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中英友好的诗句

1.描写中外友好诗句

送僧归日本 贯休 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 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送僧归日本 齐己 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 送朴山人归日本 无可 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

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 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

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 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陆龟蒙 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 送日本使 明皇帝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照。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送褚山人归日本 贾岛 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

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

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2.急求有关中日友好关系的古诗词

李白——《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赏析】: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晁衡和日本使团离开长安一同归国。唐玄宗还写了一首《送日本使》的五言律诗,以表达热情欢送,全诗为: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晁衡,又作朝衡,字巨卿,还入了唐朝的国籍。他在中国一直生活了三十余年,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长期旅居中国,也常常怀念故国,他在一首题为《长安望月》的诗中写道:

辽阔长天玉镜升,仰首遥望动乡情。犹是当年春日月,曾在三笠山顶明

晁衡在长安遇见了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他就急欲随藤原回国探亲。他的要求得到了玄宗的准许。他写了《衔命还国作》一诗: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这首诗抒写了晁衡既怀念故园,又流连大唐的矛盾心理。

晁衡临行时,长安的友人纷纷为他送行。玄宗、王维、包佶等人还作诗赠别。王维写了《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的诗相赠,诗曰: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岛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在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横渡大海去到日本,是一件生死难以预料的冒险行为,王维在诗中就写出了他的迷茫和担忧,字里行间漾溢着他对晁衡深厚诚挚的友情。

在《全唐诗》里,我还查到了诗人包佶的一首送别诗《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仁。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包佶在诗中对晁衡的才学、人品称赞有加,对他渡海一事,包佶要比王维乐观一些,色彩也较为明丽,还希望晁衡探亲后,早日回到唐朝。

藤原与晁衡先由陆路从长安到苏州,然后在苏州乘船出发回日本。不幸船至琉球,海上忽遇风暴恶浪,船舶漂流到了越南。公元753年,在长安误传出他们所乘舟船倾覆遇难的消息。李白等朋友们听到晁衡遇难的噩耗后,十分悲痛,李白写了一首《哭晁衡》的诗,诗云: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悟。

.cn/culture/txt/2007-04/07/content_8080448.htm

3.有友好友谊的诗句

关于友谊的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11.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荷 麦

12.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13.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14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 果

15.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

16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17.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

18.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拉法特

19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莎士比亚

20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巴尔扎克

21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巴尔扎克

22.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23.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杰里米.泰勒,美国政治家

24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25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结识新交,就会很快感到孤单。先生,人应当不断地充实自己对别人的友谊。——塞.约翰逊,英国作家

26.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马克思

27.最长的友谊最能给人以欢乐。更何况还有这么一句至理名言:“在一起共过很多患难的人,其友谊才称得上牢不可破。”——西塞罗,古罗马雄辩家、政治家

28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高尔基

29真正的友谊既能容忍朋友提出的劝告,又有使自己接受劝告。 ——西塞罗

30于顺境中交朋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难。(爱比克泰德

4.急求有关中日友好关系的古诗词

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赏析】: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

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

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晁衡和日本使团离开长安一同归国。唐玄宗还写了一首《送日本使》的五言律诗,以表达热情欢送,全诗为: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晁衡,又作朝衡,字巨卿,还入了唐朝的国籍。

他在中国一直生活了三十余年,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长期旅居中国,也常常怀念故国,他在一首题为《长安望月》的诗中写道: 辽阔长天玉镜升,仰首遥望动乡情。

犹是当年春日月,曾在三笠山顶明晁衡在长安遇见了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他就急欲随藤原回国探亲。他的要求得到了玄宗的准许。

他写了《衔命还国作》一诗: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这首诗抒写了晁衡既怀念故园,又流连大唐的矛盾心理。晁衡临行时,长安的友人纷纷为他送行。

玄宗、王维、包佶等人还作诗赠别。王维写了《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的诗相赠,诗曰: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岛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在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横渡大海去到日本,是一件生死难以预料的冒险行为,王维在诗中就写出了他的迷茫和担忧,字里行间漾溢着他对晁衡深厚诚挚的友情。

在《全唐诗》里,我还查到了诗人包佶的一首送别诗《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仁。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包佶在诗中对晁衡的才学、人品称赞有加,对他渡海一事,包佶要比王维乐观一些,色彩也较为明丽,还希望晁衡探亲后,早日回到唐朝。 藤原与晁衡先由陆路从长安到苏州,然后在苏州乘船出发回日本。

不幸船至琉球,海上忽遇风暴恶浪,船舶漂流到了越南。公元753年,在长安误传出他们所乘舟船倾覆遇难的消息。

李白等朋友们听到晁衡遇难的噩耗后,十分悲痛,李白写了一首《哭晁衡》的诗,诗云: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悟。

.cn/culture/txt/2007-04/07/content_8080448.htm。

5.描写中外友好诗句

送僧归日本贯休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送僧归日本齐己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送朴山人归日本无可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

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

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送僧归日本钱起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陆龟蒙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送日本使明皇帝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照。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送褚山人归日本贾岛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

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

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