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表达对自己思想做法永不妥协的古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这句最好应该! 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2. 形容妥协的成语委曲求全: 曲意迁就, 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寸步不让 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出处:清·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盖西国政治之基础,在于民权,而民权之巩固由于国民竞争权利寸步不肯稍让,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天下。” 宁折不弯 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出处:《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3. 形容不愿离开的诗句1.子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郑风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晏殊《玉楼春·春恨》 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4. 形容不争不罢休的诗句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3.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4. 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解说]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人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解说]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7613864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人已越来越老,写诗全都是随随便便敷衍而成,对着春天的花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 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希望有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相伴,肯定会在这时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 5. 古诗中能够表现出诗人不向黑暗势力妥协的句子有哪些”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表现了作者不向黑暗势力低头、不向黑暗势力妥协的斗争精神。 《一枝花·不伏老》尾曲:”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一枝花·不伏老》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首带有自述心志性质的套曲作品。这套曲子用本色、生动、诙谐、夸张的语言,以大胆而又夸张的笔调,熟练地发挥了散曲形式的特点,描写了作者的浪漫生活和多才多艺,倾诉了一泻无余的感情,显示了作者狂放高傲的个性,表现了顽强、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 全诗表明作者决不与黑暗现实妥协的决心。全曲气韵深沉,语势狂放,历来为人传颂,被视为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