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一下老人登山的诗句扶杖难行二三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老来难,老来难,少年莫把老人嫌。 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 千般苦,万样难,听我从头说一番。 耳聋难与人说话,插七插八惹人嫌。 雀蒙眼,似鳔粘,鼻泪常流擦不干。 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 年轻人,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憨。 亲朋老幼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 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难嚼囫囵咽。 一口不顺就噎着,卡在嗓喉噎半天。 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 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嘴好馋。 鼻子漏,如脓涎,常常流落胸膛前。 茶盅饭碗人人恶,席前陪客个个嫌。 头发少,顶门寒,凉风飕的脑袋酸。 冷天睡觉常戴帽,拉被蒙头怕风钻。 侧身睡,翻身难,浑身疼痛苦难言。 盼明不明睡不着,一夜小便六七番。 怕夜长,怕风钻,时常受风病来缠。 老来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 儿女们,都恨咱,说我邋遢不像前。 老得这样还不死,你要在世活千年。 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 扶杖难行二三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无心记,糊涂缠,常拿初二当初三。 提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 年老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 莫要嫌,莫要嫌,人生不能常少年。 2. 形容“登山”的诗句有哪些1、《登山》许棠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2、《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登山》李涉 终日昔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4、《登山》袁枚 焚香扫地待诗成,一笑登山依杖行. 爱替青天管闲事,今朝几多白云生. 5、《望岳》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3. 查一下老人登山的诗句扶杖难行二三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老来难,老来难,少年莫把老人嫌。 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 千般苦,万样难,听我从头说一番。 耳聋难与人说话,插七插八惹人嫌。 雀蒙眼,似鳔粘,鼻泪常流擦不干。 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 年轻人,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憨。 亲朋老幼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 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难嚼囫囵咽。 一口不顺就噎着,卡在嗓喉噎半天。 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 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嘴好馋。 鼻子漏,如脓涎,常常流落胸膛前。 茶盅饭碗人人恶,席前陪客个个嫌。 头发少,顶门寒,凉风飕的脑袋酸。 冷天睡觉常戴帽,拉被蒙头怕风钻。 侧身睡,翻身难,浑身疼痛苦难言。 盼明不明睡不着,一夜小便六七番。 怕夜长,怕风钻,时常受风病来缠。 老来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 儿女们,都恨咱,说我邋遢不像前。 老得这样还不死,你要在世活千年。 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 扶杖难行二三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无心记,糊涂缠,常拿初二当初三。 提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 年老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 莫要嫌,莫要嫌,人生不能常少年。 4. 描写登山时的诗句有哪些1.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2. 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3.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5. 崔涂 【送友人】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6. 申欢 【兜玄国怀归诗】 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7. 李贺 【句】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8. 张谔 【九日宴】 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9. 崔国辅 【九日】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10.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 王缙 【九日作】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12.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13. 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 14. 王之涣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5.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16. 戴叔伦 【湘川野望】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17. 朱放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18. 武元衡 【登阖闾古城】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19. 武元衡 【塞上春怀】 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 20. 郑絪 【九日登高怀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21. 羊士谔 【寄裴校书】 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22. 欧阳詹 【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 簪萸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23. 白居易 【九日寄行简】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24. 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25. 司空图 【重阳阻雨】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26. 司空图 【九月八日】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27. 司空图 【白菊三首】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28. 孙逖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 5. 直接描写爸爸爬山的句子1. 我背着一壶水,手里拿着个竹杖,沿着曲曲折折的石阶往上爬,爬山可真是一件苦差事,出发不多久脚掌就磨破了,腿开始打颤,早就精疲力竭了。我扑哧扑哧的喘着粗气,真是恨不得“胁下生双翼,直飞到山顶”。 2.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3. 善于爬山的人从不怕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不犹豫,不气馁、不退缩。虽知高处不胜寒,却偏要在风寒之中寻伟岸。心里怀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再高再陡的山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迈。而对于那些不善于登山的人来说,他们不知道无限风光在山巅,更不懂得伫立在云端“一览众山小”的壮观。遇到困难就逃避和妥协,这些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比别人更多的山,而且一山要比一山高,攀登起来一山更比一山难。山本来就是弱者的屏障,强者的伟岸。 4. 我们登山,身轻如燕,健步如飞。我们登山,气喘似牛,步履沉沉。不管怎样的走法,我们都在大山的怀抱里,尽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爽劲的山风,我们在远离红尘喧器的宁静里,以一身疲累,换得了心灵的休整与放松。 6. 形容“登山”的诗句有哪些1、《登山》许棠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2、《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登山》李涉 终日昔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4、《登山》袁枚 焚香扫地待诗成,一笑登山依杖行. 爱替青天管闲事,今朝几多白云生. 5、《望岳》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7. 形容人爬山快的成语【着屐登山】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 【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涉海登山】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涉水登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同“涉海登山”。 补充相关: 【登山踄岭】踄:同“步”,蹈,走。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登山蓦岭】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登山小鲁】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登山越岭】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登山逾岭】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8. 关于两个老人不服老爬山的小古文叫什么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nǎng ,第三声)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