眼色传递情意。

多用于男女之间。【弄盏传杯】: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

比喻使者传递信息。【青鸟传音】: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

指使者传递信息。【青鸟使者】: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青鸟殷勤】:青鸟:古代传说中传送信件的使者。比喻常通信息,传递消息。

【信使往还】:信使:指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人,即使者。双方互派的使者来来往往。

【信使往来】:信使:指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人,即使者。双方互派的使者来来往往。

【形输色授】:指以举止、神态传递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悦。

【雁足传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雁足留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燕足系诗】:系诗于雁足,靠它传递消息。【一人传十,十人传百】:指消息由一个人迅速传递开去。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