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诗有哪些《烽火戏诸侯》 周幽烽火戏诸侯,求得美人回牟笑。 策马狂奔数千里,将士心寒君王教。 国都宫殿在眼前,风平浪静无硝烟。 诸侯相觑无头绪,原是天子为戏之。 狼狈相貌苦不堪,仰面朝天长嘘叹。 褒姒娘娘一笑之,将士不免心中寒。 不知战火真显现,再起风烟无人怜。 为求美人一声笑,王冠性命接不保。 古往今来万万年,美人都在英雄前!《烽火戏诸侯》 幽王烽火戏诸侯, 褒姒忧烦点炮楼。 儿戏岂能胡乱用, 丢失政权丧西周。《楚辞·天问》 屈原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东周列国志》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东周列国志》 忠臣避乱先归北,世运凌夷渐欲东。 自古老臣当爱惜,仁贤一去国虚空。 折得名花字国香,布荆一旦荐匡床。 风流天子浑闲事,不过龙禾已伏殃。 未寄深宫信一封,先将冤血溅霜锋。 他年若问安储事,温媪应居第一功。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2. 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诗有哪些1. 《烽火戏诸侯》 周幽烽火戏诸侯,求得美人回牟笑。 策马狂奔数千里,将士心寒君王教。 国都宫殿在眼前,风平浪静无硝烟。 诸侯相觑无头绪,原是天子为戏之。 狼狈相貌苦不堪,仰面朝天长嘘叹。 褒姒娘娘一笑之,将士不免心中寒。 不知战火真显现,再起风烟无人怜。 为求美人一声笑,王冠性命接不保。 古往今来万万年,美人都在英雄前! 2. 《烽火戏诸侯》 幽王烽火戏诸侯, 褒姒忧烦点炮楼。 儿戏岂能胡乱用, 丢失政权丧西周。 3. 《楚辞·天问》 屈原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4. 《东周列国志》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5. 《东周列国志》 忠臣避乱先归北,世运凌夷渐欲东。 自古老臣当爱惜,仁贤一去国虚空。 折得名花字国香,布荆一旦荐匡床。 风流天子浑闲事,不过龙禾已伏殃。 未寄深宫信一封,先将冤血溅霜锋。 他年若问安储事,温媪应居第一功。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3. 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候的诗句有多少屈原的楚辞天问里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 还有【诗经·雅 瞻昂】 瞻昂昊天, 则不我惠。 孔填不宁 降此大厉。 邦靡有定, 士民其瘵 蟊贼蟊疾, 靡有夷届。 罪罟不收 靡不夷瘳。 人有土田, 女反有之。人有民人 女覆夺之。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 彼宜有罪, 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 哲妇倾城。 懿厥哲妇 为枭为鸱。 妇有长舌, 维厉之阶 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 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 谮始竟背。 岂曰不极 伊胡为慝! 如贾三倍, 君子是识 妇无公事, 休其蚕织 。 天何以刺? 何神不富? 舍尔介狄 维予胥忌。 不吊不祥, 威仪不类 人之云亡, 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 维其优矣! 人之云亡 心之忧矣! 天之降罔, 维其几矣 人之云亡, 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 维其深矣。 心之忧矣 宁自今矣。 不自我先, 不自我后 藐藐昊天, 无不克巩。 无忝皇祖 式救尔后。 【品评】 这首诗写周幽王昏愦腐朽,宠爱褒姒,以致被她专权,任用奸人,迫害贤才,终于招来了国家大乱。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西周末年的黑暗政治,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严重斗争。诗人是位宗室贵族,他对国家危亡和本阶级内部的争夺忧心忡忡,希望周王挽回局势,救救后代。此诗直斥褒姒 “ 为枭为鸱 ” ,是 “ 长舌妇 ” ,毫无顾忌,大约作于东周建国初。 全诗七章。首章说老天爷降下灾祸,国不安宁,士人严重地受到苛政的危害;次章说下层贵族的土地、奴隶被当权者夺取;第三章说国家的祸乱是由于褒姒干预朝政造成的;第四章承上申述妇人应从事蚕织,不应当过问国政;第五章指责周幽王作为不善,贤才受害,国家濒于危亡;第六章承上说天降下灾祸,自己忧愁万分;第七章希望继承者光复祖业,为子孙造福。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里千金笑也是用的周幽王千金买褒姒一笑的典故 还有红楼梦里有一回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也是用的此典 4. 哪首诗里面有"烽火戏诸侯"这个句子《史记》故事(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西周末代君主。 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 周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 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 只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 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 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 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 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 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 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 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 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 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 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 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虢石父。 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 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 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 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诸侯及大臣共同拥立被废的太子直臼为天子,即周平王。 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历史上将迁都前称为“西周”,其后称为“东周”。 东周始于公元前770年。东周名存实亡,诸侯分争,先后有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周共存在八百年,后被秦所灭。 东周列国志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 话说宣王自东郊游猎,遇了杜伯左儒阴魂索命,得疾回宫,合眼便见杜伯左儒,自知不起,不肯服药。 三日之后,病势愈甚。其时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 乃召老臣尹吉甫召虎托孤。二臣直至榻前,稽首问安。 宣王命内侍扶起。靠于绣褥之上,谓二臣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 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涅,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竭力辅佐,勿替世业!”二世稽首受命。方出宫门,遇大史伯阳父。 召虎私谓伯阳父曰:“前童谣之语,吾曾说过恐有弓矢之变。今王亲见厉鬼操朱弓赤矢射之,以致病笃。 其兆已应,王必不起。”伯阳父曰:“吾夜观乾象,妖星隐伏于紫微之垣,国家更有他变,王身未足以当之。” 尹吉甫曰:“‘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诸君但言天道而废人事,置三公六卿于何地乎?”言罢各散。 不隔一时,各官复集宫门候问,闻御体沈重,不敢回家了。是夜王崩。 姜后懿旨,召顾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领百官,扶太子官涅行举哀礼,即位于枢前。是为幽王。 诏以明年为元年,立申伯之女为王后,于宜日为太子,进后父申伯为申侯。史臣有诗赞宣王中兴之美云: 于赫宣王,令德茂世。 威震穷荒,变消鼎雉。外仲内姜,克襄隆治。 干父之蛊,中兴立帜。 却说姜后因悲愉太过,未几亦尧。 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方谅阴之时,押昵群小,饮酒食肉,全无哀戚之心。 自姜后去世,益无忌惮,耽于声色,不理朝政。申侯屡谏不听,退归申国去了。 也是西周气数将尽,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继而亡。幽王另用虢公祭公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 三人皆谗诌面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其时只有司徒郑伯友,是个正人,幽王不加信用。 一日幽王视朝,歧山守臣申奏:“泾、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幽王笑曰:“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 遂退朝还宫。太史伯阳父执大夫赵叔带手叹曰:“三川发原于歧山,胡可震也!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今三川皆震,川源将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夫歧山乃大王发迹之地,此山一崩,西周能无恙乎?”赵叔带曰:“若国家有变,当在何时?”伯阳父屈指曰:“不出十年之内。” 叔带曰:“何以知之?”怕阳父曰:“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十者,数之盈也。” 叔带曰。 |