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桐庐的诗句有哪些思江南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 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 思江南 方干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昨日草枯今日青, 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 啰唝曲 刘采春 那年离别日, 只道往桐庐。 桐庐人不见, 今得广州书。 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李白 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 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 2. 关于桐庐的古诗词和散文,最好有相关评析年代:唐 作者: 郑谷 《闻进士许彬罢举归睦州怅然怀寄》 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 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异代名方振,哀吟莫废初。 年代:唐 作者: 刘采春 《啰唝曲》 那年离别日, 只道往桐庐。 桐庐人不见, 今得广州书。 《思江南》 年代:唐 作者: 方干 《思江南》 昨日草枯今日青, 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 年代:宋 作者: 石孝友 《清平乐》 山明水嫩。潇洒桐庐郡。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借使严陵知道,祗应笑问东风。 年代:唐 作者: 李穆 《寄妻父刘长卿(一作严维诗,题作发桐庐寄刘》 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 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迟。 年代:唐 作者: 章八元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 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三月暖时花竞发, 两溪分处水争流。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年代:宋 作者: 葛长庚 《阮郎归》 淡烟凝翠锁寒芜。斜阳挂碧梧。沙头三两雁相呼。萧萧风卷芦。何处笛,一声孤。岸边人钓鱼。快帆一夜泊桐庐。问人沽酒无。 差不多,够你用的了 3. 歌咏桐庐的诗词歌赋仙境尘寰咫尺分,壶中别是一乾坤。 风雷不识为云雨,星斗何曾见晓昏。天目溪源出于天目山,流经桐庐县城与富春江汇合,被郦道元《水经注》描述为“连山夹水,两岸对峙,……水木相映,泉石争辉”,“溪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 富春江美丽的山水风光,激发了历代众多文人墨客的灵感和创作欲望,他们的许多诗文佳作,使富春山水之美得以艺术的升华,并永恒地留驻在人们心里。悠悠渺渺涉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长忆孤舟三二月,春山偏赏富阳多。 《送僧归富阳》(唐 释。皎然) 归舟一路转青萍,更欲随潮回富春。 吴地陆机称地主,钱唐苏小是乡亲。葛花满地能消酒,屺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渔蒲宿,遥怜佳句匣中新。《送王少府至富春》(唐 韩羽)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树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去问津。《富春》(唐 吴融) 远岸齐如剪,澄江平似铺。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冷叠群山阔,清幽万象殊。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秋日富春江行》(唐 罗隐)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笋进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题小隐书室》(宋 范仲淹) 苦雨怜朱夏,小舟眠富春。 余生今可乐,归作太平人。《宿富阳舟中》(宋 王十朋)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逢鸡豚社,剩伴郊翁笑口开。《泛富春江》(宋 陆游) 不到江湖恰五年,歙山青绕屋头边。 富春渡口闲舒目,落日孤舟浪拍天。《下口渡》(宋 范成大) 长山泷石片帆斜,小雨初晴目眩沙。 回首遥看富阳县,轻烟低照一丛花。《晓发富阳县》(宋 方回)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我行三度至,风景数番新。净碧迎窗入,空青拂面匀。 斑斓工点缀,瘦石自嶙峋。《富春舟中选一》(元 李桓) 禹陵云气近,柏翠护禅关。 只有客常到,不如僧最闲。春风浙江水,夜雨富春山。 爱此清居处,长歌日暮还。《真觉院》(元 杨维桢) 山从天目下,潮到富春回。 此地扁舟去,吾生几度来。林红晚日落,江白雨云开。 明日须停桡,呼童看钓台。《浙江放舟至富阳》(元 张以宁) 鹳山台殿压春城,下奠群峰镇百灵。 半石浮鼋波影白,一沙横鮆树痕青。钟鱼水国催僧饭,箫鼓江天送客星。 我亦浪游成底事?又随归雁落前汀。《鹳山》(明 一初) 一山横出大江头,禹凿当年到此留。 地耸石根迎碧海,天移砥柱立中流。社坛夜半风云合,城郭春深紫翠浮。 几度拂衣登绝顶,海门东去是杭州。《鹳山》(明 陈观) 中沙潮落海天长,疏影纷纷下夕阳。 自是江心栖息处,月明何必忆潇湘。《中沙落雁》(明 陈兴) 扬帆溯流上,秋色竞纷纷。 翠荇波仍绣,丹枫壁自文。路疑千岭近,山为一江分。 夕照高低出,滩声远近闻。薜衣过木客,椒洒奠桐君。 《自富春至桐庐道中》(明 王世贞) 扁舟入谷口,登岸坐苔矶。异石千层出,孤泉一道飞。 风和梅放早,山僻鸟音稀。日暮方回棹,钟声隔翠微。 《游天钟山》(明 王之献) 富阳秋色晚,高枕壮江门。县僻山围屋,霜清水长村。 支流源带歙,浙岭细分源。此日探禹穴,应知岳渎尊。 《富阳》(明 侯方域) 百里钱塘路,清江入富阳。人家环水曲,山势压城墙。 客思同天远,秋来柳渐黄。望中风物满,枫叶更含霜。 《富阳县》(清 梁佩兰) 十里江山指顾中,波光淡荡映晴空。相看形势无如昔,共叹英雄所见同。 落照归帆千点白,晓星海起一丝红。孙郎已去烟波没,当代谁兴百世风?《鹳山》(清 邵光尹) 驿路名山应万重,临江落日照青枫。 丹青莫讶黄公望,生长层峦迭嶂中。《富春道中》(清 曾王孙) 江流绵淼曲围沙,村落纷纷聚水涯。 荷插翠移雪后竹,携筐青摘雨前茶。谁家客泛三春酿?无数莺啼十里花。 本是太平饶气象,桃源久与种桑麻。《长沙看桃花》(清 牛奂) 沿江无数好山迎,才出杭州眼便明。 两岸蒙蒙空翠合,琉璃镜里一帆行。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烟水萧疏总画图,若非米老定倪迂。 何须更说江山好,破屋荒林亦自殊。《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三首》(清 纪昀) 秋水涨平沙,秋风送落霞。 隔江一行雁,飞入白芦花。《中沙落雁》(清 王义祖) 潮落空江吹暮笳,孤城壁立浪周遮。 双台名士真千古,三国英雄第一家。子久画添山翠重,赤松碑掩篆文斜。 西风隔岸芦花里,无数渔舟唱落霞。《富春怀古》(清 王义祖) 水送山迎处,春江第一楼。 故乡多好景,欲别且勾留。《丙子岁冬之官江右道中即事选一》(清 朱彭年) 城郭江天俨画图,高楼望眼入寒芜。 山连别县青难了,水浸遥空淡欲无。犀甲千秋遗迹在,鱼竿终古寄情孤。 风帆片片闲来去,付与诗人一拈须。《登春江第一楼》(清 王芮) 春江一带水潆回,桃李争春逐岸开。 惆怅东风残照里,钓鱼船载落花回。《春江》(清 金士芳) 水折帆回到富春,暮春香霭锁江滨。 不平波似银光纸,如画山多荷叶皴。飞鸟有情怜客梦,孤云无定滞归人。 隔船唤买鲈鱼美,我正秋风赋采莼。《富阳》(清 顾恩来) 青山如画绕孤城,十里。 4. 描写富春江的诗句如下,望采纳: 泛富春江 【作者:释文珦】 梦寐羊求客,清游乐此邦。 一篙残腊雨,千古富春江。 岸转青螺合,烟明白鸟双。 洗除名利迹,滩濑日春撞。 泛富春江 【作者: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秋日富春江行 【作者:罗隐】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作者: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 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蓬坐, 翠色随人欲上船。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作者:权德舆】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富春 【作者: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诗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县作》唐·韦庄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5. 描写桐庐的古诗词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李白 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 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 啰唝曲 刘采春 那年离别日, 只道往桐庐。 桐庐人不见, 今得广州书。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桐庐县作 韦庄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 潭心倒影时开合,谷口闲云自卷舒。 此境只应词客爱,投文空吊木玄虚。 望采纳。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