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中医的诗句《题孙思邈真》 作者:苏轼 年代:宋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电化有奇人,首推马神医,一切一问卦、便知有甚疾。内伤加外患、一柱香皆愈。深藏功与名、事了拂衣去。 鹧鸪天·西瓜吟 炎夏寻觅消暑方,西瓜止渴胜琼浆。 含冰蕴雪沁脾肺,安定心神一日凉。 圆溜溜,色苍苍。天生白虎美名扬注。 生津养胃降虚火,半块西瓜保健康。 注: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西瓜名“天生白虎汤”。 醉花阴·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岂畏人消瘦; 漫路勤为舟,研阅百卷,签纸盈双袖。 岐黄史籍实浩瀚,须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当紧操术,增万人之寿。 三国演义中赞叹华佗诗: 治病须分内外科, 世间妙艺苦无多。 神威罕及惟关将, 圣手能医说华佗。 华佗仙术比长桑, 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 后人无复见青囊! 2.赞美中医的句子1.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有效。 中医药能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也是因为其临床有效。2. 外国人对中国的“食文化”赞叹不已,惊叹中国人精湛的厨房十八般武艺,却不可浪费时间学习。 对于中医学,老外瞪大眼睛,翘起大拇指:中医三指在手腕上一搭,病情枝枝蔓蔓一清二楚;细细银针轻轻一扎,腰酸背痛无影无踪;司空见惯的茎叶花果,妙手熬出一碗本酽酽药汁,悠悠苦香中痼疾即去。3. 中医学的经验,除了拜师以外,认真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著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古典,本是在师徒相授时的教材,最适合于在临床上讲和学。因为,很多讲的是“所当然”,讲的是“是什么”,所以,在临床上抓实例,识证认方,尤为适宜。 经验性强,也使中医学变得内容十分丰富。各家的学说,各家的经验,有的用药峻重,有的处方平正,有的擅用寒凉,有的则擅用温热。 这无疑给中医学平添了几分魅力。4. 在追溯中药学的历史可知,“世间百草皆入药”,是人类逐步认识自然和总结实践经验的产物。 这在《史记》中可以找到证明:“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氏生活的时代大约是中国原始社会的农耕时代,虽然神农氏究竟是为了寻食还是寻药而尝百草这一点仍有疑问,但它都生动地说明中国传统医学是建立在对自然的认识基础上的。 因此炎帝神农氏与黄帝、伏羲被后世共尊为中华医药始祖。5. 近几十年来,中医在海外尤其是在西方发展迅猛。 从某种角度看,这显示了传统医学与占主流的西方医学的一次互补,也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实际上,中医与西医在海外的相遇已有几百年了;奇妙的是,我们这一历史中,始终可以感觉到隐含在中医里的那种柔和似水的力量。 6. 传统文化里面还有一家,那就是医家。医家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哲学。 中医是崇尚阴还是崇尚阳呢?其实中医是讲阴阳平和、阴阳不偏的。可以说中医是阴阳哲学的最佳体现。 中医说一个人有病了,那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就是调和阴阳。 病治好了就是阴阳调和了!有人攻击中医就说一个阴阳太简单了!其实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中医是一种阴阳中和的文化!应该在我们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7. 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其沉静、智慧的目光,纯净入定,全神贯注,病人宛如接受长者的爱抚,药理与哲理潜移而至,心灵欣然感应。药物可以驱邪祛病,哲理可以神爽疗心。 中医将哲理药理融汇贯通,既医形体更疗精神,可谓标本同治。8. 据最新的一次调研表明,中医药在德国发展很快,54%的德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曾用过草药,95%的德国人听说过草药,50%年龄在20—30岁的人曾受其医生推荐而使用过草药。 10年前英国各地的中医诊所还在800家左右,今天这一数字至少达到2000家。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都设立了一个专门从事中医研究的机构。 从以上不难看出西方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认识到中医的疗效,在西医占据主流的发达国家,神奇的中医必将带来医学新的一场革命。9. 据美国《侨报》报道,中国传统医术针灸正逐步受到美国军方的重视。 美国陆军医疗司令部高薪招聘中医针灸师为官兵解除病痛,同时针灸也被纳入了陆军跨学科疼痛研究的范畴。此次招聘的针灸师共有4名,被录用的针灸师将在美军基地为官兵提供针灸治疗服务,同时参与军方有关跨学科疼痛治疗的研究工作。 军方公开招聘中医师进入联邦公务员体系尚属首次。这则招聘启事刊出后,一时间引起了华人世界的极大关注。 10. 中医博大淳厚的情义常常令人感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开宗明义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进而论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 提出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每次诵读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11. 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溶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 12. 让我来歌颂你,我的中医。你用低调的华彩彰显着永恒不变的魅力,你用盛放的瑰丽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神奇。 你的仁爱惠及神州各地,你的威名响彻四海诸地。我们因你聚在了一起,不管天南海北,民俗差异。 为了共同的信仰,为了不朽的神奇。我们把青春献给了你,我们把热情献给了你。 厚德博学,继承创新。杏林载誉沈水之阳,药院飘香辽东之滨。 一校三区四院,南药北医创神奇。今日苦读为中医,明日必将悬壶济世,誉满杏林。 13.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它们统一有序由相互联系。世间百草皆有属性:寒热温凉,辛酸甘苦咸。 四气五味,各有所司。人也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 以。 3.描写中药的诗句1、《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宋代: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间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译文:柳色深暗花姿明丽浓浓一片灿烂春景,小巧阑干边刚抽出的花芽如玉簪,那是羞红的芍药正暗自结苞含情。细雨止后暖风软软里送来一阵细碎鸟鸣。 白昼缓缓拖长犹带初情的谈谈春阴。过去的去了不必在往事沉溺中低吟。正是春光和熙了不牵挂悠闲一身,只需趁兴游赏将水榭亭台登临。啊,处处都寻见昔日游历的依稀脚印,无可找寻的只有失去的少年心。 2、《春日》 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3、《绝句四首》 唐代: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4、《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5、《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4.赞美古代名中医的诗句801、木之彬彬,非取异於人。 可宫室则斩则伐,可笾豆则捋则撷。草之茸茸,非求显於世。 中刍牧则刈则鉏,中医和则剥则枯。(《木之彬彬》宋:黄庭坚) 翻译:树木的彬彬有礼,并取不同于人。 可能宫殿就杀,打,可篷豆就摸就采摘。毛茸茸的草,不是要求显于世。 中放牧就割是鉏,中医和就剥就会干枯。 2、平生胸中医国法,尽变黄馘为秀眉。 力进唐虞作元氯,酲醲病酒何劳治。端知听讼破症尔,洞见五藏聊决之。 造化升平唯一笔,弼成尧舜垂衣日。墨客诗人慕响来,朱草嘉禾时一出。 (《登闻鼓诗》宋:毛滂) 翻译:平生心里医生国家法,全部变黄是秀眉。 力进唐虞作元氯,醉酒多多病酒怎么能治理。端知道听讼破病你,看透五脏聊决定的。 造化升平只有一笔,贺若弼成为尧舜垂衣天。黑客诗人仰慕响来,朱草嘉禾时出现一个。 3、井臼每苦烦,药食则不暇。不药得中医,默符覆器。 哦诗便无恙,乞酒宴茅舍。弥荷天地恩,性命永其贳。 饥鹰侍中辈,死矣一饱乍。顾我与君侯,更愧东山谢。 (《十二弟季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怀之作复次韵寄子》宋:晁说之) 翻译:家务常常烦躁,药食则没有时间。中医药能不,沉默符覆盖器。 哦诗就没事,请求酒席宴请茅屋。弥承受天地恩,生命永的宽恕。 饥鹰侍中等,死了一个饱忽。我与您,更惭愧东山道歉。 4、最晓阴阳证,于身独不灵。有妻持旧肆,无子学遗经。 虫蚀抄方箧,莎生晒药庭。城中医绝少,堪惜尔雕零。 (《悼秦医》宋:刘克庄) 翻译:最通晓阴阳证,在我独自不灵。有妻子拿着旧店,没有儿子学习遗经。 虫蚀抄方箱,莎生晒药庭。城里医生很少,能够珍惜你凋零。 5、十日高眠昼起迟,缓寻方药得中医。不才岂是官无事,多病惟应志未衰。 门巷雪深妨过马,江湖岁晚益多歧。衣冠论说今如此,旧简残灯亦自疑。 (《病中怀黄世显李宾之》明:谢铎) 翻译:十日高睡白天起晚,缓寻得中医方药。不才难道是官无事,很多病人只有接受志不衰。 门巷雪深妨碍过马,江湖岁晚更多分歧。衣冠评论现在这样,旧书灯也怀疑自己。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钱乙、宋慈、李时珍、葛洪,所属领域是中医和中药。著有作品《扁鹊内经》、《外经》、《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1、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 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所著《扁鹊内经》、《外经》早佚。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 2、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炙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 这考证很可疑。 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 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3、张仲景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时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 《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 5.和中医有关的诗词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1、果在刺中央,秋来满山冈,核仁是良药,安神作用强。(打一中药名) ——【谜底】:酸枣仁 2、美丽一姑娘,家住高山上,只因心肠善,为人专治疮。(打一中药名) ——【谜底】:山慈姑 3、一物陆地长,一物水中生,姓异治同病,共唤一个名。(打两中药名) ——【谜底】:草决明、石决明 4、一人一家多辛苦,儿子再大不离母, 百年古书已无用,千里捎书一字无。(打四个中药名) ——【谜底】:丹参、附子、破故纸、白芷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打一中医古籍) ——【谜底】:汤头歌决 6、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打一中医名词) ——【谜底】:阴阳俱虚 7、何人不起故园情(打一中药名) ——【谜底】:当归 8、千树万树梨花开(打二中药名) ——【谜底】:木通、白英 解析:英扣花 9、四海之内皆兄弟(打一中药名) ——【谜底】:昆布 6.古代形容美好的诗词有哪些形容人生或是生活很美好形容生活美好的诗词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腰系绳索把钎打,炮震山河水自来。 樱桃好吃把树栽,想享幸福把渠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遍地铁牛跑,人人都欢笑, 甜从苦中来,岁岁红花开。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红旗渠水进田间,禾苗长的绿艳艳。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