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吴有关的诗句

1.关于{吴}字的诗词

吴 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我欲因之梦 吴 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吴 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男儿何不带 吴 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 吴 天长-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东南形胜,三 吴 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柳永《望海潮》

子胥既弃 吴 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李白《行路难》

吴 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李白《乌栖曲》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 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宝函钿雀金鹦鹏,沉香阍上 吴 山碧- 温庭筠《菩萨蛮》

2.含有吴字的诗句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3.含有“吴”与“奇”的诗句

【标题】:吴·赤壁

【年代】:唐

【作者】:孙元晏

【内容】:--------------------

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

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标题】:吴

【年代】:唐

【作者】:徐夤

【体裁】:七律

【内容】:--------------------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

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

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标题】:题奇石

【年代】:唐

【作者】:李德裕

【体裁】:五绝

【内容】:--------------------

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标题】:与郑德璘奇遇诗

【年代】:唐

【作者】:水府君

【体裁】:七绝

【内容】:--------------------

物触轻舟心自知,风恬烟静月光微。

夜深江上解愁思,拾得红蕖香惹衣。

纤手垂钩对水窗,红蕖秋色艳长江。

既能解佩投交甫,更有明珠乞一双。

湖面狂风且莫吹,浪花初绽月光微。

沈潜暗想横波泪,得共鲛人相对垂。

洞庭风软荻花秋,新没青娥细浪愁。

泪滴白苹君不见,月明江上有轻鸥。

昔日江头菱芡人,蒙君数饮松醪春。

活君家室以为报,珍重长沙郑德璘。

4.与苏州有关的诗句

1、《乌栖曲》

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白话译文:

姑苏台上的乌鸦刚刚归窝之时,吴王宫里西施醉舞的宴饮就开始了。

饮宴上的吴歌楚舞一曲未毕,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金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宫山的欢宴还没有结束,吴王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

天色将明,仍觉余兴未尽,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乐兴未艾哉!

2、唐·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

原文选段: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释义:

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归去,蟋蟀鸣声切切不堪入耳。明日你将乘船回毗陵,到那时,回首姑苏,所见将唯有一片白云。

3、宋·苏舜钦《过苏州》

原文选段: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释义:

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一处处隐含着深情。世间万物有盛有衰,凭仗上天旨意施行,叹息我尝尽羁旅愁苦,却被凡夫俗子们看轻。这无穷美景可惜无缘留住,客船黄昏时竟还匆匆远行。

4、唐·杜荀鹤 《送人游吴》

原文选段: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释义: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5、宋·姜夔 《姑苏怀古》

原文选段: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释义:

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6、唐·张继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原文选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释义: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扩展资料:

《乌栖曲》诗的开头两句,以洗炼而富于含蕴的笔法勾勒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使人们隐约感受到笼罩着吴宫的幽暗气氛 ,联想到吴国日暮黄昏的没落趋势。

而这种环境气氛,又正与“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纵情享乐情景形成鲜明对照,暗含乐极悲生之意。这层象外之意,贯串全篇,含蓄隐微。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栖曲》

5.与苏州有关的诗句

1、《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2、《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3、《正月三日闲行》

唐·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4、《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5、《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6、《怀吴中冯秀才》

唐·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6.以吴字开头诗句 表示与爱情有关

1. 吴蜀何年别,相逢汉水头。——窦巩

2. 吴木结悲绪,风沙凄苦颜。——李白

3.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李白

4. 吴姬霜雪白,赤脚浣白纻。——苏轼

5.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李贺

6. 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皎然

汉语拼音:wú

汉字注音:ㄨˊ

吴的部首:口

部外笔画:4

笔画总数:7

五笔86版:kgdu

五笔98版:kgdu

仓颉号码:rmk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汉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60804

郑码查询:jagd

gb2312码:CEE2

Big5编码:A764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5434

首尾分解:口天

部件分解:口天

造字法:会意;从口、从矢

异体字:呉吴吞

汉字笔顺:丨フ一一一ノ丶

笔顺编号:2511134

笔顺读写:竖折横横横撇捺

吴基本解释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1.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2.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3. 姓

4. 吴常用词组

1. 吴承恩 【wú chéng ēn】

[Wu Chengen] (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2. 吴音 【wú yīn】

[dialect of Wu district] 指吴语,吴方言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吴详细解释

吴 [Wú]

〈名〉

吴国 [Wu state]。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歈(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

吴 [wú]

〈动〉

〈形〉

1. 〈方〉∶大 [big]。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2. (会意。从口,从矢。矢( 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peal]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